-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歸去來兮-那些去往臺灣的文化名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9788097
- 條形碼:9787509788097 ; 978-7-5097-8809-7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歸去來兮-那些去往臺灣的文化名家 本書特色
《歸去來兮:那些去往臺灣的文化名家》,1949年前后,大批知識精英隨國民黨到了臺灣,他們對臺灣各方面的建設和中華文化的延續,功不可沒。2010年至今,作者多次赴臺,機緣巧合地尋訪了他們其中三十人的故址。以故址切入,廣參史料,展開了三十位名家在臺灣的奮斗和悲喜,耐人追思。寫人記事的同時,作者的落腳點又在于強調臺灣的“小地方,大文化”,即中華文化與臺灣之間的相互作用,視角獨特而積極。
歸去來兮-那些去往臺灣的文化名家 內容簡介
書中所記之三十人,在中國百年文化史上,分量可謂不輕。他們是吳稚輝、于右任、胡適、林語堂、梁實秋、王云五、朱家驊、吳國楨、蔣夢麟、梅貽琦、傅斯年、羅家倫、董作賓、李濟、毛子水、王寵惠、顧維鈞、雷震、殷海光、黃君璧、溥心畬、張大千、莊尚嚴、那志良、許壽裳、臺靜農、顧正秋、齊如山、錢穆、方東美。1949年前后,他們去了臺灣,當屬臺灣政治、經濟、社會、文化、教育、藝術等各領域建設的奠基人之列,推動了20世紀60年代“臺灣奇跡”的實現。他們把中華文化帶到臺灣,對中華文脈的延續,功不可沒。他們生前未能再回到大陸。作者多次赴臺,尋訪他們在臺灣留下的痕跡(故居、墓地、雕像、紀念館、工作之所等),以故址切入,廣參史料,展開他們在臺的生活和奮斗,成功和痛苦。他們的故事,會讓后輩感受到祖國統一的希望。臺灣是小地方,大文化,這個大文化就是中華文化,也是臺灣發展的內在動力。作者說,臺灣的文化格局,既要尊重小文化的現實,更應以歷史的長度來看待大文化的存在和影響,立意于此,視角積極。著名史學家張海鵬先生作序推薦。
歸去來兮-那些去往臺灣的文化名家 目錄
歸去來兮-那些去往臺灣的文化名家 作者簡介
吳十洲,1953年生。南開大學歷史學博士,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著有《兩周禮器制度研究》《乾隆一日》《紫禁城的黎明》《民國人物綽號雜譚》《百年齋號室名摭談》《倫敦誘惑――中國文化名人的西學情結》《尋找魯迅——從百草園到且介亭》等書。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史學評論
- >
山海經
- >
回憶愛瑪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