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問題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3039499
- 條形碼:9787513039499 ; 978-7-5130-3949-9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我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問題研究 本書特色
**部分,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理論研究。內容包括:(1)信用體系建設與市場經濟發展理論研究;(2)信用體系建設理論研究。第二部分,我國信用體系建設現狀研究。 其內容包括:我國信用體系建設現狀;我國市場經濟信用缺失現狀;信用缺失帶來的對市場經濟的危害;我國信用體系建設的制約因素分析。第三部分,北京市市場經濟中的信用體系建設狀況。本部分從整體和局部兩個角度,依據北京市經濟發展階段、人文背景、法治化程度、市場化發展水平等方面分析了北京市信用體系建設現狀以及其在市場經濟中的作用。內容包括:(1)北京市信用體系建設狀況;(2)北京市信用體系建設的市場經濟的作用。第四部分,北京市市場經濟信用體系建設模式研究。本部分主要基于北京市的實際情況,采取國內外比較的方法,探索出適合北京市信用體系建設的思路。內容包括:(1)西方發達市場經濟國家信用體系建設的實踐模式;(2)國內典型城市信用體系建設的實踐模式;第五部分,推進北京市信用體系建設的對策研究。本部分主要是針對當前北京市信用體系建設面臨的主要制約因素,在分析、借鑒西方發達市場經濟國家與國內典型城市信用體系建設經驗教訓的基礎上提出建議。
我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問題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適合科研院所的研究人員和高等院校的老師學生閱讀。
我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問題研究 目錄
目錄 **章 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理論基礎... 1 **節 信用概述... 1 一、信用的涵義... 1 二、信用的起源和發展... 3 三、信用的分類... 4 四、信用的特征... 5 第二節 信用與博弈論... 5 一、博弈論概述... 5 二、博弈論對信用理論的推進... 8 第三節 信用與市場經濟... 10 一、信用經濟的一般認識... 10 二、信用與市場經濟的關系... 12 三、信用缺失的經濟學分析... 14 第四節 信用與信息經濟學... 15 一、信息經濟學理論分析... 16 二、信息經濟學對信用問題的意義... 17 第五節 信用與信用管理... 18 一、信用與信用管理的基本關系... 18 二、信用管理的內容... 19 三、信用管理的作用和效率... 21 第二章 社會信用體系的一般分析... 22 **節 社會信用體系及其結構... 22 一、社會信用體系的內涵界定... 22 二、社會信用體系的內容... 24 三、社會信用體系分類... 27 四、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 28 第二節 社會信用體系的功能及作用... 29 一、社會信用體系在節約社會公共成本、提高政府效率中的功能... 29 二、社會信用體系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的經濟功能... 32 三、社會信用體系對社會信用文化推廣的功能... 37 第三節 社會信用體系的歷史演變... 39 一、原始社會分工合作中的社會信用體系萌芽... 39 二、奴隸與封建社會以身份為核心的社會信用體系... 40 三、現代社會以契約為核心的社會信用體系... 42 第四節 政府信用體系... 43 一、政府信用概述... 43 二、政府信用體系的重要意義及政府信用缺失的負面影響... 46 第五節 企業信用體系... 49 一、企業信用缺失... 50 二、企業信用體系的內容及其作用... 52 第六節 個人信用體系... 56 一、個人信用缺失的危害... 57 二、個人信用體系的內容... 57 三、個人信用體系的作用... 59 第三章 信用體系建設的國際經驗... 60 **節 美國信用體系... 61 一、美國信用體系的發展歷程... 62 二、美國信用體系的基本框架... 63 三、美國信用體系的特點... 66 第二節 歐洲信用體系... 68 一、歐洲信用體系概況... 68 二、歐洲信用體系制度的法律基礎... 71 三、歐洲信用體系的特點... 72 第三節 日本信用體系... 73 一、日本信用體系概況... 73 二、日本信用體系的法律基礎... 74 三、日本信用體系的特點... 76 第四節 三種模式的比較及啟示... 76 一、三種模式的比較... 76 二、三種模式對我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啟示... 77 第四章 我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歷程回顧及現實意義... 81 **節 我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與發展的歷程... 81 一、計劃經濟體制下的社會信用體系(1978年以前)... 81 二、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變時期的社會信用體系(1978年-1992年).. 82 三、市場經濟體制下的社會信用體系(1992年至今)... 85 第二節 新時期加快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重要意義... 91 一、經濟發展新常態與信用體系建設... 91 二、進一步加快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意義... 93 第五章 我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總體狀況研究... 97 **節 我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成效... 97 一、 政府信用建設成效顯著... 97 二、全國集中統一的金融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建成并運行... 98 三、外匯領域信用體系建設取得一定成效... 99 四、小微企業和農村信用體系建設積極推進... 101 五、地區探索建立綜合性信用信息共享平臺... 102 六、 信用服務機構不斷發展壯大... 104 七、行業信用建設穩步推進... 107 第二節 我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問題分析... 108 一、宏觀層面... 108 二、微觀層面... 113 第三節 加快我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路徑... 117 一、構建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機制... 117 二、注重信用評級的發展... 120 三、加快推進小微企業和農村信用體系建設... 121 第六章 我國征信體系建設問題研究... 123 **節 征信體系概述... 123 一、內涵與特點... 123 二、模式種類... 125 第二節 我國征信體系建設現狀... 127 一、征信體系建設的發展歷程... 127 二、征信體系建設的發展現狀... 129 第三節 我國征信體系的作用及其價值分析... 139 一、經濟發展與征信體系建設... 139 二、征信體系建設的價值分析... 143 第四節 我國征信體系建設的機遇與制約... 145 一、我國征信體系建設的機遇... 145 二、我國征信體系建設的制約因素... 146 第五節 我國征信體系建設的模式設想—基于國際經驗... 149 一、國外征信體系模式對我國的啟迪... 149 二、我國征信體系建設的模式設想... 151 第六節 我國征信體系建設的發展思路和路徑... 154 一、征信體系建設的發展思路... 154 二、當前加快我國征信體系建設的保障機制和措施... 157 第七章 我國互聯網金融征信體系建設問題研究... 160 **節 互聯網金融與互聯網金融的征信體系... 160 一、互聯網金融的發展概況... 160 二、互聯網金融的征信體系... 163 三、 我國互聯網金融征信體系的現狀... 165 第二節 我國互聯網金融征信體系建設中的問題分析... 168 一、當前互聯網金融征信體系的不足... 168 二、互聯網金融征信體系建設的隱私保護問題... 171 三、建設互聯網金融信用體系的其他制約因素... 172 第三節 我國互聯網金融征信體系建設方案... 174 一、國外互聯網金融征信體系的建設的借鑒... 174 二、我國互聯網金融信用體系建設的模式選擇... 176 三、促進我國互聯網金融征信體系發展的措施... 177 四、建立互聯網金融征信體系需要依靠大數據... 181 第八章 我國農村信用體系建設問題研究... 184 **節 我國農村金融信用狀況... 184 一、二元經濟結構對農村金融的影響... 184 二、農村金融信用特點... 187 第二節 我國農村信用體系建設現狀... 189 一、農村信用體系發展概況... 189 二、國家對于農村信用體系建設的政策引導... 191 第三節 我國農村信用體系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192 一、農村各經濟主體的誠信意識和金融風險意識淡薄... 192 二、農村信用信息體系建設缺陷... 194 三、農村信用中介服務組織發育緩慢... 195 四、失信懲罰機制有待完善... 196 第四節 進一步推進我國農村信用體系建設的政策建議... 196 一、國外農村信用體系模式及啟示... 196 二、對我國農村信用體系建設模式的選擇... 197 三、快速推進我國農村信用體系的政策建議... 198 參考文獻... 204
展開全部
我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問題研究 作者簡介
劉肖原,女,北京工商大學經濟學院金融系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北京國際金融學會理事。多年來一直從事金融方面的教學與研究工作。主講課程:《商業銀行經營管理》、《銀行信貸管理及風險控制》、《金融制度比較》、《金融學》、《金融風險管理》等。目前研究領域主要為區域經濟與金融發展,銀行管理與風險控制等。近幾年主要學術成果:著作及主編、參編專業書籍10余部,主持省部級課題1項、參與國家級、省部級課題7項。在全國學術刊物上公開發表學術論文3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