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林丙義口述歷史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5811933
- 條形碼:9787545811933 ; 978-7-5458-1193-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林丙義口述歷史 本書特色
基礎歷史教學、歷史教材編著資深專家。這部林丙義先生人生經歷和學術事業的書稿,以他在“文革”期間、“文革”后期的親身經歷,為沉重的歷史課題提供了一個完整的案例。他也是一位歷史教學的資深專家,通過其四十年歷史教學實踐的回顧,展示了新時期以來我國基礎歷史教學暨歷史教材編寫在政治和思想潮汐間跌宕起伏的曲折歷程。
林丙義口述歷史 內容簡介
本書稿為著名歷史學家、歷史教材編纂名家、華東師范大學教授、上海文史研究館館員林丙義教授人生歷程、教學生涯和師長親友的回顧。全書從抗戰時期顛沛流離的童年生活講起, 徐徐展開求學復旦、任教虹口、因為對姚文元批判《海瑞罷官》發表不同意見而受迫害, 撥亂反正后走上大
林丙義口述歷史 目錄
一、顛沛流離的童年
二、從三牧坊到文儒坊
和林覺民做“校友”
遷居“明清建筑博物館”
三、復旦五年
走進浩瀚的書海
饅頭成了珍貴物品
回憶陳守實、周谷城教授
發表**篇論文
“痛哀慈母今宿土”
四、任教虹口中學
**次登上講臺
教書不忘治學
參加“四清”工作隊
耆宿曹雪松新人蕭功秦
五、討論“海罷”惹大禍
我和姚文元的一場爭論
“見到毛主席”
自保和造反
被扣上“炮打”的罪名
六、漫漫的平反之路
“牛棚”內外,相濡以沫
狂飆下筑起避風塘
編寫組里的“黑戶口”
砸爛文字獄,沉冤得昭雪
七、走進歷史教學的春天
“二調一”進教育學院
善莫大焉分新房
“讀書熱”引發了“編書熱”
做沈起煒的助手和后任
八、主編上!耙黄谡n改”歷史教材
從投標到中標
評比小登科,獎金一萬二
……
九、歷史教材的國際學術交流
十、兩屆上海市政協委員
十一、為中學歷史教育培育英才
十二、退休后的余熱發揮
附錄一 林丙義年譜簡錄(大事記)
附錄二 林丙義編寫教材及論著目錄
后記
林丙義口述歷史 節選
《林丙義口述歷史》: 遷居“明清建筑博物館” 1954年,也就是我初中畢業那一年,姨公龔春霖因家道衰落,經濟困難,準備變賣三牧坊的房產。原來我姨公龔春霖所在的上海百代唱片公司,在抗戰時期就受戰爭的影響,銷路大減。抗戰勝利以后,內戰又爆發,國內的銷售繼續銳減。在30年代初中期,公司的人員曾多達一千五百名,到1948年,公司的人員就只有一百零五人了。1949年4月公司的外國資方以唱片的銷路不良為由,宣布停業,并從中國撤資。于是姨公就失去了上海百代唱片公司那份營業部主任的職務,經濟陷入困境! ≡跓o可奈何的情況下,我們移居福州南后街文儒坊65號居住。文儒坊這座住宅是母親的娘家,是祖傳的房產,據說母親也有一份房產權。因為,兄弟姊妹一多,產權就分散了。我母親只是其中的一支,又是女的,只有很小的一份。住宅的面積也不小,我們住的是花廳的幾間廂房! ∥娜宸皇歉V葜摹叭黄呦铩敝。因為這里是母親本家所在地,我小時候常來玩。三坊是:衣錦坊,文儒坊,光祿坊;七巷是:楊橋巷,郎官巷,塔巷,黃巷,安民巷,宮巷,吉庇巷。這些坊巷加上南后街,是早在唐末五代就開始逐漸形成的古代街區,如今保留下來的多為明清建筑,所以又被稱作“明清建筑博物館”,其中有十五處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黄呦,地靈人杰,名人故居,星羅棋布。在中國近代史上,嚴復,沈葆楨,林覺民,林旭……他們的生活背景或多或少都映現在三坊七巷。有人統計,由三坊七巷走出的近現代文化政治精英,竟達百余人。文儒坊也是人才輩出。在1958年前,雖然坊內住宅十分破舊,但門上掛有“狀元”“解元”“進士”等御賜牌匾的就有十余家。我家大門上也有一塊“進士”的牌匾,據說是母親祖輩某人留下的。文儒坊19號是林則徐母親的故居,后來又成為民國海軍**艦隊司令陳季良的家。陳季良是抗日名將,在1937年9月江陰保衛戰中,面對敵機狂轟濫炸,他率艦隊浴血奮戰,身負重傷,死后被追認為海軍上將。文儒坊51號是清朝乾隆時名將甘國寶的故居。甘國寶歷任福建提督、臺灣總兵等職,他一生中*精彩故事是在臺灣寫下的,他保衛了臺灣,抗擊了倭寇,因此成為海峽兩岸共同紀念的名人。2003年福建成立關于他的研究會,同年臺灣也成立“甘國寶歷史文化研究會”。文儒坊尚書里,則有明朝抗倭名將張經的故居。當時,使我感到驚奇的是,在文人雅士扎堆的文儒坊,竟出現過這么多的名將! ∥娜宸恍睂γ娴膶m巷,有林則徐之子林聰彝的故居。林則徐本人的故居也在文儒坊附近,現已成為林則徐紀念館! ∥以谏倌陼r代就熟悉三坊七巷,我和同學曾經按照自己所知道的名人,走街串巷,尋找他們的故居……就這樣,身邊這些鄉賢逐漸潛移默化,成為我心中的楷模,其中影響*大的是林則徐。林則徐寫有“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的對聯,是對山河雄偉的贊美,也是比喻做人要胸懷寬廣,既要有寬容的性格,又要為人正直,不要有私欲,才能剛強。我一直把林則徐寫的“無欲則剛”四字作為自己的座右銘!
林丙義口述歷史 作者簡介
口述者林丙義,福建福州人,民進會員,基礎歷史教學暨歷史教材編著資深專家,第九、第十屆上海市政協委員,華東師范大學歷史系教授,上海市文史研究館館員。1991年被評為“全國優秀教師”,致力于歷史教學和教材編寫,主編或合編各類歷史教材和教學參考書40余種,具有廣泛的社會影響。在編撰教材中,曾提出許多帶有普遍性的理論問題,引起中央領導的重視。 撰稿者潘君祥,曾任上海市歷史博物館館長、研究館員,上海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研究方向為中國近代經濟史、中國近代城市史、中國國貨運動史。曾主持《近代中國國情透視》、《近代中國國貨運動》兩項國家社科基金資助項目。參與編著的獲獎著作有《近代上海城市研究》、《上海通史》、《東南沿海城市與中國的現代化》、《近代中國國情透視》等。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巴金-再思錄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姑媽的寶刀
- >
自卑與超越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