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圖解臺灣民俗-傳遞臺灣最暖人情味 版權信息
- ISBN:9787224117332
- 條形碼:9787224117332 ; 978-7-224-11733-2
- 裝幀:100g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圖解臺灣民俗-傳遞臺灣最暖人情味 本書特色
親密接觸臺灣人的書。風俗人情里淳樸、有味的臺灣風景。 臺灣民俗專家試圖利用簡潔、易懂的圖解方式,引領所有對臺灣生活感興趣的讀者追尋古昔今日的臺灣生活軌跡,傳遞臺灣風土*溫暖的人情。 本書配有近200張插圖,詳解了各類臺灣習俗的流程、細說著不同民俗物品的來歷,重現“*臺灣”的生活
圖解臺灣民俗-傳遞臺灣最暖人情味 內容簡介
1 作者是臺灣民俗專家,用*簡潔、易懂的圖解方式,對臺灣人的生活軌跡,臺灣當地的風土人情給予了*權威、詳實的解讀。 2 近200張插圖,將臺灣民俗、生活場景真實重現,使得《圖解臺灣民俗》整本書閱讀起來鮮活、生動,趣味性十足。 3 自由行越來越盛行的今天,去到臺灣不再走馬觀花,帶上一本實用與趣味兼備的《圖解臺灣民俗》是首要選擇
圖解臺灣民俗-傳遞臺灣最暖人情味 目錄
圖解臺灣民俗-傳遞臺灣最暖人情味 相關資料
《圖解臺灣民俗》 ――每個臺灣人都該有的一本書 兩年前,家中遷居至大稻埕,巷口就有間著名的寺廟,因此?吹疥囶^繞境,或是得要帶著朋友去周遭寺廟逛逛。但說來慚愧,雖然我也寫過臺灣史相關書籍,對于進了廟該怎么拜、為什么這樣拜、到底在拜什么等,卻是一竅不通,只是“拿香跟著拜”,或是在群眾中單純看熱鬧者之一。 同樣的,隨著年紀漸增,時常會碰到一些“生老病死”的儀式。不管是婚禮、喪禮或逢小孩出生,伴隨而來是許許多多的規矩,當時只覺得煩瑣,殊不知這些儀式的用心及演變,也只能跟隨著媒婆、禮儀公司、街坊鄰居的指導,說什么做什么。 關于這些節日、禮節、儀式,我也曾想找本書籍來參考了解,但坊間書籍總過于煩瑣,從源流、派別細細交代,固可對某種禮節或儀式有深入了解,但卻流于“見樹不見林”,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不僅無法窺得臺灣民俗的全貌,也無法了解老祖先們為何在此時此刻祭拜這位神 ,更不實用。 在看完李文環教授、林怡君老師新書《圖解臺灣民俗》后,終于讓我長年來的疑問獲得解答。本書以節日、人生儀禮、日常生活三大部分來講述臺灣的民俗,每個小單元,短短字數內即可告訴讀者這個節日或儀式為何而來、流變為何,今日該如何因應,且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時時刻刻遇到的問題,都能在這本書中找到答案。所謂的“深入淺出”,說來簡單,在撰寫上非常困難,而本書卻輕易完成。 我們常說臺灣人“不可不知臺灣史”,但身處臺灣,先人留下陪伴我們每日生活的智慧,可能更為重要,“身為臺灣人,不可不知臺灣民俗”,就讓我們從這本書開始吧! 知名臺灣史作家 王御風
圖解臺灣民俗-傳遞臺灣最暖人情味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李文環 高雄市大寮區人,高雄師范大學臺灣歷史文化及語言研究所副教授,文學博士。研究專長為臺灣歷史與文化研究,致力于地方文化資產的調查、研究與保存,近三年代表作品《空間與歷史:旗山文化資產之歷史論述》。 林怡君 屏東縣東港鎮人,目前就讀于高雄師范大學國文系博士班,任教于屏東縣東新國中,喜愛創作、拍照和民俗活動,著有碩士論文《東港迎王與家將陣頭研究——以丙戌正科為例》。 繪者簡介: 三娃 曾任飯店美工,從平面到立體作品無數。目前專職插畫工作,跨足繪本、書籍雜志插圖規劃,風格偏向奇幻浪漫,篤信繪畫是創意飛翔的天地! 余正隆 兼職插畫設計、傳統油畫,以及多媒體網站、FLASH小游戲美術及程序設計。
- >
唐代進士錄
- >
二體千字文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隨園食單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