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科舉廢止前后的晚清社會與文學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7158351
- 條形碼:9787307158351 ; 978-7-307-15835-1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科舉廢止前后的晚清社會與文學 本書特色
本書將清末社會轉型與廢除科舉這一重大事件結合起來,探討了“士”階層社會地位以及心理的變化,以致對科舉改革的態度與反應,對文學創作的影響等問題,探究晚清科舉廢除的深層原因,還原了晚清中國士人與文學發展的歷史現實。
科舉廢止前后的晚清社會與文學 內容簡介
本書將清末社會轉型與廢除科舉這一重大事件結合起來,探討了“士”階層社會地位以及心理的變化,以致對科舉改革的態度與反應,對文學創作的影響等問題,探究晚清科舉廢除的深層原因,還原了晚清中國士人與文學發展的歷史現實。
科舉廢止前后的晚清社會與文學 目錄
緒論 **節 科舉取士的歷史沿革 第二節 清代科舉制度概略 第三節 晚清社會及科舉制度的研究現狀 一、研究現狀 二、選題設想上編 晚清科舉與社會 **章 科舉制度的*高維護者與改革者 **節 慈禧:晚清的實際統治者 一、慈禧的個人氣質與晚清的政局 二、慈禧對科舉改革的認識和影響 第二節 借法圖強:新形勢下的焦灼與自救 一、“八股無用論” 二、甲午戰爭后晚清自救圖強的風潮 三、戊戌變法中的科舉改革 第三節 1905年:科舉的廢除 一、科舉改革的加速運動 二、善后與補救 第二章 科舉社會的上層士大夫 **節 維護科舉制度的中堅力量 一、“藥方只販古時丹” 二、維護科舉制度的合理性 第二節 改革科舉的主力軍 一、興學堂的建議與實施 二、張之洞與新式學堂 第三節 對儒學的保護與拯救 一、張之洞與晚清科舉改革 二、存古學堂及其他 第三章 科舉社會的中層士紳 **節 改革科舉的中層士紳 一、康梁的科舉改革思想 二、嚴復的科舉觀及其反思 第二節 科舉改革中的“守舊者” 一、八股文的社會功能 二、反對科舉改革者 第三節 廢科舉后中層士紳的選擇與出路 一、翰林學士的沒落與分流 二、投身實業 第四章 科舉社會的下層士人 **節 科舉廢止前后的童生、秀才和其他 一、傳統讀書入仕觀念的延續 二、塾師或教官 第二節 留學生與主動疏離科舉者 一、晚清留(游)學生 二、疏離科舉者 第三節 鄉村教育的萎縮與中國教育制度的艱難轉型 一、傳統鄉村教育 二、新式學堂教育下編 晚清科舉與文學 第五章 科舉廢止前后的晚清文士與文學 **節 文人的身份構成及其衍化 一、游幕及教職 二、從“賣文”到“報人” 第二節 晚清小說的興盛與科舉革廢 一、晚清娛樂小報的創作傾向 二、晚清小說與科舉革廢的關系 第六章 科舉廢止前后的散文 **節 八股文與晚清古文 一、八股文與古代散文 二、八股文與桐城古文 三、晚清古文與科舉革廢 第二節 策論與古文的關系 ——北宋與晚清科試策論之比較 一、歷史上兩次重視策論的科舉改革 二、策論對散文的影響:北宋與晚清相比較 第七章 科舉革廢前后的詩歌 **節 清代科舉試律詩與詩歌之關系 一、清代試律詩與八股文 二、試律詩與古近體詩 第二節 光宣詩壇的創新與模古 一、晚清詩壇概貌 二、晚清詩歌的創新 三、晚清詩歌的模古與科舉革廢結語 風物長宜放眼量 ——科舉廢止與晚清士人及文學關系的價值判斷主要參考文獻人生是一場沒有休歇的旅行(代后記)
展開全部
科舉廢止前后的晚清社會與文學 作者簡介
顧瑞雪,女,1976年9月生,山東臨沂人。畢業于武漢大學,獲文學博士學位,至三峽大學文學與傳媒學院擔任高校教師。主攻中國古代文學元明清文學方向。曾在《人文論叢》、《武漢大學學報》上發表論文數篇。
書友推薦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莉莉和章魚
- >
經典常談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