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jīng)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jīng)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圖解孟子 版權(quán)信息
- ISBN:9787546153018
- 條形碼:9787546153018 ; 978-7-5461-5301-8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圖解孟子 本書特色
特色一:精篩版本、擴充品種。選讀者大眾耳熟能詳?shù)慕?jīng)典品種,選市場熱銷、暢銷的經(jīng)典品種,選適應(yīng)時代需求,能為讀者提升修養(yǎng),消除困惑、開啟智慧的經(jīng)典品種。 特色二:版本權(quán)威,讀原典、讀全本。本系列所用經(jīng)典版本是在眾多古代刊刻資料中選取的權(quán)威版本基礎(chǔ)上輔以近幾十年來*優(yōu)秀的版本,取各家之長。使之更加適合家庭閱讀、經(jīng)典收藏、學生學習。 特色三:多樣化的功能設(shè)置,清掃閱讀障礙。 〖疑難字注音〗 〖注釋〗去除文言文的障礙,讓讀者重新產(chǎn)生對故經(jīng)典的親切感,體會經(jīng)典的智慧、語言。〖導讀〗 〖題解〗為初學者鋪好入門之階。讓學業(yè)有成者,重新品味經(jīng)典,常讀常新,匯綜近年來的研究成果,放在現(xiàn)代文明的坐標之上,體現(xiàn)出經(jīng)典的永恒魅力。真正讓經(jīng)典變?yōu)樵搭^活水,帶給現(xiàn)代人以智慧啟迪,澡雪精神。
圖解孟子 內(nèi)容簡介
本書是孟子生平言論和事跡的記述, 深刻反映了孟子的思想軌跡。主要內(nèi)容包括: 梁惠王章句、公孫丑章句、滕文公章句、離婁章句、萬章章句、告子章句、盡心章句。
圖解孟子 目錄
梁惠王章句下
公孫丑章句上
公孫丑章句下
滕文公章句上
滕文公章句下
離婁章句上
離婁章句下
萬章章句上
萬章章句下
告子章句上
告子章句下
盡心章句上
盡心章句下
圖解孟子 節(jié)選
《圖解孟子》: [詳文]孟子說:“大王您既然懂得了這個道理,就不必去盼望您國家的人民比鄰國多啦。(治理國家的人)只要不去剝奪農(nóng)民耕種的時間,那糧食就吃不了:不拿過于細密的漁網(wǎng)到池塘中去撈魚,那魚類水產(chǎn)便吃不完;砍伐林木有定時,那木材便用不盡。糧食和魚類水產(chǎn)吃不完,木材用不盡,這樣便使老百姓供養(yǎng)生人、安葬死者不會感到什么不滿足。老百姓養(yǎng)生送死沒有什么不滿足,這便是王道的起點。在五畝大的住宅旁,種上桑樹,五十歲的人就可以穿絲綿襖了;雞和豬狗一類家畜不要耽誤它們繁殖飼養(yǎng)的時間,七十歲的人就可以經(jīng)常吃到肉食了。一家一戶所種百畝的田地能及時得到耕種,數(shù)口之家就不會鬧饑荒了。認真地搞好學校教育,反復地闡明孝順父母、尊敬老人的重要意義,須發(fā)花白的老人們就不再會肩挑背負重物出現(xiàn)在道路上了。七十歲以上的人穿絲綿吃肉食,一般老百姓不少食缺衣,這樣還不能得到廣大人民的擁戴而實現(xiàn)王道的事,是決不會有的。現(xiàn)在,豬狗一類家畜吃著人吃的糧食卻不知道設(shè)法制止,路上出現(xiàn)了餓死的人卻不知道開倉賑濟饑民:老百姓死了,卻說‘(置他們于死地的)不是我,是兇年饑歲’,這和拿刀把人刺殺,卻說‘是兵器殺的人,不是我殺的’,還有什么不同呢?大王您要是能夠不歸罪于兇年饑歲,這樣,普天之下的老百姓便會投奔您這兒來了。”[原文]梁惠王日:“寡人愿安承教。”孟子對日:“殺人以樓與刃,有以異乎?”日:“無以異也。”“以刃與政,有以異乎?”日:“無以異也。”日:“卮有肥肉,廄有肥馬,民有饑色,野有餓莩,此率獸而食人也。獸相食,且人惡之;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獸而食人,惡在其為民父母也?仲尼日:‘始作俑者,其無后乎!’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饑而死也?”[注釋]①安:樂意。 ②梃:木棒。 ③庖:廚房。 ④廄:馬欄。 ⑤且人惡之:按現(xiàn)在的詞序,應(yīng)是“人且惡之”。且,尚且。 ⑥惡:疑問副詞,何,怎么。 ⑦俑:古代陪葬用的土偶、木偶。“始作俑者”就是指這*初采用土偶、木偶陪葬的人。后來這句話成為成語,指首開惡例的人。 ⑧象:同“像”。 [詳文]梁惠王對孟子說:“我愿接受您的教導。”孟子回答道:“用棍棒和用刀子殺害人,二者有什么不同嗎?”惠王說:“沒有什么不同。”(孟子緊接上去問道:)“用刀子和用政治殺人有什么不同嗎?”惠王說:“沒有什么不同。”孟子說:“廚房里擺著肥美的肉食,馬欄里關(guān)著膘肥體壯的馬匹,老百姓卻面有饑色,田野上橫陳著餓死者的尸體,這無異于趕著獸類去吃人。獸類自相殘食,人們尚且憎惡它們這種行為;那些號稱為民父母的執(zhí)政者,辦理政事時,不免干出類似驅(qū)趕獸類去吃人的勾當來,那么,他們作為人民父母的意義又在哪里呢?孔仲尼說過一句這樣的話:‘**個制作殉葬用的偶像的人,應(yīng)該沒有后代留下吧!’孔子為什么對這個深惡痛絕呢?就因為用了像人形貌的偶像去殉葬。照這樣看來,又怎么可以使老百姓饑餓而死昨?” ……
- >
莉莉和章魚
- >
羅庸西南聯(lián)大授課錄
- >
回憶愛瑪儂
- >
隨園食單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唐代進士錄
- >
名家?guī)阕x魯迅:朝花夕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