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jīng)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jīng)
-
>
傳習(xí)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圖解尚書 版權(quán)信息
- ISBN:9787546153087
- 條形碼:9787546153087 ; 978-7-5461-5308-7
- 裝幀:平裝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圖解尚書 本書特色
特色一:精篩版本、擴充品種。選讀者大眾耳熟能詳?shù)慕?jīng)典品種,選市場熱銷、暢銷的經(jīng)典品種,選適應(yīng)時代需求,能為讀者提升修養(yǎng),消除困惑、開啟智慧的經(jīng)典品種。 特色二:版本權(quán)威,讀原典、讀全本。本系列所用經(jīng)典版本是在眾多古代刊刻資料中選取的權(quán)威版本基礎(chǔ)上輔以近幾十年來*優(yōu)秀的版本,取各家之長。使之更加適合家庭閱讀、經(jīng)典收藏、學(xué)生學(xué)習(xí)。 特色三:多樣化的功能設(shè)置,清掃閱讀障礙。 〖疑難字注音〗 〖注釋〗去除文言文的障礙,讓讀者重新產(chǎn)生對故經(jīng)典的親切感,體會經(jīng)典的智慧、語言。〖導(dǎo)讀〗 〖題解〗為初學(xué)者鋪好入門之階。讓學(xué)業(yè)有成者,重新品味經(jīng)典,常讀常新,匯綜近年來的研究成果,放在現(xiàn)代文明的坐標之上,體現(xiàn)出經(jīng)典的永恒魅力。真正讓經(jīng)典變?yōu)樵搭^活水,帶給現(xiàn)代人以智慧啟迪,澡雪精神。
圖解尚書 內(nèi)容簡介
本書分為: “虞書”、“夏書”、“商書”、“周書”四部分。其中, “虞書”是傳說時代虞舜 (五帝之一) 在位時的政治文獻匯編, “夏書”是傳說中夏代的政治文獻匯編, “商書”和“周書”則為商代和周代的政治文獻匯編。據(jù)有關(guān)專家推斷, “周書”的著作年代大致可以確定為周代
圖解尚書 目錄
虞書
堯典
舜典
(偽)大禹謨
皋陶謨
益稷
夏書
禹貢
甘誓
(偽)五子之歌
(偽)胤征
商書
湯誓
(偽)仲虺之誥
(偽)湯誥
(偽)伊訓(xùn)
(偽)太甲上
(偽)太甲中
(偽)太甲下
(偽)咸有一德
盤庚上
盤庚中
盤庚下
(偽)說命上
(偽)說命中
(偽)說命下
高宗肜日
西伯戡黎
微子
周書
(偽)泰誓上
(偽)泰誓中
(偽)泰誓下
牧誓
(偽)武成
洪范
(偽)旅獒
金滕
大誥
(偽)微子之命
康誥
酒誥
梓材
召誥
洛誥
多士
無逸
君爽
(偽)蔡仲之命
多方
立政
(偽)周官
(偽)君陳
顧命
康王之誥
(偽)畢命
(偽)君牙
(偽)同命
呂刑
文侯之命
費誓
秦誓
圖解尚書 節(jié)選
《圖解尚書》: [譯文] 古時候伏犧氏稱王于天下,開始創(chuàng)制八卦,發(fā)明文字,用來取代結(jié)繩記事的辦法,從此書籍就產(chǎn)生了。 伏犧、神農(nóng)、黃帝時代的書,稱為《三墳》,講的是廣大的道理:少吳、顓頊、高辛、唐堯、虞舜時代的書,稱為《五典》,講的是常規(guī)的道理。到夏、商、周時代的書,雖然教化與從前不同,但是文誥深奧的含義,主旨都是同樣的道理。所以歷代都很重視這些書,認為是圣王的訓(xùn)誡。八卦的說辭,稱為《八索》,意思是求索其中的義理。九州的書志,稱為《九丘》。丘,就是聚集。說的是九州所擁有的,土地所生長的,風(fēng)氣所適宜的,都聚集在此書中。《春秋左氏傳》記載:“楚國左史倚相能讀《三墳》《五典》《八索》《九丘》。”說的就是上古帝王留下來的書。 [原文] 先君孔子,生于周末,史籍之煩文,懼覽之者不一.遂乃定《禮》《樂》,明舊章,刪《詩》為三百篇,約史記而修《春秋》,贊《易》道以黜《八索》,述《職方》以除《九丘》。討論《墳》《典》,斷自唐、虞以下,訖于周。芟夷煩亂,翦截浮辭,舉其宏綱,撮其機要,足以垂世立教。典、謨、訓(xùn)、誥、誓、命之文凡百篇,所以恢弘至道.示人主以軌范也。帝王之制,坦然明白,可舉而行,三千之徒并受其義㈣。 [注釋] ①先君孔子:《尚書序》作者舊題為孔安國,為孔子十一世孫,所以尊稱孔子為先君。②約:歸納,整理。③贊:明白。’④《職方》:指《周禮·夏官·職方氏》,所載行政區(qū)劃與《尚書-禹貢》近似。 ⑤討論:整理。⑥芟夷:刪削,與下文中的“翦截”意思相近。⑦宏綱:大綱,主旨。⑧撮:摘取。機要:精要的義理。⑨軌范:典范,楷模。⑩三千之徒:相傳孔子有弟子三千人。 [譯文] 我的祖先孔子,出生在周朝末年,面對歷代典籍中的冗雜文字,他擔心閱讀的人不能抓住要點,于是就修《禮》《樂》,顯揚舊有的制度,將《詩》刪為三百篇,歸納當時的史書編纂了《春秋》,明白《易》的道理后廢棄了《八索》,講述《職方》的內(nèi)容而摒棄了《九丘Ⅺ他整理《三墳》《五典》,從唐堯、虞舜以下斷代,直到周朝。刪減了煩冗雜亂的內(nèi)容,削除了浮華不實的文辭,抓住綱領(lǐng),摘取要點,足以垂范后世,樹立教化。典、謨、訓(xùn)、誥、誓、命等文章共一百篇,是用來弘揚大道,展示給君主作為典范的。帝王的制度,顯而易見,可以推廣施行,三千弟子都領(lǐng)受了其中的大義。 [原文] 及秦始皇滅先代典籍,焚書坑儒,天下學(xué)士逃難解散,我先人用藏其家書于屋壁。漢室龍興,開設(shè)學(xué)校,旁求儒雅,以闡大猷㈤。濟南伏生,年過九十,失其本經(jīng),口以傳授,裁二十余篇。以其上古之書,謂之《尚書》。百篇之義,世莫得聞。至魯共王好治官室,壞孔子舊宅以廣其居,于壁中得先人所藏古文虞夏商周之書及傳、《論語》《孝經(jīng)》,皆科斗文字。王又升孔子堂,聞金石絲竹之音,乃不壞宅。悉以書還孔氏。科斗書廢已久,時人無能知者,以所聞伏生之書考論文義,定其可知者為隸古定,更以竹簡寫之.增多伏生二十五篇。 ……
- >
經(jīng)典常談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qū):歷史與人類學(xué)概述
- >
我與地壇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史學(xué)評論
- >
羅庸西南聯(lián)大授課錄
- >
月亮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