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0252721
- 條形碼:9787550252721 ; 978-7-5502-5272-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黃帝內經 本書特色
《黃帝內經》,一部影響世界的藥典巨著,我國傳統醫學四大經典著作之一,醫學寶庫中現存成書*早的一部醫學典籍,也是**部冠以中華民族先祖“黃帝”之名的傳世巨著。《黃帝內經》成書于大約2000年前的秦漢時期,內容博大精深,不僅涉及醫學,而且還包羅天文學、地理學、哲學、人類學、社會學、軍事學、數學、生態學等各項人類所獲的科學成就。本書添加版畫圖和注釋、譯文,選取權威版本精心校對,延請專家精心翻譯,是讀者不可多得的珍藏版本。
黃帝內經 內容簡介
本書由《素問》和《靈樞》組成, 是我國現存*早的醫學典籍, 集中反映了我國古代的醫學成就, 創立了祖國醫學的理論體系。書中按篇或小節對原文進行注釋和翻譯, 力圖幫助讀者掃清閱讀障礙。
黃帝內經 目錄
冊 一 靈 樞 九針十二原** 〇一五 本輸第二 〇二七 小針解第三 〇四〇 邪氣臟腑病形第四 〇四八 根結第五 〇六七 壽夭剛柔第六 〇七六 官針第七 〇八四 本神第八 〇九二 終始第九 〇九八 經脈第十 一一三 骨度第十四 一四五 脈度第十七 一四八 營衛生會第十八 一五二 冊 二 四時氣第十九 一五九 寒熱病第二十一 一六四 病本第二十五 一七〇 周痹第二十七 一七二 口問第二十八 一七五 師傅第二十九 一八三 決氣第三十 一八九 腸胃第三十一 一九一 平人絕谷第三十二 一九三 海論第三十三 一九六 五亂第三十四 一九九 脹論第三十五 二〇二 五癃津液別第三十六 二〇七 五閱五使第三十七 二一〇 逆順肥瘦第三十八 二一三 血絡論第三十九 二一八 陰陽清濁第四十 二二一 陰陽系日月第四十一 二二三 病傳第四十二 二二七 淫邪發夢第四十三 二三一 順氣一日分為四時第四十四 二三四 外揣第四十五 二三八 五變第四十六 二四一 本臟第四十七 二四七 背腧第五十一 二五八 衛氣第五十二 二五九 論痛第五十三 二六三 天年第五十四 二六五 水脹第五十七 二六八 衛氣失常第五十九 二七一 玉版第六十 二七六 五禁第六十一 二八三 陰陽二十五人第六十四 二八六 百病始生第六十六 二九九 行針第六十七 三〇五 邪客第七十一 三〇八 通天第七十二 三一八 冊 三 官能第七十三 三二五 論疾診尺第七十四 三三二 素 問 上古天真論篇** 三五一 四氣調神大論篇第二 三五七 生氣通天論篇第三 三六一 金匱真言論篇第四 三六八 陰陽應象大論篇第五 三七四 靈蘭秘典論篇第八 三八八 五臟生成篇第十 三九一 五臟別論篇第十一 三九七 脈要精微論篇第十七 三九九 平人氣象論篇第十八 四一〇 玉機真藏論篇第十九 四一九 臟氣法時論篇第二十二 四三三 血氣形志篇第二十四 四四一 通評虛實論篇第二十八 四四四 太陰陽明論篇第二十九 四五三 熱論篇第三十一 四五七 評熱病論篇第三十三 四六二 咳論篇第三十八 四六七 舉痛論篇第三十九 四七〇 腹中論篇第四十 四七六 風論篇第四十二 四八一 痹論篇第四十三 四八六 冊 四 痿論篇第四十四 四九一 厥論篇第四十五 四九五 奇病論篇第四十七 五〇一 脈解篇第四十九 五〇六 刺要論篇第五十 五一二 刺禁論篇第五十二 五一四 針解篇第五十四 五一七 長刺節論篇第五十五 五二一 調經論篇第六十二 五二五 天元紀大論篇第六十六 五三八 六微旨大論篇第六十八 五四五 氣交變大論篇第六十九 五五八 五常政大論篇第七十 五七七 刺法論篇第七十二 六〇五 著至教論篇第七十五 六二三 示從容論篇第七十六 六二六 疏五過論篇第七十七 六三一 征四失論篇第七十八 六三六 陰陽類論篇第七十九 六三九 方盛衰論篇第八十 六四四 解精微論篇第八十一 六五〇
展開全部
黃帝內經 作者簡介
黃帝,少典之子,本姓公孫,長居姬水,因改姓姬,居軒轅之丘(在今河南新鄭西北),故號軒轅氏,出生、創業和建都于有熊(今河南新鄭),故亦稱有熊氏,因有土德之瑞,故號黃帝。他首先統一中華民族的偉績而載入史冊。他播百谷草木,大力發展生產,創造文字,始制衣冠,建造舟車,發明指南車,定算數,制音律,創醫學等。黃帝居五帝之首。有嫘祖、嫫母等四位夫人。有《黃帝內經》傳世。
岐伯,中國傳說時期最富有聲望的醫學家,《素問》基本上乃黃帝問,岐伯答,以闡述醫學理論,顯示了岐伯氏高深的醫學修養。中國醫學素稱“岐黃”,或謂“岐黃之術”,岐伯當屬首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