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線裝中華國粹:晏子春秋
-
>
東坡詞
-
>
邵雍集
-
>
塞涅卡全集(1-4冊)
-
>
(精裝)古典名著普及文庫:增廣賢文·弟子規·孝經
-
>
道德經全集(全四冊)
-
>
后漢書
蘇軾詞選-中國傳統文化經典選讀 版權信息
- ISBN:9787020111398
- 條形碼:9787020111398 ; 978-7-02-011139-8
- 裝幀:70g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蘇軾詞選-中國傳統文化經典選讀 本書特色
蝶戀花 京口得鄉書1 雨后春容清更麗,只有離人,幽恨終難洗2。北固山前三面水3,碧瓊梳擁青螺髻4。一紙鄉書來萬里,問我何年、真個成歸計5。回首送春拚一醉6,東風吹破千行淚。 【注釋】 1京口:即鎮江。三國吳孫權曾在此建首府,稱京城,首府遷至建業(今江蘇南京)后,改稱京口。 2幽恨:心中隱埋的怨悔。 3北固山:在鎮江市北。《世說新語·言語》注引《南徐州記》:“(京口)城西北有別嶺入江,三面臨水,高數十丈,號曰北固。” 4“碧瓊”句:碧瓊,綠色的美玉,喻江水。梳擁,像梳子般梳理、簇擁。青螺髻,狀似青螺的發髻,喻北固山。唐劉禹錫《望洞庭》:“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里一青螺。”唐雍陶《題君山》:“應是水仙梳洗處,一螺青黛鏡中心。” 5真個:真的。個,語助。 6拚:心甘情愿,豁出去。 【解讀】 熙寧七年(1074)三月作于鎮江。 上片寫所處之地京口之景。用反襯法,如碧瓊之水梳理似螺髻之山,雨后春容更顯清麗,但雨水只洗春容,無法洗去自己心中的幽恨。春容愈清麗,幽恨愈纏綿。幽恨為何,并未說出,但讀及下片,就不難明了。下片抒因得鄉書而生的鄉梓之情。用對比法,“一紙鄉書”對“萬里”家山,“拚一醉”對“千行淚”。前者表現鄉人作書盼歸的深情厚意,后者突出自己爽約的無奈和思歸不得的沉痛。 作者三十二歲時(熙寧元年冬,1068)*后一次離開眉山,從此“萬里家山一夢中”(《蜀州報本禪院鄉僧文長老方丈》),對家鄉的感情只能表現于不絕的吟哦,直到他度過另一個三十多年,辭別人世為止。 少年游 潤州作1,代人寄遠2。 去年相送3,余杭門外4,飛雪似楊花5。今年春盡,楊花似雪6,猶不見還家7。對酒卷簾邀明月8,風露透窗紗。恰似姮娥憐雙燕9,分明照、畫梁斜10。 【注釋】 1潤州:即今鎮江,因州東有潤浦得名。 2寄遠:作詩詞寄給遠方的親人,多指女子寄詩詞給羈旅在外的丈夫或情人。此詞所“代”之“人”,實為作者之妻王閏之,“遠”指自己。作者在鎮江賑饑,其妻留杭州。 3去年相送:詞作于熙寧七年四月,作者于上年十一月離杭。 4余杭門:宋時杭州北門之一。余杭,即杭州。 5“飛雪”句:離杭事在熙寧六年十一月,故有飛雪。楊花,暮春時楊樹開花,似飛雪。楊花與柳絮相似,古人詩詞常以之喻飛雪,《世說新語·言語》載謝安問“白雪紛紛何所似”,侄兒謝朗答“撒鹽空中差可擬”,侄女謝道蘊不以為然,說“未若柳絮因風起”。 6“楊花”句:詞作于暮春時節,故有楊花。以雪喻楊花,出唐韓愈《晚春》:“楊花榆莢無才思,唯解漫天作雪飛。” 7“猶不”句:作者此時仍滯鎮江,故有此句。以上六句,前后三句形成對比,與《詩經·小雅·采微》“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立意相仿佛。 8“對酒”句:李白《月下獨酌》:“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此用其意,表示妻子一人獨酌。 9(hénɡ恒)娥:月中女神,傳為唐堯時后羿之妻,竊取丈夫不死藥后奔入月宮。“”本作“恒”,避漢文帝劉恒諱改“常”,通常寫作“嫦”。這里代指月亮。 10畫梁:雕有花紋的屋梁,燕子憩息之所。戰國宋玉《神女賦序》:“其始來也,耀乎若白日初出照屋梁;其少進也,皎若明月舒其光。”
蘇軾詞選-中國傳統文化經典選讀 內容簡介
蘇東坡(蘇軾)一直是中國人*喜愛的文人之一,他那些精彩的詞作也一直在人們口中傳誦。本書精選了東坡詞作中的一百馀首,讓讀者再次體味這位“學際天人”的豪情、幽思,喜悅、恬淡,憂愁、感嘆。書中選詞部分選擇全面周到,注釋清楚易懂,文獻豐富扎實,解讀精妙得當;前言部分則簡要精練地介紹了蘇軾的基本生平和詩詞創作的情況,可使讀者簡明地了解蘇軾詞作的面貌。此次出版以大字本形式,列入“中國傳統文化經典選讀叢書”。
蘇軾詞選-中國傳統文化經典選讀 目錄
蘇軾詞選-中國傳統文化經典選讀 相關資料
習近平總書記說:“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為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提供了豐厚滋養。”同時指出:“優秀傳統文化可以說是中華民族永遠不能離別的精神家園。”歷代的經典選本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這套大字本“中國傳統文化經典選讀叢書”,名家精選,名家譯注,內容涉及文學、史學、哲學、思想、宗教、文化、藝術等領域。所收原著均為傳統文化經典;所收原著的譯注,也已經成為比較權威的經典。所選經典之內蘊,有助于弘揚傳統文化中重視人格修養、注重道德教化和品德熏陶的精神,有助于提升領導干部的修身處世、治國理政的理論與智慧。此次推出的十種為文學部分,全書簡體橫排,大開本大字體,版式疏朗,賞心悅目。 《全宋詞》收東坡詞350首。劉石評注的這本《蘇軾詞》從中選出109首,近于全部的三分之一。有些作品根據其他版本校改,個別字詞會有不同。選錄的標準,有意兼顧到不同的題材、風格、形式和藝術特色這四方面。選目的編排依寫作先后為序,不能編年的,置于*后。關于注釋,力求避免“別人懂的我詳注,別人不懂的我不注——因為我也不懂”這一現代注釋中屢見不鮮的常例,盡量做到只要自己不懂的就一定不放過它,哪怕冒因不藏拙而出丑的危險。同時也兼顧可能讀到本書的非專業文史愛好者,考慮到需要為他們作哪些注釋。
蘇軾詞選-中國傳統文化經典選讀 作者簡介
劉石,男,四川大邑人。現為清華大學中文系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副主編。主要從事中國古代文學、文獻學研究,曾在美國、韓國、馬來西亞等多國高校任客座教授。著有《書法與中國文化》、《蘇軾詞研究》、《蘇軾詞選》、《有高樓雜稿》、《有高樓續稿》、《中國文學作品選注(宋遼金卷)》等。 蘇東坡(蘇軾)一直是中國人最喜愛的文人之一,他那些精彩的詞作也一直在人們口中傳誦。本書精選了東坡詞作中的一百馀首,讓讀者再次體味這位“學際天人”的豪情、幽思,喜悅、恬淡,憂愁、感嘆。書中選詞部分選擇全面周到,注釋清楚易懂,文獻豐富扎實,解讀精妙得當;前言部分則簡要精練地介紹了蘇軾的基本生平和詩詞創作的情況,可使讀者簡明地了解蘇軾詞作的面貌。此次出版以大字本形式,列入“中國傳統文化經典選讀叢書”。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月亮虎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二體千字文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