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闖進數學世界――探秘歷史名題
-
>
中醫基礎理論
-
>
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新編21世紀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
>
高校軍事課教程
-
>
思想道德與法治(2021年版)
-
>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2021年版)
-
>
中醫內科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會計學原理-(第三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9566121
- 條形碼:9787509566121 ; 978-7-5095-6612-1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會計學原理-(第三版) 內容簡介
唐國平主編的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會計·財務系列教材《會計學原理》(第三版)于2016年1月由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出版發行,以饗讀者。 《會計學原理》(第三版)以實現提供經濟信息功能為目的的會計學為背景,以會計確認、計量、記錄和報告為主線來系統闡述會計學的基本原理與基本方法。本書在原有教材的基礎上,根據我國現行企業會計準則的有關內容進行了全面修訂。 《會計學原理》(第三版)在以下幾方面有所突破與創新: (1)教材邏輯結構。基于現代會計發展至今,除保留傳統的會計學以外,已經衍生出財務學和審計學兩個相對獨立學科的現實,我們以會計信息系統為基礎,圍繞會計確認、計量、記錄和報告這一主線,來界定教材的體系框架及其邏輯結構,而摒棄了圍繞“證——賬——表”操作過程來安排教材內容的傳統做法。 (2)教材內容界定。教材內容取決于本課程的教學目標與教學內容要求。在內容安排上,本教材注重吸收國內外會計學研究領域中關于會計確認、計量、記錄與報告的*新研究成果,以體現教材的“前沿性”;注意結合經濟學、管理學等相關學科知識來闡述會計現象、理解會計的性質與功能,力求體現會計學與經濟學、管理學等相關學科的交融,以突出教材的“新穎性”;在承認中外會計記錄和報告程序與方法差異的基礎上注意融合中外會計記錄和報告程序與方法的共性,以體現教材的“國際化”,但又不脫離我國實際。 (3)教材的理論性。就會計學專業而言,大學本科層面的教材應當體現理論與實務的有機結合。會計學原理課程教材亦不例外。本教材在教材結構與教材內容定位上,力求體現本科層次高級會計人才培養所需專業理論素養的基本要求。因此,全書以會計信息的形成過程為核心,將會計確認、計量、記錄和報告的基本理論貫穿于會計信息系統運行、會計基本方法運用的全過程。這種思路得益于我校承擔的省級教學研究項目——“會計專業學生理論素養與科研能力培養模式的創新研究”課題的階段性研究成果,同時,本教材也是該課題研究成果應用于會計專業本科人才培養實踐的一種體現。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會計·財務系列教材簡介 從20世紀90年代至今,“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會計·財務系列教材”,經過幾輪的修訂完善, 一直受到廣大讀者、使用單位和出版界的好評與歡迎,在社會上產生了廣泛和良好的影響。 近年來,我國會計、財務改革進一步深化,會計的國際趨同成為當今會計發展的主流,會計教育改革也必須順應這一歷史發展潮流。經過反復論證并吸收了國內外相關院校對會計學專業、財務管理專業教材建設的經驗后,從2006年起,啟動了第三輪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會計·財務管理專業的教材建設工作。本輪的教材建設,既考慮到會計學、財務管理專業的主干課程的需要,又兼顧到相關專業選修課的需要,經過教材編審委員會審定通過,確定了十八門核心課程的教材。 該系列教材具有“科學性、先進性、實用性和易教易學性”等四個特點:(1)系統論述現代會計學科和財務管理學科的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全面反映我國經濟改革和會計、審計、財務管理改革及學術研究的*新成果,體現教材的科學性;(2)立足現實,面向未來,體現教材的先進性;(3)既同國際趨同,又與中國的實際相結合,體現教材的實用性;(4)充分尊重教學規律的要求,體現教材的易教易學性。 其中,夏成才教授主編的《中級財務會計學》、唐國平教授主編的《會計學原理》2013年12月分別被列為第三批***精品資源共享課立項項目課程之一。湯湘希教授主編的《會計學》被列為省級精品教材。 本著出版社與作者共同努力,打造精品、奉獻讀者的宗旨,從2013年7月開始,新版大開本教材重裝亮相,得到廣大師生和讀者的進一步的認可和好評。
會計學原理-(第三版) 目錄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二體千字文
- >
月亮虎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唐代進士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