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八四-企業家歸來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6087926
- 條形碼:9787506087926 ; 978-7-5060-8792-6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一九八四-企業家歸來 本書特色
1984年被中國媒體稱為“企業家元年”。這一年,柳傳志在在中關村的一間傳達室里創辦公司,張瑞敏改造青島日用電器廠,李經緯推出“東方魔水”健力寶,王石在深圳成立現代科教儀器展銷中心。他們后來均成為中國企業家群體中的領軍人物,而1984年,正是這一切的起點。本書試圖在邏輯上回答以下三個問題:1.現代意義上的企業家在中國是如何孕育和成長的?2.既然市場是企業家出現的必要條件,而產權又是企業家成長的關鍵,那么產權與“企業家才能”是一種什么樣的關系,它們攜手回到當下中國的根本原因是什么?3.企業和企業家的價值觀為什么重要?為什么要實踐企業公民?
一九八四-企業家歸來 內容簡介
喬治奧威爾的《1984》描繪了集權主義的恐怖,而真實中國的1984,卻呈現了商業力量的初興,一切看上去生機勃勃。1984年被中國媒體稱為“企業家元年”。這一年,柳傳志在在中關村的一間傳達室里創辦公司,張瑞敏改造青島日用電器廠,李經緯推出“東方魔水”健力寶,王石在深圳成立現代科教儀器展銷中心。他們后來均成為中國企業家群體中的領軍人物,而1984年,正是這一切的起點……
一九八四-企業家歸來 目錄
序言 我的人生是飽滿的 王 石 序起 1984年的制度基因奧威爾的《1984》描繪了集權主義的恐怖,而真實中國的1984,卻呈現了商業力量的初興,一切看上去生機勃勃。**章 邊緣的力量他們不僅把私營經濟帶回了中國,也培育了市場,還將競爭引入中國經濟,更為日后的市場轉型鋪平了道路。正是在這個艱難的轉型歷程中,改革開放后的“**代企業家”悄然孕育,終于破繭而出。中國式“阿甘”“從田野走向世界”——聽來詩意,甘苦自知。當魯冠球在小鐵匠鋪里掄起大錘揮汗如雨時,大概不曾想過有一天他會坐在辦公室里轉動地球儀,運籌帷幄!皽刂菽J健保何浵佇郾f供銷員四面出擊,曾經讓各地國營企業頭疼不已。這樣一支龐大的“蝗蟲部隊”,也成為了那個年代里一道特殊的風景。希望是個好東西命運有時就像令人糾結的選擇題,正是在填寫這一道道選擇題的過程中,“希望”之門轟然大開。第二章 企業家回來市場經濟的主角——企業家們,是“雙軌制”在保持經濟系統基本穩定的前提下,得以成長,并成為過去、也是未來中國經濟高速增長的主要推動力;疑貛c體制資源與大部分投機商人一樣,他們也曾經試圖通過倒賣稀缺物資來獲取原始積累。為什么要去香港因為有了“香港故事”,聯想的歷史才開始變得有聲有色。穿起珍珠的那根線他相信未來中國的計算機市場一定是個人電腦的天下,“公司早晚會走上這條路”——企業家獨到的判斷力慢慢彰顯。不做改革的犧牲品柳傳志是一位超級現實主義者,不會讓公司在潔身自好中凄然死去,也不愿讓公司在險惡的環境里走向絕路。一場尋找路標的行動同樣的生產線,同樣的零部件,德國人手里做出來的都是合格品,為什么到了我們手里就弄成這個樣子?“請給我們松綁”與企業家回來企業家和企業家才能的重要性是伴隨著改革中企業行為短期化的出現,才被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城市邊緣的野蠻生長王石慢慢發現,他在深圳找回了自己,企業家特有的冒險性格被激發出來。從“什么賺錢做什么”到徹底專業化王石**次試圖塑造公司核心競爭力的努力并沒有成功,遍及全國與他一樣的創業者還是掙脫不了“野蠻生長”的魔咒。超過25%的利潤不做有一點毋庸置疑,中國國有企業的股份制改造,萬科是領跑者,其經驗給后來者諸多教益!霸炀驼嬲钠髽I家”市場經濟的主角——企業家們,亦是“價格雙軌制”在保持經濟系統基本穩定的前提下,得以成長。第三章 產權與控制權(上):轉制企業家不是培養的,而是由市場競爭出來的。造就企業家一是要放活市場,二是要解決產權問題,如果前者是產生企業家的基本路徑,后者則是企業家產生的關鍵。從“放權讓利”到觸及產權這種環境鼓勵了敢于冒險和有創業精神的國營企業員工,讓他們在市場化開啟之際有成長為企業家的可能,并在市場中大展身手。海爾改制:一場失敗的博弈“企業發展太快,大了不敢分了”,楊綿綿的“心跡”一定程度也印證了張瑞敏彼時的感受。從四通到聯想:艱難的長跑我們擁有世界上*昂貴的企業制度,卻也有*便宜的企業家。第四章 產權與控制權(下):摘帽1992年鄧小平“南方講話”以后,民營企業的生存環境空前好轉,私營企業主又忙不迭地要摘掉紅頂子。但他們突然發現,緊箍咒一經戴上卻很難取下。職業經理人是我的理想名利之間只能選一項,或默不作聲地賺錢,或兩袖清風實現一番事業,王石作社會價值取向之選擇。摘下“紅帽子”民營化就是要調整企業所有權結構,讓真正有能力、有資產的經營者成為企業所有者。艱難的產權戰爭緊箍咒一經戴上卻很難取下。在后來的二十多年時間里,他們絞盡腦汁地思考著把企業從“紅帽子”里請出來的辦法。第五章 遠去的黃金時代身為變革中國的“探路者”,他們超于時代,卻又困于時代,成功和失敗,或許都是他們的宿命。無論如何,成王敗寇的邏輯,對于這些付出過巨大代價的創業者來說,并不公平。“改革典型”浮與沉就在這“一念之間”,馬勝利登上了歷史舞臺,以實際行動倒逼了承包制在國營企業里的全面推行——1986年12月,國務院決定在全國推行企業經營承包制度!肮Τ缮硗恕睉嵟c悲在失意者當中,潘寧或許真能算得上是“光榮退休”,畢竟他還能一走了之。李經緯卻是欲罷不能,因為他還有一筆“后賬”未清。 只不過是從頭再來當人們再三問及二次創業的動機時,褚時健的回答是:“有個事情做,人就有希望,人得在希望里頭活!钡诹 價值觀他們依靠強大的個人魅力與勇氣,憑借“摸著石頭過河”的精神,帶領企業走向市場化的過程,就是整個中國經濟向市場化過渡的一個個縮影。爭議“原罪”對于清算“**桶金”的說法,說得不好,這是在否定改革的巨大成績。我們還要反躬自問的是,就像孩子一樣,我們給予民營企業早期的奶水夠不夠? 政商關系在中國企業的成長路徑中,企業與政治的關系之復雜早已經超出想象!罢螝w政治,經濟歸經濟”,建立透明的政商關系,終歸只是個愿望。創新與企業家精神創新是否成功不在于它是否新穎、巧妙或具有科學內涵,而在于它是否能夠贏得市場,不具有創新市場的能力就會被遠遠地拋在后面。氣質:共性與個性這一代企業家有著特殊的個人經歷——他們走過極權和開放初期的不同社會年代,擺脫傳統思想與體制束縛的壓力不小。尾章 企業公民告別野蠻生長,中國企業家開始將社會基本價值觀與日常商業實踐、運作和公共政策相整合,甚至躬身踐行企業社會責任。后記
展開全部
一九八四-企業家歸來 相關資料
中國商人有其局限性,但是中國的商業一直是很發達的。中國商人的優點是什么?他們身上有中國優良文化傳統的“匠人精神”。這就是中國儒家、佛家、道家綜合的儒釋道傳統:對得起自己,對得住別人。
——王石
一九八四-企業家歸來 作者簡介
陳海,1974年生,貴州人,F任亞布力中國企業家論壇特約研究員,博鰲觀察執行總經理,偏好商業寫作。曾任職《中國新聞周刊》副主編、《南方人物周刊》主筆、《南方周末》記者,系中山大學傳播與設計學院(新聞系)特聘講師。從事媒體工作期間,長期致力于時政新聞及調查類報道的探索與實踐,著有《九二派》。
金凌云,1974年生,江西人。畢業于天津音樂學院聲樂系,現為職業作家。先后就職于《南方周末》、《中國新聞周刊》、《京華時報》等媒體,曾任《京華周刊》雜志社副總編輯。著有小說《包在紙里的火》、《獨家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