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科學-中國少兒科普經典.小品文明家精選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6037179
- 條形碼:9787556037179 ; 978-7-5560-3717-9
- 裝幀:70g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生活中的科學-中國少兒科普經典.小品文明家精選 本書特色
《中國少兒科普經典
小品文名家精選·生活中的科學》:
《生活中的科學》是新生代科學小品文作家尹傳紅的代表作品。這圍繞“確定目標—實現目標”這一軌跡,講述了古今中外早立大志并*終實現理想的杰出人物典范。是一部融科學性與勵志性為一體的優秀讀物。
生活中的科學-中國少兒科普經典.小品文明家精選 內容簡介
劉興詩、李毓佩、葉永烈聯袂推薦
獻給中國孩子的閱讀盛宴
科學小品文是科普作品中的精華,它包羅萬象:引人的科學史、動人的科學家生平、千年未解的科學難題,還有許多精彩的科學故事……
——李毓佩
科學小品有文采,它是散文的一個品種,是科學的散文。
科學小品有知識,談天說地,無所不包,是普及科學的輕騎兵。
——葉永烈
小品不小,包羅萬象。這一套科學小品范圍十分廣泛,有天文,有地質,有數學,有生命。看似很枯燥的科學,在這里卻一點也不枯燥。因為這是科學專家,也是真正的科普作家講給孩子們聽的。希望你讀了這些書,也成為小小科學愛好者。
——劉興詩
生活中的科學-中國少兒科普經典.小品文明家精選 目錄
中國科學小品文的輝煌足跡——主編寄語(代序)一即將付梓的“中國少兒科普經典·小品文名家精選”(分為三輯,每輯十冊,計劃三年推出),以其別樣的風采與歷史的厚重展示在廣大讀者面前。應該說,這是一種積累;應該說,這是一種成果;應該說,這是一種歷史;應該說,這是一種力量。因為在這之前,縱觀中國百余年的出版史,還從未有過這么多的科學小品文作者濟濟一堂,還從未有過這么多部作品匯集一起,自然,也就還從未有過如此輝煌的科學小品文集。二小品文以其精、短、小、美之特色,形成了多種表象。如戲劇小品,如文藝小品,如美術小品,如曲藝小品,……當它依附于科學之時,科學百花苑便除了科幻小說、科學童話、科學詩歌、科學故事、科學美術、科學電影、科學電視等,又有了科學小品文。科學的出發點是真,藝術的出發點是美。換言之,科學與文學的結合是自然與人的結合,是真與美的結合,是理性與情感的結合。這既是科學的內涵,也是科學小品文的特征。科學小品文雖短,卻將其從科學“宇宙”擷取而來的一粒微塵,予以放大,讓其放出奇異的光彩,讓人們認識到它的光輝。這便是科學小品文的功力。正如1935年魯迅先生在一次小品文大討論中所說的:“講小道理,或沒道理,而又不是長篇的,才可謂之小品。”三科學小品文,是伴隨著科學普及的悠久歷史緩緩走來的。有人曾撰文寫道 :“我國科學小品的萌芽,可以上溯到先秦,至如南朝的酈道元,北宋的蘇軾、沈括,明代的徐霞客、王圻,以至清代的小說家蒲松齡,更已有獨立成篇、足以傳世的科學小品。”如此說來,久遠的歷史不止滿載著豐厚的中國科學、中國文學,科學小品文也體現在其中。然而,我們如今所說的科學小品文,是指現代的科學小品文,直至當代的諸多文章,洋洋灑灑近百年的“足跡”。四經查,在這近百年的科學小品文寫作中,首見報端的當屬沈雁冰先生發表在《學生》1920年3月七卷三號上的一篇,名為《腦相學的新說明》。在這篇不足3000字的短文中,作者首開先河,以設問開頭,然后以步步作答的方式娓娓道來,自是引人入勝的。請看:加爾博士說的是謊話嗎?勃洛加研究的是什么?人的知識高于禽獸——為什么?111年之前巴黎有個領袖醫生叫做加爾的,發表了一篇關于腦筋的功能的理論,這理論后來被人稱為腦相學,現在還有人研究,學報上也時常有人談起。……隨之,一個個學者、智者便相繼跟來,寫出了篇篇科學小品文佳作。請看作品(以發表先后為序):賈祖璋《鷗》,鄒韜奮《看看宇宙何等的偉大》,夏丏尊《〈鳥與文學〉序》,顧均正《昨天在哪里?》,周建人《桂花樹和樹上的生物》,劉薰宇《一個*大的數》,高士其《大王,雞,螞蟻》,竺可楨《利害與是非》,葉至善《東南西北》,鄭文光《怎樣測量天體間的距離?》,秦牧《談北京藥材鋪》,……寫到這里,似乎應停頓一下,說一說長期從事編輯工作的生物學家賈祖璋先生。他除了撰寫了多部生物學專著,從1926年到1928年,還先后發表了十幾篇科學小品文,1931年結集出版,取名《鳥與文學》。可以說,這是我國出版史上*早出版的一部科學小品文集,成為中國小品文創作的范例。而1931年1月為這本集子作序的夏丏尊先生也應引起我們的注意。因為是他首次在序言中提出了“科學與文學結合”的命題,為后來的“科學小品”誕生做出了*早的先導。在《鳥與文學》的序言中,他是這樣說的:民族各以其常見的事物為對象,發為歌詠,或編為傳說。經過多人的歌詠和普遍的傳說以后,那事物就在民族的血脈中,遺下某種情調,呈出一種特有的觀感,這些情調和觀感,足以長長地作為酵素,來溫暖潤澤民族的心情。在這里,夏丏尊先生**次提出了事物歌詠或編為傳說,溫暖潤澤民族的心情的論述。說得通俗些,就是他將科學的物與文藝的歌詠相加,變成了另一種情調,經過出版與宣傳,去更好地為百姓所需要。而這,也正是科學小品的特性所在。有了以上幾位先人的探索與呼吁,科學小品文破繭而出了。1934年9月20日,陳望道先生在他主編的小品文半月刊《太白》創刊號上破天荒地刊登了周建人、賈祖璋、顧均正、劉薰宇的四篇科學小品文,設立了“科學小品”專欄。應該說,真正有了“科學小品”之名,則是1934年的這一天。隨著時間的推移,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眾多科學小品文作者相繼涌現,并滿載著他們的佳作流水般地“順流而下”,直至今日。于是,今天的少兒出版界才會展出“中國少兒科普經典·小品文名家精選”這套洋洋幾十冊的“大書”。五科學是無處不在的。科學是五彩繽紛的。科學的發展決定了科學小品文的絢麗多姿。科學的發展決定了科學小品文創作領域人才輩出。在浩如煙海的科學小品文作品中,你會發現它們是與各種科學“同步而行”的,無論是醫學、交通、軍事、體育、教育,還是其他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領域,只要有科學的存在,便會有科學小品文的身影。從我們編輯出版的這套“中國少兒科普經典·小品文名家精選”的大型叢書的字里行間,便可看出科學小品文的無窮魅力。當然,科學小品文的寫作同其他寫作“行當”相同,也是流派多多。有的善于描寫,有的精于敘述,有的重于抒情,有的多于講理,但不管怎么“表述”,都會透出“科加文”的內涵,體現著科學小品文“短而精”的特色。有人說,科學小品文是科普大軍中的“輕騎兵”;有人說,科學小品文是科學文藝里的“突擊隊”。不管如何稱呼,科學小品文絕對是特色多多、魅力無窮的。愿這朵科學文藝百花苑中的“散文之花”,越開越鮮艷,散發出奇異的芳香!宗介華 2015年12月 北京
展開全部
生活中的科學-中國少兒科普經典.小品文明家精選 作者簡介
《生活中的科學》
尹傳紅:1968年生,科普作家,科幻研究專家。《科技日報》評論理論部副主任,中國科普作家協會常務副秘書長。
在多家報刊開設個人專欄,已發表新聞及科學文化類作品逾180萬字。著有《吃的困惑》《櫻桃樹上的夢想》《幻想:探索未知世界的奇妙旅程》等十余部圖書。其中,《幻想:探索未知世界的奇妙旅程》一書,入選“2014年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向全國青少年推薦的100種優秀圖書”目錄。
曾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全國優秀科普作品獎、上海市科技進步獎三等獎、上海市優秀科普作品獎、北京市優秀科普作品獎。
曾被授予“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有突出貢獻的科普作家”“國家科委青年業務標兵”“北京市科學技術普及工作先進個人”等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