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利為利:財政關系與地方政府行為
-
>
立足飯碗 藏糧于地——基于中國人均耕地警戒值的耕地保護視角
-
>
營銷管理
-
>
茶葉里的全球貿易史(精裝)
-
>
近代華商股票市場制度與實踐(1872—1937)
-
>
麥肯錫圖表工作法
-
>
海龜交易法則
外部環境的風險程度對供應鏈運作的影響研究:基于契約和應急的視角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0419582
- 條形碼:9787550419582 ; 978-7-5504-1958-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外部環境的風險程度對供應鏈運作的影響研究:基于契約和應急的視角 內容簡介
《外部環境的風險程度對供應鏈運作的影響研究:基于契約和應急的視角》的研究和編寫過程中,重點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①運用雙向拍賣機制來刻畫供應商與零售商的議價過程,并構建了基于雙向拍賣機制的供應鏈回購契約。②針對手機市場中出現的間接廣告現象,研究了多產品銷售條件下供應鏈新產品成本估算以及協調問題。③應用非線性動力學中研究流體同步的方法,建立了供應商和零售商在多周期銷售中運作協調的動態模型。該模型從定量的角度描述了供應商和零售商從運作協調到發生應急事件的全過程,并給出了應急事件持續時間的求解方法。④利用應急管理中的分級思想和新消費者行為理論,提出了應急事件下估計供應鏈損失的新方法,并在此基礎上構建了具有動態管理特征的供應鏈應急預案。
外部環境的風險程度對供應鏈運作的影響研究:基于契約和應急的視角 目錄
1.1 引言
1.1.1 供應鏈
1.1.2 供應鏈管理
1.1.3 供應鏈的不確定性
1.2 供應鏈契約機制綜述
1.2.1 報童問題
1.2.2 批發價格契約
1.2.3 回購契約
1.2.4 收入共享契約
1.2.5 彈性數量契約
1.2.6 銷售回扣契約
1.2.7 數量折扣契約
1.2.8 期權契約
1.2.9 信息共享契約
1.2.1 0其他契約
1.3 不確定性下的供應鏈應急管理綜述
1.4 不確定性下的供應鏈伙伴關系綜述
1.5 問題提出
1.6 研究內容
第二章 基于雙向拍賣機制的供應鏈回購契約研究
2.1 引言
2.2 雙向拍賣定價模型分析
2.3 回購模型分析
2.4 比較靜態分析
2.5 本章結論
2.6 本章小結
第三章 基于*優成本估算的多產品供應鏈協調機制研究
3.1 引言
3.2 問題提出
3.3 模型
3.3.1 模型假設
3.3.2 供應商的*優成本確定
3.3.3 集中決策下的*優訂貨量
3.3.4 分散決策
3.4 模型協調
3.5 本章結論
3.6 本章小結
第四章 供應鏈應急機理研究
4.1 引言
4.2 供應鏈應急事件發生機理模型
4.2.1 模型假設
4.2.2 模型構建
4.2.3 模型分析
4.3 本章結論
4.4 本章小結
第五章 基于新消費者行為理論的供應鏈應急預案研究
5.1 引言
5.2 在應急事件下的新消費者模型
5.3 模型分析
5.4 本章結論
5.5 本章小結
第六章 供應鏈伙伴關系建設與風險關系的研究
6.1 引言
6.2 資產專有性投資和供應鏈伙伴的關系模型
6.3 供應商和零售商的靜態納什均衡策略
6.4 模型分析
6.5 伙伴關系與契約執行力的關系研究
6.6 本章小結
第七章 結束語
7.1 全書總結與創新點
7.2 研究展望
參考文獻
后記
外部環境的風險程度對供應鏈運作的影響研究:基于契約和應急的視角 節選
《外部環境的風險程度對供應鏈運作的影響研究:基于契約和應急的視角》: (四)按照不確定性事件對供應鏈性能的影響可分為: ①對供需數量方面的影響:原材料和外購部件質量的非正常波動、商品價格的非正常波動、顧客訂單變更、生產計劃的變更、生產設備的損壞、貨物在存儲和運輸過程中的損耗、批發商非計劃地囤積貨物引發的突發性需求。②對時間方面的影響:供貨提前期的變更、供應商交貨期的變更、運輸貨物時間表的變更、生產計劃的變更、外部環境的變化所導致的需求期提前。③對成本方面的影響:外部原材料價格的波動、人力資本價格的波動、能源價格波動、匯率變動、利息變動、突發性的貿易壁壘、關稅的變動、國家宏觀政策的影響。 上述這些分類雖然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在實際應用中,特別是研究供應鏈的不確定性現象時,遇到一些建模的困難。基于此,本書提出了一種新的分類方法,把供應鏈中的不確定性現象分為兩類。一類叫做常規的不確定性現象(以下簡稱常規的不確定性),就是說這類不確定性現象可以被預測。我們可以利用以往的歷史數據來預測它們未來的變化趨勢,甚至可以用隨機變量的分布情況對該不確定性進行較為精確的刻畫。例如,文獻中常用一個已知分布函數的隨機變量來代表市場的需求情況,就屬于此類情形。另一類叫異常的不確定性現象(以下簡稱異常的不確定性)。由于這些不確定性現象發生的概率較小,且事件發生具有突然性和不穩定性,因此關于它們的歷史數據比較缺乏,規律也難以認清,因此沒法預測。而異常的不確定性是引發供應鏈應急事件的重要原因。 由于這兩類不確定性現象的性質差異很大,因此在供應鏈管理中處理的方式也有很大不同。對于常規的不確定性,可以通過契約機制來協調供應鏈。因為通過契約,一方面可以分擔成員間的市場風險,調整各自的激勵關系;另一方面可以減少這種不確定性帶來的負面影響,從而提高供應鏈的整體績效。當然天有不測風云,當面對異常的不確定性時,由于該類不確定性超出了供應鏈的可控范圍,所以很容易導致供應鏈應急事件的發生。例如,“非典”流行造成國內很多藥店的呼吸道藥品脫銷,產品需求量急劇增加;“5·12”汶川地震造成很多商品供需脫節。 ……
外部環境的風險程度對供應鏈運作的影響研究:基于契約和應急的視角 作者簡介
姚殉,副教授,博士,碩士生導師。國內多個CSSCI期刊的審稿人,入選國家民委中青年英才計劃。主要從事供應鏈管理、危機管理、技術創新等領域的教學科研工作。在《管理工程學報》《管理學報》《系統工程》《軟科學》《西南民族大學學報》等國內重要核心期刊上發表論文20余篇。主編學術專2部。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和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各1項。主研國家社科基金重點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項、國家社科基金2項、其他省部級項目6項。先后獲省部級以上科研成果獎勵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三等級獎1項。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經典常談
- >
自卑與超越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