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田野民俗志 內容簡介
《田野民俗志》是一部現代中國民俗學走向世界與國際學界對話的標志性作品,是國內系統研究民俗學方法論的作。作者董曉萍繼承和發展了鐘敬文先生的民俗志學理論,抓住現代民俗學學科建設中的癥結,首次提出了“田野民俗志”的概念,構建了民俗學研究的新方法,全方位地論述了田野民俗志的學科地位、理論構架和實踐方法。此強調民俗學的本體研究,同時也提倡民俗學與人類學、社會學和歷史學的跨學科研究,符合中國實際。書中提供了豐富的民俗學田野作業教案樣本和正規訓練項目的格式,具有科研與教學的雙重職能。此書出版后產生了很大影響,第二版補充了21世紀以來中外民俗學田野作業的新理論和新方法,討論了當代民俗學關于“本土化”與“國際化”等系列焦點問題,進一步拓展了民俗學的研究空間。
田野民俗志 目錄
緒論
一、民俗志與民族志
二、田野民俗志與文獻民俗志
三、田野民俗志的研究目標
四、田野民俗志的理論、方法與資料來源
五、田野民俗志視角與田野作業
六、田野民俗志的結構框架
**部分 田野作業的學術史及其在當代的發展
**章 新民族志與民俗文化學
**節 民眾知識理論的變遷
一、民眾知識理論發展的三階段
二、模式的失落
第二節 民俗文化研究理論與方法的基本框架
一、資料描述法
二、民眾思維的結構與分層
第二章 新民族志與民俗學
**節 新老兩代學者的理論分歧
一、民俗與民族
二、民俗與傳統
三、民俗與小群體
第二節 認同
一、認同的理論結構與民俗學的再結構公式
二、傳統的理論結構與民俗學的再結構形態
三、文化的理論結構與民俗學的再結構研究
第三節 一國民俗學的學說
一、日本的一國民俗學
二、芬蘭的一國民俗學
三、德國的一國民俗學
四、中國的一國民俗學
五、一國民俗學的理論特征
第三章 新民族志與民間文藝學
**節 民間文學敘事的本質
一、民俗學與民間文學
二、民間文學研究在人文社會科學中的地位
三、表演學派
四、民間文學敘事行為研究的其他問題
第二節 民俗與民間敘事類型
一、民俗學研究與民間敘事研究的幾個邊界
二、民間敘事類型的思維結構
第三節 中介媒介與民間藝術
一、中介媒介
二、個體人類學
三、民間藝術的情境
四、民間藝術的象征性
第四節 史詩類型
一、史詩的容量
二、史詩的形式
三、史詩的地位
四、史詩的表演
第四章 新民族志與中國民俗學田野作業的方式與問題
**節 中國現代民俗學田野作業的歷程
一、文本式田野作業
二、民族志式田野作業
三、對現代民俗學田野作業的反思
……
第二部分 田野作業過程模式理論
第三部分 現代田野作業技術的特殊訓練
第四部分 田野作業個案選例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山海經
- >
推拿
- >
巴金-再思錄
- >
唐代進士錄
- >
朝聞道
- >
回憶愛瑪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