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字卷-中國文字發展史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7507371
- 條形碼:9787567507371 ; 978-7-5675-0737-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民族文字卷-中國文字發展史 本書特色
《民族文字卷》的承擔者為國內長期從事民族文字調查,開展比較文字學研究的專家。《民族文字卷》解決了若干文字系統的整體性問題:確定了一些文字的各別字的來源,考釋了瑪麗瑪莎文,證實了它是一種獨立的文字,證實了水書、彝文、壯文都是“拼盤文字”,等等。
《民族文字卷》開展的民族文字間的同義比較,著重于通過意義將不同文種的文字關聯起來考察,通過選取不同種文字中意義上相同或相近或有聯系的部分進行比較。這種比較既包括記錄同義詞的文字的比較,也包括意義類屬上相同或相近的文字的比較,既有具體的微觀的個別文字的比較,亦有宏觀文字系統的方法論上的指導考察。
民族文字卷-中國文字發展史 內容簡介
《中國文字發展史》由我國著名文字學專家臧克和教授主持,多位有影響力的專家學者歷時5年共同編撰而成,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近期出版。該項目是國家出版基金項目、上海高校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出版工程。
《中國文字發展史》含:《商周文字卷》、《秦漢文字卷》、《魏晉南北朝文字卷》、《隋唐五代文字卷》、《民族文字卷》,總共300萬字,在廣泛收集材料進行調查的基礎上,采用高度量化的統計分析方法,對中國文字的發展演變進行斷代調查和描述,科學地呈現了我國各個重要時期的文字發展規律,關注發展的系統性以及影響發展的因素和環境,系統地構建中國文字發展史。
民族文字卷-中國文字發展史 目錄
**篇 導論 / 1**章 中華民族古文字綜述 / 4**節 我國民族古文字的種類 / 4第二節 我國含表意成分的古文字系統的狀況 / 6第三節 研究我國含表意成分的民族古文字的意義 / 9第二章 我國含表意成分民族古文字的研究綜述 / 15**節 材料的調查、收集與整理 / 15第二節 孤立的研究 / 16第三節 比較研究 / 30第四節 綜合研究 / 34第三章 中華民族古文字同義比較導論 / 36**節 對同義比較的需求 / 36第二節 同義比較研究史述要 / 38第四章 本書的材料、方法、框架、術語及其他相關說明 / 44**節 關于材料的說明 / 44第二節 關于方法的說明 / 45第三節 本課題研究的基本思路 / 46第四節 本課題研究的基本框架 / 47第二篇 關于文字發生的同義比較 / 49**章 文字發生的涵義與有待解決的問題 / 50**節 文字發生的涵義 / 50第二節 有待解決的理論問題 / 53第三節 有待解決的具體問題 / 54第二章 旨在探究文字淵源物的同義比較 / 58**節 文字淵源物的“一源論”、“二源論”與“多源論” / 58第二節 關于文字與圖畫的共性的同義比較 / 63第三節 關于文字與符號的共性的同義比較 / 67第四節 “二源論”旁證 / 71第三章 旨在探討文字發生動力的同義比較 / 75**節 關于文字發生動力的一些觀點 / 75第二節 從“前文字”的主題與內容看文字發生動力的復雜性 與多樣性 / 83第三節 從早期文字記錄內容的同義比較看文字發生的動力 / 88第四章 旨在探究文字發生過程的同義比較 / 97**節 關于文字發生過程的一些觀點 / 97第二節 從同義比較看文字發生過程及其特點 / 99第三篇 關于文字性質的同義比較 / 117**章 有待解決的問題 / 118**節 關于文字性質問題的理解 / 119第二節 有待解決的具體問題與實踐問題 / 120第三節 有待解決的宏觀問題與理論問題 / 121第二章 從同義比較看關于一些具體文字系統的性質的問題 / 124**節 從漢彝數目字的同義比較看彝文的性質 / 124第二節 從數目字的同義比較看契丹、女真、西夏文的性質 / 131第三節 從異體字的同義比較看水文的性質 / 143第四節 從異體字的同義比較看哥巴文的性質 / 149第五節 從與水文、東巴文的同義比較看傈僳竹書的性質 / 154第三章 從同義比較看一些有關文字性質的宏觀與理論問題 / 159**節 從同義比較看早期文字的造字方法 / 159第二節 從同義比較看早期文字的符號體態 / 165第三節 從達巴文與東巴文的同義比較看早期文字與表詞—意音文字的 異同 / 169第四節 從東巴文與漢字的同義比較看表詞—意音文字的共性 / 174第五節 對漢字結構的認識在民族文字研究中的作用 / 182第四篇 關于文字發展的同義比較 / 191**章 有待解決的問題 / 192**節 進行討論的可能性與討論的意義 / 192第二節 需要解決的問題 / 193第二章 從同義比較看文字發展的客觀存在 / 195**節 幾種不同意義的文字發展 / 195第二節 從漢字與東巴文的同義比較看*宏觀意義上的文字發展 / 195第三節 從爾蘇沙巴文與東巴文的同義比較看不同民族多文種間的關系 與發展的客觀存在 / 203第四節 從納西族幾種文字的同義比較看同一民族多文種間的關系與發 展的客觀存在 / 206第五節 從東巴文的同義比較看一種文字內部的發展的客觀存在 / 215第六節 從水文異體字的同義比較看文字內部的發展的客觀存在 / 219第七節 從同義比較看彝文的發展的客觀存在 / 227第三章 從同義比較看文字的可斷代性 / 238**節 從東巴文的同義比較看文字的可斷代性 / 239第二節 從水文的同義比較看文字內部的可斷代性 / 245第四章 從同義比較看一種文字發展中前后階段的相互滲透 / 249**節 早期漢字中的表詞—意音文字的萌芽 / 249第二節 表詞—意音文字中早期文字的孑遺 / 257第五篇 關于文字傳播的同義比較 / 263**章 有待解決的問題 / 264**節 有待解決的一些具體問題與實踐問題 / 264第二節 有待解決的一些理論問題與宏觀問題 / 266第二章 從同義比較看一些有關文字傳播的實踐問題與具體問題 / 269**節 從同義比較看哥巴文的源文字 / 269第二節 從同義比較看傈僳竹書借源的理據 / 275第三節 從同義比較看彝文的傳播及其與漢字的關系 / 277第四節 從同義比較看水文自造字與借源字的產生的先后問題 / 282第五節 從同義比較看古壯字的借源的復雜性 / 284第六節 從同義比較看漢字在域外的傳播 / 291附錄:日本、朝鮮文字對漢字的借用 / 299第三章 從同義比較看一些有關文字傳播的理論問題與宏觀問題 / 310**節 文字傳播與文字流變的異同 / 310第二節 從同義比較看借源文字對源文字的選擇 / 313第三節 從同義比較看借源文字對源文字的借用與改造 / 319第四節 從水文“新造字”看借源文字成分的復雜性 / 328第五節 從漢字傳播對水文的影響看“拼盤文字”的內部運動 / 332結論 / 339參考文獻 / 352索引 / 361
展開全部
民族文字卷-中國文字發展史 作者簡介
王元鹿 ,華東師范大學中文系教授,中國文字學會會員、中國民族語言學會會員、中國民族古文字研究會會員理事、國際納西文化學會會員常務理事。
主要專著有《漢古文字與納西東巴文字比較研究》、《普通文字學概論》與《比較文字學》。這三部專著分別是我國關于兩種文字比較研究的**部專著、關于普通文字學基本原理的**部專著與關于比較文字學基本原理的**部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