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體制轉型模式的比較研究-(第二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1264270
- 條形碼:9787301264270 ; 978-7-301-26427-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俄體制轉型模式的比較研究-(第二版) 本書特色
《中俄體制轉型模式的比較研究(第二版)》表達的主題是:在體制轉型的過程中,往往歷史傳統、人們的習慣和觀念、政治文化等軟性因素比規章制度、法律條文等硬性因素更重要。這些看不見的潛在因素決定著轉型是否能成功。通過典型示范、局部試點、時機選擇、觀念整合等多種措施,盡量使思想變革和體制轉型同步行進,是轉型成功的*基本標準,這也為轉型過程中國家的有效治理打下堅實的基礎。否則,硬性的制度變革實現了,但由于觀念和價值觀分歧太大,伴隨著的往往是經濟衰退、社會動蕩、政治腐敗,轉型就會陷入難以自拔的惡性循環。漸進轉型不失為一種合理的選擇,因為它可以使硬性制度和軟性因素協調共進,使社會更加和諧發展。而在轉型深入發展的階段,以精神文化建設為統領,構建人們普遍認同的社會精神支柱,是轉型發展的*重要的條件。
中俄體制轉型模式的比較研究-(第二版) 內容簡介
《中俄體制轉型模式的比較研究(第二版)》:前沿研究成果。
中俄體制轉型模式的比較研究-(第二版) 目錄
**章 緒論 一、關于本書的主題和主要內容 二、研究的方法 三、基本的概念體系 四、研究中俄體制轉型模式問題的意義 第二章 中俄兩國體制轉型進程的宏觀描述 一、中俄體制轉型進程時間內涵的界定和背景 二、中俄體制轉型啟動階段的比較 三、俄羅斯(蘇聯)體制轉型的進程 四、中國體制轉型進程的宏觀描述 第三章 中俄兩國體制轉型社會歷史背景的比較 一、中俄體制轉型歷史傳統的比較 二、中俄體制轉型的國情背景的比較 三、俄羅斯體制轉型的社會政治背景分析 四、中國體制轉型的社會政治背景分析 五、中俄兩國不同的社會歷史背景對轉型模式的影響 第四章 中俄兩國體制轉型模式形成的原因比較 一、中俄兩國體制轉型模式形成的經濟原因分析 二、中俄兩國體制轉型模式形成的社會過程和心理原因分析 三、中俄兩國體制轉型模式形成的體制原因分析 四、中俄體制轉型模式的政治文化原因分析 第五章 中俄兩國體制轉型中重大事件和代表人物評述(一) 一、當代中國改革起點的政治分析 二、蘇聯解體的體制原因分析 三、戈爾巴喬夫的改革思想評述 第六章 中俄兩國體制轉型中重大事件和代表人物評述(二) 一、葉利欽改革思想簡評 二、俄羅斯“私有化”評述 三、鄧小平漸進改革思想研究 四、普京執政的理論與實踐 第七章 中俄兩國轉型模式與國家控制能力 一、兩種轉型方式與國家財政控制能力 二、兩種轉型方式與國家的法制化能力 三、中俄兩種轉型方式與國民文化的整合能力 第八章 中俄兩國漸進體制轉型模式的合理性(一) 一、中俄兩種體制轉型模式的社會后果 二、體制本身的約束條件與漸進轉型模式的合理性一 三、中俄兩國國情的特殊性與漸進轉型模式的合理性 四、中俄兩國體制轉型的國際背景與漸進轉型模式的合理性 第九章 中俄兩國漸進體制轉型模式的合理性(二) 一、中俄兩國轉型時期貧富分化的狀況 二、中俄兩國貧富分化的*基本特征及其形成的原因 三、中俄兩國貧富分化與社會中間階層 四、中俄兩國貧富分化與社會穩定 五、中俄兩國解決貧富分化問題的基本思路 第十章 中俄兩國體制轉型模式的國際比較 一、**個視角:同其他不同性質的發展中國家進行比較 二、第二個視角:同原來實行計劃經濟國家轉型的比較 三、第三個視角:同采用激進轉型模式比較成功的國家進行比較 四、第四個視角:同金磚國家間的比較(印度、巴西、南非) 五、俄羅斯學者和其他國家學者論中俄體制轉型問題 第十一章 中俄兩國漸進體制轉型模式深入的途徑(一) 一、中俄兩國體制轉型面臨的國際背景 二、俄羅斯漸進轉型模式的全面實施 三、中國漸進體制轉型模式的偉績及局限 四、中俄兩國轉型發展深層次的障礙因素 第十二章 中俄兩國漸進體制轉型模式深入的途徑(二) 一、中俄體制轉型模式深入的總體分析 二、中俄兩國轉型深入的基本國內背景 三、中俄體制轉型模式深入的政治分析 四、中俄體制轉型模式深入的經濟分析 五、中俄體制轉型模式深入的政治文化分析 六、中俄體制轉型的經驗和深入的原則 主要參考書目
展開全部
中俄體制轉型模式的比較研究-(第二版) 作者簡介
關海庭,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院學術委員會主任。北京大學副教務長,教育部高等學校政治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兼秘書長,北京市中共黨史學會副會長。主要從事當代中國政治發展、中俄體制轉型的比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