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屈賦流韻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文學愛好者;傳統文化愛好者;文懷沙的熱愛著;大眾讀者。
郭沫若、游國恩、錢鐘書一流學者校訂
毛澤東、柳亞子、沈尹默、胡耀邦各界專業人士
屈賦流韻 內容簡介
《屈賦流韻》分四部分,分別為“離騷今繹”“九章今繹”“九歌今繹”“招魂今繹”。文懷沙先生繹楚辭的目的,是要讓大眾讀者都能理解和閱讀屈原。“今繹”之“繹”,不同于“譯”,它力求將原作的意韻揭示出來。文先生在“繹”屈原作品時,充分把握了原作的節奏和韻讀,十分注意追逐原作的內在旋律,因此準確地抒發出屈原盤旋激蕩的情感。本書的校訂工作由郭沫若、游國恩、錢鐘書完成,書中有關校勘、訓詁的注文,被學者們視為研究屈賦的精髓所在,有極高的學術價值。文懷沙先生作品在50年代面世后,產生了廣泛的社會影響,深得各界專業人士首肯。
屈賦流韻 目錄
離騷今繹
離騷
附錄一
附錄二
附錄三
九歌今繹
東皇太一
云中君
湘 君
湘夫人
大司命
少司命
東 君
河 伯
山 鬼
國 殤
禮 魂
附錄一
附錄二
附錄三
附錄四
九章今繹
惜 誦
涉 江
哀 郢
抽 思
懷 沙
思美人
惜往日
橘 頌
悲回風
附錄一
附錄二
附錄三
附錄四
招魂今繹
招 魂
附錄一
附錄二
屈賦流韻 節選
離 騷
題解
《離騷》不僅是詩人屈原*為杰出的作品之一,也應該是中國甚或是世界詩史上*偉大的一篇。這篇作品大概是楚頃襄王時,詩人被放逐在江南那個期間所作的(約在公元前二九○年)。
“離騷”二字有人理解為:“遭遇著憂患”;有人理解為:“離別的憂愁”。近代也有人認為“離騷”本是楚國原有的一種歌曲的名字。較合適的解釋,應該是:“被離間的憂思”。
這篇抒情長詩,主要是描寫一個苦悶的靈魂的追求與幻滅;上天下地,騎龍使鳥,詩人賦與自己時刻在顫動、忽而又向無底的蒼天馳騁的那股浪漫情緒以新鮮而生動的形象。由于詩人熱愛現實,熱愛自己的祖國和人民。因而,他的一切想象都孳生于那個歷史階段的特定現實;同時,也反映了那個時代的脈息和感情。詩篇中涌現著一片精誠,反復而周詳地敘述著個人與統治集團的沖突,同時也肯定了為正義而堅決奮斗的個性。詩人強烈的救世的浩蕩的意志和愛民的纏綿的情致,是形成這首抒情長詩輝煌璀璨而不朽的原因。
【原文】 帝高陽之苗裔兮,
【繹文】 我本是古帝高陽氏的子孫,
朕皇考曰伯庸。
表字伯庸的是我的父親。
攝提貞于孟陬兮,
當木星高懸在斗牛之間的那年正月,
惟庚寅吾以降。
庚寅的那天,是我的誕辰。
皇覽揆余于初度兮,
為了我的生辰,我的父親曾作一番考究,
肇錫余以嘉名。
他賜給我以美名。
名余曰正則兮,
“正則”就是我的本名,
字余日靈均。
表字被喚作“靈均”。
紛吾既有此內美兮,
我既然具有美善的內在,
又重之以修能。
同時更有超絕凡人的奇才。
扈江離與辟芷兮,
正如同披上了江離和幽芷的外衣,
紉秋蘭以為佩。
又紐結了秋天的蘭花作為佩帶。
汩余若將不及兮,
我是這般興奮而且匆忙地,往前趕路;
恐年歲之不吾與。
深恐那流水似的時光不能為我掌握。
朝搴阰之木蘭兮,天曉,采取山腳下的木蘭花,
夕攬洲之宿莽。
黃昏以后,我還在摘取水洲岸畔茂密的宿草。
日月忽其不淹兮,
太陽和月亮匆匆地彼此追逐,不肯為我留佇。
春與秋其代序。
春與秋就這么循環著替代著過去……
惟草木之零落兮,
設想起草木在瞬息之間凋零飄落,
恐美人之遲暮。
你——理想的美人喲!
怕要老了吧,我深深地憂慮。
撫壯而棄穢兮,
你應該撫惜自己的少壯——揚棄羞辱,
何不改乎此度也
干嗎你不能改變你那舊有的態度
乘騏驥以馳騁兮,
我駕著千里馬要放開四蹄奔啰!
來!吾導夫先路也。
你來吧!我在忠誠地替你帶路!
昔三后之純粹兮,
在那遙遠的古昔,我們有過三位仁慈的君王。
固眾芳之所在。
所有的賢者都被網羅在一起——馥郁芬芳。
雜申椒與菌桂兮,
縱似申椒和菌桂般的花木也全都收集,
豈惟紉夫蕙茝
難道僅只考慮把象征君子的蕙草和香苣紐結成花環
彼堯舜之耿介兮
看哪!唐堯和虞舜是那么光明磊落,
既遵道而得路。
他們遵循事物的規律,邁向他們應該走的道路。
何桀紂之昌披兮,
說到夏桀和殷紂又是如何的糊涂放蕩!
夫惟捷徑以窘步。
因為愛走小路,迷失方向,弄得屢次失足。
惟夫黨人之偷樂兮,
想起那些荒唐的小人,迷戀個人的享樂。
路幽昧以險隘。
他們的前途真是幽黯、危險、多阻而且狹隘。
豈余身之憚殃兮
我豈是顧忌一己遭受到什么意外的災
恐皇輿之敗績!
我怕的是祖國的車乘要被支解。
忽奔走以先后兮,
我匆忙地在你的前前后后奔走個不息,
及前王之踵武。
意圖追趕上往古圣王的腳跡。
荃不察余之中情兮,
你啊!不肯細心地了解我的誠懇的心意,
反信讒而怒。
倒反相信別人的毀謗,毫不考慮地大發我的脾氣。
余固知謇謇之為患兮,
我明白——過分的梗直忠貞是要吃虧的;
忍而不能舍也。
然而啊,我愿意忍受著痛苦,這習性卻難以放棄!
指九天以為正兮,
蒼天在上,可以給我的心作評判。
夫惟靈修之故也。原文:“靈修”,應指楚懷王。
我完全,我完完全全是為了你!
初既與余成言兮,
當初你既然和我講妥,
后悔遁而有他。
后來又翻悔,移動了你的然諾。
……
屈賦流韻 作者簡介
文懷沙,姓文名奫,字懷沙,以字行。齋名燕堂,號燕叟。筆名王耳、司空無忌。著名國學大師、紅學家、書畫家、金石家、中醫學家、吟詠大師、新中國楚辭研究第一人。主編的書籍有:《中國古典文學研究叢刊》《四部文明》。主要著作有:《魯迅舊詩新詮》《屈原<九歌>今繹》《屈原<離騷>今繹》《屈原<九章>今繹》《屈原集》《屈原<招魂>今繹》《中華根與本》《文懷沙序跋集》《文懷沙書法集》等。
- 主題:物流很快包裝很好,書內容值得擁有學習強力推薦五星好評!
《屈賦流韻》分四部分,分別為“離騷今繹”“九章今繹”“九歌今繹”“招魂今繹”。文懷沙先生繹楚辭的目的,是要讓大眾讀者都能理解和閱讀屈原。“今繹”之“繹”,不同于“譯”,它力求將原作的意韻揭示出來。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煙與鏡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唐代進士錄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回憶愛瑪儂
- >
巴金-再思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