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學前兒童衛生與保育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0436913
- 條形碼:9787560436913 ; 978-7-5604-3691-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學前兒童衛生與保育 內容簡介
《學前兒童衛生與保育》以理論知識為基礎,以技能訓練為導向,兼顧學科、學生發展以及社會需求三者的和諧統一。其中,理論講授與案例分析相結合,系統闡述了學前兒童衛生與保育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著重對學前兒童生理特點、生長發育與保育要點、營養與膳食、常見疾病的預防與護理、常見心理障礙及問題行為、托幼機構衛生保健工作等內容進行系統闡述,具有較強的科學性和研究性;在講授理論的同時,結合大量幼兒園保育實踐經典案例,以實訓項目的形式,按照“實訓目標-實訓內容與要求-實訓過程-實訓建議-實訓評價”的體例指導學生開展技能實訓,突出以培養學生保教實踐能力為主線的學前教育專業特色,具有較強的實用性和可操作性。 《學前兒童衛生與保育》可作為高等院校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教材,亦可作為各級各類教育學院、教師進修學校接受繼續教育的幼兒園教師,以及接受研究生課程班、學前教育函授班培訓的學員的教材。
學前兒童衛生與保育 目錄
**節 人體概述
第二節 運動系統
第三節 呼吸系統
第四節 循環系統
第五節 消化系統
第六節 泌尿系統
第七節 生殖系統
第八節 內分泌系統
第九節 神經系統
第十節 感覺器官
思考與實訓
第二章 學前兒童生長發育與保育要點
**節 學前兒童生長發育規律及影響因素
第二節 學前兒童生長發育的評價
第三節 各年齡期兒童保育要點及護理措施
思考與實訓
第三章 學前兒童營養與膳食
**節 食物營養基礎
第二節 學前兒童營養
第三節 學前兒童集體膳食
第四節 學前兒童飲食衛生
思考與實訓
第四章 學前兒童常見疾病的預防與護理
**節 學前兒童常見疾病的預防與護理
第二節 常用護理技術
第三節 兒童急救術
思考與實訓
第五章 學前兒童常見心理障礙及問題行為的預防與矯治
**節 學前兒童常見心理障礙及預防
第二節 學前兒童常見問題行為及矯治
思考與實訓
第六章 托幼機構的衛生保健工作
**節 托幼機構衛生保健工作的意義與任務
第二節 托幼機構衛生保健工作的主要內容
第三節 保育員在教育活動中的保育工作
思考與實訓
附錄
參考文獻
學前兒童衛生與保育 節選
《學前兒童衛生與保育》: (1)三餐的熱能分配要合理,供給要充足 中國營養學會為我國學前兒童制定了熱量及各種營養素的供給量標準,它是根據學前兒童對營養素的需要量而確定的,反映了人類膳食的質量或合理營養需要達到滿足的標準。隨著對人類合理營養的深入認識和食品生產的不斷發展,膳食中營養素的供給量標準也將做出相應調整和改善。為了保證學前兒童健康成長,一般來說,供給學前兒童的熱量和營養素可根據經濟狀況作調整和提高,但不低于中國營養學會提出的供給量標準。 (2)合理搭配產熱營養素 兒童熱能食物的選擇,以糧谷為好。這既符合國情,又便于能量的代謝。中國營養學會建議,糧谷類應占熱能的50%-60%,其他可選用動物性食品、硬果類食品。 在嬰幼兒膳食中,三種產熱營養素在總熱量的供給上應有一個適當的比例。一般建議,嬰幼兒每日膳食中蛋白質所供給的熱能應占總熱能的10%-15%,脂肪占25%-30%,碳水化合物占55%-60%。 (3)科學搭配食品,提高膳食的營養效益 由于種類不同和化學結構各異,營養素之間有許多互補作用,單一進食是不科學的。有些食品是相輔相成的,可以使人體更有效地吸收營養,而有些食物是相克的,同時食用能互相排斥,減弱吸收營養的效果,如礦物質鐵是人體十分難以吸收的,如果飯后吃點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如一杯橙汁或山楂飲料,則可以提高膳食中鐵的吸收,但若同時喝茶水則會影響鐵質的吸收。可見,在進食或加工食品時,品種越多,營養素就越多,而它們之間的互補機會也就越多,從而達到了提高膳食的營養效益的目的。 (4)膳食的酸堿性要平衡 食品在生理方面分酸性和堿性。常見的動物食品、糧谷食品均屬酸性,蔬菜和水果等屬堿性。目前,膳食中動物食品增多,主食中谷物較多,所以酸性食物占主導地位。人體血液偏酸性后,容易形成酸中毒,誘發各種疾病,后果十分危險。在酸、堿性食物搭配過程中,尤其應該控制酸性食物的比例,保證兒童生理上的酸堿平衡,這也有利于食物中各種營養成分的充分利用,以提高食物的營養價值。 (5)科學地進行食品加工和掌握烹調方法 平衡膳食除了要求對食物的搭配要符合科學性以外,在食品加工和烹調方法方面也要求講究科學性。例如按科學的方法切洗蔬菜,掌握好烹調的火候,這樣才能*大限度地保存營養素。學前兒童的味蕾很發達,味覺很敏感,他們不僅對食物的甜、酸味敏感,而且對苦、咸和有異味的食物也很敏感。凡不適合兒童口味的食物,都會降低孩子的食欲。食物經過烹調加工,可以減小體積,改變形狀,增加美味,使色、香、味、形符合學前兒童的感官要求,增進其食欲。但如果烹調加工中沒有掌握食物的營養特性,則會使營養遭到損失和破壞。所以,注意科學的加工是學前兒童膳食的重要要求。 (二)選擇食物的原則及搭配 1.選擇食物的原則 每個人選擇食物的習慣有所不同。有的是依據食物的營養價值來進行選擇,有的是按照各自長期養成的飲食習慣來選擇,但更多人是依據自己對某些食物的喜好和口味來選擇。從營養學的觀點出發,選擇食物應遵循以下原則: (1)食物的安全性 安全性是選擇食品的優先原則。進食不安全和不衛生食物,不僅影響人體健康,甚至會危及生命。尤其在各種污染日益嚴重的當下,選擇安全性食物尤為重要。毒奶粉事件、瘦肉精事件等均給食品安全敲響了警鐘。為了減少食物的不安全因素,應盡量選擇綠色、有機、無公害等安全食品,或者盡量避免選擇容易出現過量農藥殘留的品種(如韭菜等)。 (2)食物的營養性 在日常生活中,應盡量選擇富含營養素的食物,以便在有限的食物攝人中獲得更多的營養。不同食物的營養價值存在較大差異,即使是同類食物,也是有差異的。例如,豬肉(里脊)與牛肉(里脊)比較,豬肉含熱能150千卡,蛋白質19.6克,脂肪7.9克;牛肉含熱能134千卡,蛋白質22.3克,脂肪5.0克。顯而易見,選擇吃牛肉要比吃豬肉能獲得更多的蛋白質,更少的脂肪和熱能。 ……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唐代進士錄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李白與唐代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