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獲救之舌 本書特色
埃利亞斯·卡內蒂因其作品具有“廣闊的視野、豐富的思想和藝術力量”于1981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這個出生于保加利亞的西班牙猶太人家庭、幼年喪父的男孩,是如何躋身世界文學大師之列的,有哪些人和事影響甚或塑造了他的文學氣質,這些疑問在他的自傳中都得到了回答。
這套卷帙浩繁的自傳三部曲,從卡內蒂漂泊的童年延展到他初登文壇的中年,將生動而私人化的描寫與恢弘博大的時代畫卷完美結合,不僅是作家個人的生命記錄,更是波瀾壯闊的中歐文化史的別致呈現。或許正因為如此,它被譽為20世紀*偉大的德語傳記。
《獲救之舌》是三部曲的**部,從出生寫到16歲,由三條主線串聯在一起:他與母親之間親密而緊張的關系,對文字和語言的熱愛,對學業和知識的追求。 卡內蒂以孩子的敘述口吻和成年人的世故眼光,回憶了在嚴厲苛刻的外公家的生活、7歲喪父的傷痛和在母親逼迫下迅速學習德語等經歷,對魯斯丘克、曼徹斯特、倫敦、維也納、蘇黎世等生活過的城市也有令人印象深刻的描寫。
獲救之舌 內容簡介
20世紀*偉大的德語傳記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埃利亞斯·卡內蒂自傳三部曲**部
卡內蒂,這位萍蹤不定的世界作家有自己的故鄉,這就是德語。他從來沒有離開過它,他常常傾吐他對德語古典文化的**表達形式的熱愛。
——諾貝爾文學獎頒獎詞
獲救之舌 目錄
我幼年時期的回憶
為家族而自豪
“卡科小母雞”/狼群與狼形人妖
亞美尼亞人的斧/吉卜賽人
弟弟的出世
土耳其人之家/爺爺與外公
普珥節/彗星
有魔力的語言/火災
蝮蛇和字母
謀殺
詛咒旅行
第二部 曼徹斯特(1911~1913)
糊墻紙和書籍/在默西河畔散步
小瑪麗/泰坦尼克號沉沒/斯科特船長
拿破侖/吃人的客人/星期日的樂趣
父親之死/*后的說法
天上的耶路撒冷
日內瓦湖畔學德語
第三部 維也納(1913~1916)
墨西拿地震/家中的城堡劇院
不知疲倦的人
戰爭的爆發
美狄亞和奧德修斯
保加利亞之行
惡的發現/維也納要塞
阿麗克·阿斯利爾
諾伊瓦爾德格的草地
母親的病/講師先生
大胡子在博登湖中
第四部 蘇黎世一紹伊希策大街(1916~1919)
誓言
一間裝滿禮物的房間
間諜活動
希臘的誘惑/認識人類的學校
大腦殼/與一個軍官辯論
日課與夜讀/饋贈
催眠術和嫉妒心/重傷員
戈特弗里德·凱勒慶祝會
維也納在危難中/來自米蘭的奴隸
第五部 蘇黎世一蒂芬布魯倫(1919~1921)
雅爾塔公寓心地善良的老處女/魏德金德博士
菠菜的種系/尤尼烏斯·布魯圖
在偉人們中間
食人怪物的迷惑
遭人憎恨
申請書
禁令
老鼠療法
有標記的人
動物的出現
卡尼特弗斯坦/金絲雀
醉心者
歷史和憂郁
募捐
巫師的登場
黑蜘蛛
米開朗基羅
墮落的天堂
獲救之舌 節選
《獲救之舌(卡內蒂文集)》: 亞美尼亞人的斧/吉卜賽人司湯達在他的《亨利·勃呂拉傳》中非常靈巧地描繪地形圖,我卻沒有這方面的興趣,而且很遺憾,我總是一個笨拙的繪圖者。這樣我就得簡略地描述一下在魯斯丘克我們的庭園四周的住宅是如何布局的。 從街上經大門進入院子里,可以見到爺爺的房子就在右手邊。看樣子,它比其他房子高大,實際上確實也高些。它是否不同于其他兩層的房子,還有上一層樓,我就無法說清了。無論如何,它給人較高的印象,因為通往它上面的階梯較多。爺爺的房子也比其他房子明亮,也許是它油漆得光亮吧。 爺爺房子的對過,院子大門的左手邊,是我父親的大姐,索菲姑姑同她的丈夫——納坦姑父居住的房子。姑父叫埃爾雅墓姆,這個名字從不合我的意,也許因為它聽起來不像其他所有的名字那樣有西班牙味。他們有三個孩子:雷吉娜、雅克和勞里卡。勞里卡是三人中年紀*小的,但比我還大四歲,這一年齡上的差別引起的后果是災難性的。 我家的住宅在姑父的房子旁邊,看起來跟姑父的房子一模一樣,兩者排成一行,也是在院子的左邊。 有一些石級通向這兩幢房子,石級的盡頭是一個平臺。 這三幢住宅之間的庭園非常大。我們家對面,并非中央,而是稍稍靠邊,有一口用吊桶打水的水井。 此井供水不足,絕大部分的生活用水都是取自多瑙河。河水裝在大桶里靠騾子拉回來,多瑙河的水如不事先煮沸消毒就無法使用。水煮沸后,盛在大水鍋里,置于屋前的平臺上冷卻。 水井后面是果園,通過一道圍籬同院子隔開。它并不特別漂亮,布置過于講究,規則勻稱,或許也不夠古老。母親方面的親戚有許多更漂亮的果園。 從庭園進入我們的住宅,要經過房子狹窄的一面。我們的住房遠遠地向后面延伸,雖然它只有底層,在我的記憶里卻是非常寬敞的。從庭園較遠的一邊,可以沿著庭園*長的小路,繞著我們的房子走,走到后面就來到一個小后院,廚房門與之相對。后院里放著待劈的木柴,母雞和鵝四處亂跑,房門敞開的廚房里,總是熙來攘往,女廚師送東西出去又拿東西進來,六個小姑娘蹦來跳去,忙忙碌碌。 廚房前面的這個后院里,經常有個傭人在劈柴,他是我的朋友,一個悲傷的亞美尼亞人,我可以清清楚楚地想起他來。他一邊劈柴一邊唱歌,所唱的歌曲我雖然聽不懂,卻使我心碎欲裂。我詢問母親,他為什么如此悲傷,母親說,壞蛋企圖把施坦波爾的亞美尼亞人斬盡殺絕,他失去了在那里的全家人。他從一個隱蔽處窺見他的妹妹被人殺害,隨后他就逃到保加利亞,出于同情,我的父親把他帶到家里。現在,當他劈柴的時候,他總是想起他的小妹妹,因此他唱了這些哀傷的歌曲。 我對他懷有深深的愛。當他劈柴的時候,我就站在客廳盡頭的沙發上,這兒客廳的窗子朝著廚房后院。這時,我探頭往窗外看他,而當他唱歌的時候,我就想到他的妹妹,于是我總希望自己有個小妹妹。他留著黑色的長胡須,烏黑的頭發,我覺得他特別高大,也許因為我看見他時,他正揮動臂膀,高高揚起斧頭。我對他的愛還勝過管跑業務的傭人切勒邦,后者我難得見到。我們彼此交談幾句,但只是幾句,我不知道是用什么語言交談的。他在著手劈柴前等候我,一見到我,便微微一笑,隨即揚起斧子,他懷著怎樣的怒火猛劈木柴,那是令人吃驚的。接著他的臉變得陰沉了,他唱起他的歌來。當他放下斧頭的時候,又對我微微笑了,我期待著他的微笑,正如他——我一生中遇到的頭一個逃難者,期望著我的微笑一樣。 吉卜賽人每周星期五來。星期五,猶太人家家戶戶都為安息日作好一切準備,從上到下打掃房子,保加利亞姑娘急匆匆地來來往往,廚房里熙熙攘攘,非常繁忙,誰也沒工夫管我。我獨自一人待著,臉緊貼寬大客廳那朝著花園的窗子,等待著吉卜賽人。他們使我感到不寒而栗,我想,姑娘們在那些漫長的夜晚,在黑暗中蹲坐在沙發上的時候,大概也向我講過吉卜賽人的事。我想到他們會盜竊小孩子,并相信他們在打我的主意。 ……
獲救之舌 作者簡介
埃利亞斯·卡內蒂(Elias Canetti,1905-1994 ),德語作家,1981年因其作品具有“廣闊的視野、豐富的思想和藝術力量”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卡內蒂是文學史上著名的“難以歸屬”的作家,他出生于保加利亞的魯斯丘克,祖先是居住在西班牙的猶太人,6歲時隨父母來到英國,次年喪父,隨母親遷居維也納。他先后在瑞士的蘇黎世和德國的法蘭克福讀完小學和中學,1929年在維也納大學獲得化學博士學位。納粹吞并奧地利后,他流亡英國,并獲得英國國籍。
盡管一生萍蹤不定,但正如諾貝爾頒獎詞中所言,這位世界作家“有自己的故鄉,這就是德語”。自1935年開始寫作以來,他終生將德語作為他的文學語言,創作了多種體裁的作品,代表作有小說《迷惘》,劇本《婚禮》《虛榮的喜劇》《確定死期的人們》,政論《群眾與權力》,游記《馬拉喀什之聲》,散文《耳證人》,自傳三部曲《獲救之舌》《耳中火炬》《眼睛游戲》。除諾貝爾文學獎外,卡內蒂獲得的重要獎項還有畢希納獎(1972)、赫勃爾獎(1980)等,被譽為20世紀最重要的文學大師之一。
- 主題:看自傳真的是一個挑戰
書是好書,但這是我第一次接觸自傳,之前看了卡內蒂的迷惘,完全吸引了我,作者的寫作手法非常意識流,懷著這個想法看自傳真的難受,因為很多篇目戛然而止,沒有下文,留給我的變成了密,而不是想象,還有另外兩本沒讀,希望能從另兩本找到答案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我與地壇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有舍有得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