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經典跟我讀--儒家十三經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0709234
- 條形碼:9787510709234 ; 978-7-5107-0923-4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國學經典跟我讀--儒家十三經 本書特色
“映雪堂國學講讀叢書”是一套講解國學經典的普及性讀本。本冊《國學經典跟我讀:儒家十三經》是叢書的**本,對《詩》《書》《禮》《易》《春秋》《論語》《孟子》《孝經》《爾雅》等十三部儒家經典做了深入淺出的解讀。作者侯會是首都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他在書中除了介紹“十三經”的作者、由來及概貌,還選取每部經典的精華內容、核心段落,用輕松通俗的語調邊讀邊講。意在為讀者朋友搭起一座通往傳統(tǒng)文化的橋梁。本叢書的另兩冊《國學經典跟我讀——諸子百家》和《國學經典跟我讀——歷史典籍》,將隨后推出。
說起儒家經典,我們并不陌生:《碩鼠》《伐檀》等詩篇出自《詩經》, “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名言來自《周易》,“九州”的提法創(chuàng)自《尚書》,“一鼓作氣”的成語源自《左傳》,“三人行必有我?guī)煛钡慕陶d出于《論語》……
從“五經”到“十三經”,儒家經典的家族不斷擴展。這些典籍講些什么?概貌如何、精華何在?您不妨跟隨作者踏上國學觀光之旅,沿著精心選定的路線,聽他用平易通俗的話語為您“導游”,……當您合上書感嘆“不虛此行”時,那將是對作者的**褒獎!
國學經典跟我讀--儒家十三經 內容簡介
★ 人人都能輕松讀懂的國學入門讀本,讓艱澀難懂的經典不再遙不可及。
★ 儒家經典是國學的核心內容,“讀經”是研習國學的不二法門,“國學經典跟我讀”帶您走進國學殿堂,感受國學之美。
★ 通俗易懂的故事,優(yōu)美流暢的語言,高深枯燥的國學經典頓時變得面目可親,人人聽得懂,讀得進。
★ 對于學子來說,這是**的課外讀物和補充材料;對于成人來說,閱讀經典是尋根之旅,也是不斷提高人文素養(yǎng)的終身教育、必修課。
國學是什么?簡言之,是指我國固有的文化和學術。五經四書、諸子百家、二十四史、詩詞歌賦,全都涵括在其研究范圍之內。冠名“國學”,是為了跟“西學”(西洋傳來的文化學術)相區(qū)別,倒不一定有對抗之意。
閱讀古代經典并不容易,讀者與作品相距數百年乃至兩三千年,不要說文字古奧難懂,單是數量龐大,就讓人望而卻步。
近年來,國人逐漸認識到國學的價值,掀起了一股國學熱,一時間,誦讀經典之聲傳遍神州大地。但細細看來,大多是以《三字經》《弟子規(guī)》和古詩詞為主,略有涉獵《四書》中的部分篇章,因為這也是蒙學必讀的經典。
不過很快就發(fā)現,我們處在了一個尷尬的境地——蒙學之后讀什么?直接讀《四書》《五經》等國學經典,仿佛不大現實:古今語言的巨大差異,專業(yè)教師的缺乏等等,都形成國學學習的障礙。好不容易培養(yǎng)出來的國學萌芽,缺少養(yǎng)分滋養(yǎng),存在枯萎凋謝的可能。
有沒有辦法,讓經典的表情變得柔和些,讓佶屈聱牙的語言變得通俗入耳,讓鴻篇巨制化身文化小品,使經典閱讀變得有滋有味兒?
別擔心,有位老教授,用通俗生動的語言,為你講解國學經典的核心內容,悉心解釋每一個不常見的詞匯,耐心標注每一個生僻的字音。讓你不知不覺地走近國學、愛上國學。
在《國學經典跟我讀:儒家十三經》中,侯會老師以故事化的語言深入淺出地講述著經典之美:《易》的超然深邃、《詩》的優(yōu)美純粹、《書》的宏深古樸、《禮》的莊重謹敬、《左傳》的生動流暢、《論語》的仁厚親切、《孟子》的雄辯暢達……但凡是讀者可能有疑惑的地方,老師都會細心注釋、耐心解答。
隨后出版的《國學經典跟我讀:諸子百家》《國學經典跟我讀:歷史典籍》將帶領有興趣的讀者,在更廣闊的國學園囿中漫游、徜徉。
國學經典跟我讀--儒家十三經 目錄
讓我們跟國學拉拉手——“映雪堂國學講讀叢書”序 001寫在《國學經典跟我讀:儒家十三經》前面 005**輯 《詩經》:情歌唱徹三千年《詩三百》的作者與編者 002《詩經》六義:風雅頌,賦比興 003溫柔敦厚,孔子“《詩》教” 005《毛詩序》:談《詩》論文它*早 007《關雎》:中國版“少年維特之煩惱” 009有女懷春,吉士誘之 011大聲唱出心中的愛 012愛情心理,形形色色 015今夕何夕,莫不靜好 017《氓》:癡心女遇上負心漢 019《谷風》《葛生》:不幸女人有同悲 022“碩人”的脖頸像天牛 024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026母子之情與兄弟之愛 028饑者歌其食,勞者歌其事 030《伐檀》別解,《碩鼠》新說 033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 037豈曰無衣,與子同袍 039《玄鳥》《生民》,商周史詩 041自然百科與美詞總匯 044第二輯 《尚書》:歷久彌新的古史檔案“三墳”“五典”何處尋 048今、古文《尚書》之爭 050《堯典》:不私子孫愛賢人 052《舜典》:敞開明堂的大門 054《大禹謨》:“四海困窮,天祿永終” 056諦聽盤庚的聲音 057《湯誓》:“時日曷喪,予及汝皆亡” 060天聽自我民聽 061《牧誓》傳出喊殺聲 063《洪范》九疇,五行三德 065“皇極”迷夢與“作威作! 067成王《大誥》,周公東征 069周公是怎樣“貶低別人、抬高自己”的 071《無逸》:填平兩代人的“代溝” 073《呂刑》的司法觀念有多先進 074“疑罪從無”:比西方領先多少年 076*老的“中國地理”——《禹貢》 077《尚書》里面也有詩 079第三輯 “三禮”(上):百年人生,與禮同行繁體的“禮”字是敬神圖 084《周禮》是啥時寫成的 085《周禮》是一部職官大全 087大司徒是干啥的 088大司徒指導你就業(yè) 090“教育大綱”內容多 091地球是圓的,《周禮》早知道 093《考工記》:百工技藝也成“禮” 094《儀禮》十七篇講些什么 096“冠禮”:這頂帽子不好戴 098《禮記》:不可不讀,不可全讀 100“敬”字當頭說《曲禮》 102來而不往非禮也 104百年人生,與禮同行 106孝子當如何 107尊師敬老禮數多 109教你當個好客人 111男女有別不同席 113第四輯 “三禮”(下):婚喪禮樂,師嚴道尊《檀弓》中的三個小故事 116死亡面前,人人平等 119兩千年前的環(huán)保規(guī)定 122《禮運》“大同”:“不講禮”的時代 124退而求其次的“小康”之世 125誰說儒家輕婦女 127“共牢”“合巹”同尊卑 129“六經”遺篇有《樂記》 130《學記》:玉不琢,不成器 133“大學”里的教與讀 135師嚴道尊,善教善問 138鐵匠的兒子為啥縫皮裘 139第五輯 《周易》不僅是占卜書誰創(chuàng)造了八卦 144八卦與計算機 145不易捉摸的“易” 147卦名與爻題 148《易傳》:為《易經》插上翅膀 150給“元亨利貞”點標點 151《乾》卦里面凈是龍 153當代學者解《乾》卦 155《坤》卦:馬兒啊,你慢些走 156《坤》卦爻辭歧義多 158積善之家,必有余慶 160清華校訓出《乾》《坤》 161帛書透露的秘密 163盈虧有道說《謙》卦 164謙謙君子,無往不利 166商族慘史藏《旅》卦 168《睽》卦里的“堂吉訶德” 169《賁》卦:唱著歌兒迎新人 171第六輯 《春秋》三傳(上):聽“故事”,品“書法”《春秋》與哈雷彗星 174《春秋》三傳,風格不同 176“一字褒貶”的《春秋》“書法” 179來自《公羊傳》的“大一統(tǒng)”觀念 180宋楚議和:《公羊傳》也會“講故事” 182《左傳》的故事更生動 184“假道滅虢”《穀梁》篇 186《左傳》:“唇亡齒寒”警示深 189鄭伯克段,《左傳》名篇 190隧道之中“唱大戲” 192季梁說:“夫民,神之主也” 196曹劌論戰(zhàn),“忠”為前提 198子魚談兵,宋襄抱恨 199第七輯 《春秋》三傳(下):征伐以禮,舌辯以理蹇叔哭師與弦高犒師 202崤之戰(zhàn)的前前后后 204戰(zhàn)場上的精英們 206“會說話兒”的韓厥 208“客客氣氣”的戰(zhàn)爭 210戰(zhàn)場上的倫理糾結 211展僖與燭之武:誰的嘴巴更厲害 212寺人披的“君臣”論 216晏子為什么不肯死 217微管仲,吾其左衽矣 219子產外國拆墻記 220做官如同裁錦緞 221子產不毀鄉(xiāng)校 223《左傳》又是“成語詞典” 225第八輯 《論語》是一部“君子手冊”“四書”與《四書章句集注》 230孔子的一生 232《論語》與孔門弟子 234君子是怎樣“煉”成的 236君子如何,小人怎樣 238“仁”就是“愛人” 240“一以貫之”說“忠”“恕” 241“仁”跟“禮”有啥關系 243這碗飯到底給誰吃 245不迷信鬼神的孔夫子 246孔子何曾主張“以德報怨” 248孔子為啥恨“鄉(xiāng)愿” 250朝聞道,夕死可也 251“有教無類”的偉大意義 254“因材施教”、學思并重 255一堂討論課 257孔子是“官兒迷”嗎 259蘇格拉底的“老前輩” 262“民可使由之”到底啥意思 263附:《大學》、《中庸》 265“大學”之道“三綱領” 265修身當知“八條目” 267《中庸》:致中和 269“中庸”不是和稀泥 270“道不遠人”,反求諸身 273“五道”“三德”,“九經”治國 274第九輯 《孟子》:浩然正氣輕王侯孟子與《孟子》 280人之初,性本善 282“性善說”不那么簡單 284魚和熊掌你挑哪樣 285不尋雞犬求“放心” 287“五十步笑百步”的梁惠王 289孟子心中有幅“農家樂” 290君子為啥“遠庖廚” 292得道多助說“人和” 294孟子“得罪”了朱元璋 295“用腳投票”與“出爾反爾” 297孟子也有“犟脾氣” 298臣可視君如“寇讎” 299大丈夫的三條標準 301“浩然之氣”是怎樣養(yǎng)成的 303得天下英才而教之 305嚴師出高徒 306冷淡“官二代”,回避親兒子 307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309“勞心者治人”有道理嗎 311寓言故事寄哲思 313附:《孝經》、《爾雅》 315《孝經》:行孝從愛護自己開始 315孔子的“行孝三部曲” 316行孝勿忘“五要”“三戒” 318《爾雅》是本什么書 320百科辭書,包羅萬象 321穩(wěn)坐著“經書”的交椅 323
展開全部
國學經典跟我讀--儒家十三經 作者簡介
侯會,首都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主要著作有《文學五千年》系列及《講給孩子的文學經典》系列,此外尚有《水滸源流新證》《水滸西游探源》《食貨金瓶梅》《紅樓夢貴族生活揭秘》《四書語錄》等!鞍偌抑v壇”、“超星名師講壇”都曾留下他的身影。
其中《中華文學五千年》曾榮獲“全國優(yōu)秀暢銷書獎”,被選入“希望書庫”,并列入教育部“中華文史知識課程內容與教學指導書目”。在臺灣,也有不止一所中學把它定為國文(即語文)搭配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