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對外文化貿易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6833516
- 條形碼:9787506833516 ; 978-7-5068-3351-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對外文化貿易研究 本書特色
劉建華所著的《對外文化貿易研究》致力于對中外文化貿易的歷程、動力、約束、輸出與輸入進行深層結構特征的研究。在審視與反撥國際貿易的產業分工學說基礎上,指出國際文化貿易的動力是民族文化價值認可。以民族國家合法性存在的前提為立論點,對整個中外文化貿易的歷史及其發生、發展規律與特征進行了梳理。在深入論證民族文化價值觀動力源的發生規律與表現機理的基礎上,厘清了對外文化貿易實踐的市場性因素與非市場性因素約束。以動態循環的視角肯定了中國文化產品輸出與輸入這兩個反向過程的并重地位。《對外文化貿易研究》在一定界域對多元文化主義進行了理論與實踐上的呼應。
對外文化貿易研究 內容簡介
劉建華所著的《對外文化貿易研究》的重大學術貢獻在于對國際文化貿易的產業分工學說進行審視與反撥,對工商產品與文化產品的本質特征規律加以區別,指出文化產品不同于一般工商產品的精神屬性與民族凝聚力價值,發現國際文化貿易的根本動力不是源于產業分工,而是民族國家文化價值觀的相互認可。在此基礎上,對文化貿易的輸出與輸入進行研究分析,突出文化差異與文化揚棄之于兩者的意義,于前者,旨在減少文化差異;于后者,旨在進行文化揚棄。這豐富了國際貿易理論學說,為文化貿易理論的成型與發展奠定了學理基礎。
對外文化貿易研究 目錄
**節 文化貿易的實然
第二節 文化貿易的必然
第三節 文化貿易的應然
第二章 文化貿易的動力:價值認可而非產業分工
**節 產業分工貿易理論的局限
第二節 國際文化產品的非剛性需求
第三節 價值認可是文化貿易的動力
第三章 文化貿易的約束:市場的與非市場的
**節 文化產品的特征
第二節 文化貿易的市場約束
第三節 文化貿易的非市場約束
第四章 文化差異規避的產品輸出
**節 文化差異維度體系
第二節 文化差異減少與產制模式
第三節 文化價值認可與文化消費
第五章 文化揚棄的產品輸入
**節 時空觀與文化揚棄
第二節 民族觀與文化揚棄
第三節 形質觀與文化揚棄
參考文獻
后記
對外文化貿易研究 作者簡介
劉建華 1975年生,江西蓮花人。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副研究員,云南大學新聞系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中國人民大學傳媒經濟學博士,瑤溪(井岡山)發展基金會執行理事長。著有《傳媒國際貿易與文化差異規避》《民族文化傳媒化》《昆明文化產業發展紀實》《節點與變局》《解構大學競爭力》《幾回回夢里稻花香》《五點網絡》等書,《中國傳媒發展指數報告》主筆,《一本書學會新聞采寫》叢書主編,參與國家“十一五”等多部教材的編寫,發表論文近50篇,主持國家社科基金等多項課題。
- >
巴金-再思錄
- >
隨園食單
- >
經典常談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朝聞道
- >
自卑與超越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