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中國大歷史 本書特色
《中國大歷史》是美籍華裔歷史學家黃仁宇的代表作之一。黃仁宇的一生富有傳奇色彩。他1918年出生在湖南長沙,1936年考入天津南開大學電機工程系。抗日戰爭爆發后棄文從伍,曾參加中國遠征軍,進入印度作戰。1950年退伍后負笈美國,以34歲的“高齡”從大學三年級讀起,終于1964年獲得密執根大學歷史系博士。此后,他先后在紐約州立大學紐普茲分校、哥倫比亞大學及哈佛大學東亞研究所任教、從事研究。1979年曾赴普林斯頓大學,參與《劍橋中國史》的集體研究工作,撰寫明朝部分。 這部書以短短二十余萬字的篇幅,勾畫了整個中國歷史長達數千年的全貌。中國歷史典籍浩如煙海,常使初學者不得其門而入。作者一改以往史學家的著述方式,不以史料堆砌為目的,也不以單一歷史事件為關注點。作者倡導大歷史,主張利用歸納法將現有史料高度壓縮,先構成一個簡明而前后連貫的綱領,和歐美史有了互相比較的幅度與層次,然后去作進一步的研究。這種“大”歷史的著述方式,注重的是對歷史宏觀線條的勾畫,注重的是歷史本身相沿成型的結構框架。本書從技術的角度分析中國歷史的進程,著眼于現代型的經濟體制如何為傳統社會所不容,以及是何契機使其在中國土地上落腳。
中國大歷史 內容簡介
三聯書店版的《中國大歷史》,自本書中文簡體字版自1997年面世以來,十來年里二十余次刊行而不衰。作為一部成功的歷史學著作,其讀者面早已不限于史學界,作為華裔學者中比較突出的法國年鑒派學術代表人物,黃仁宇極善于從歷史的細微末節人手,而又擺脫具體歷史事件的束縛,找尋更為準確的歷史時代特征,此即大歷史觀。他強調將人物與歷史大背景結合起來,且不放過人物的個性特征,從而使那些本來被史學界研究得很深的人物得以以新面孔再現于讀者面前。
中國大歷史 目錄
中國大歷史 作者簡介
黃仁宇(1918年-2000年1月8日),歷史學家。生于湖南長沙,1936年入天津南開大學電機工程系就讀。抗戰爭爆發后,時僅就讀大學一年級的黃仁宇決定輟學,先在長沙《抗日戰報》工作,期間結識田漢范長江等人。后入國民黨成都中央軍校,1950年退伍。憑在美國陸軍參謀大學所修的學分獲密西根大學的取錄,攻讀新聞系,1954年獲學士,1957年獲碩士,其后轉攻歷史系,并于1964年獲博士學位。曾任哥倫比亞大學訪問副教授及哈佛大學東亞研究所研究員。參與《明代名人傳》、《劍橋中國史》、《中國的科學與文明》的集體研究工作。
- >
我與地壇
- >
姑媽的寶刀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二體千字文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隨園食單
- >
朝聞道
- >
有舍有得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