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中國民間神話經典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2268680
- 條形碼:9787562268680 ; 978-7-5622-6868-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民間神話經典 本書特色
神話有很高的審美價值,它至今“仍然能夠給我們以藝術享受,而且就某方面說還是一種規范和高不可及的范本”。從神話中能獲得一種對人類原始藝術精神與原始藝術境界的審美體驗。《中國民間神話經典》挑選的這些神話代表作,既是中國各族人民從祖先那里一代代繼承下來的珍貴遺產,也是中國幾代學人辛勤采錄、翻譯、整理的心血結晶。
中國民間神話經典 內容簡介
神話是各民族集體創作和傳承的一種有關超自然神靈的故事。過去,人們一般將神話理解為人類原始公社時期的產物,但我們發現在原始公社之后,人類仍在繼續創作神話。因此《中國民間神話經典》所選包括華夏上古神話、道教神話、佛教神話、漢族民間神話和少數民族神話五部分。由于這種視野的擴大,我們驚喜地發現了許多新的神話佳作,從而使《中國民間神話經典》有別于過去的神話選集,真正反映了中國神話的全貌,成為名符其實的中國神話經典薈萃。
中國民間神話經典 目錄
1.盤古開天辟地
2.龍伯釣鰲
3.女媧與伏羲
4.神農教耕作、嘗百草
5.黃帝戰蚩尤
6.夸父逐日
7.重黎絕地天通
8.共工怒觸不周山
9.姜螈棄子
10.羿射九日
11.嫦娥奔月
12.鯀禹治水
13.石破啟生
二、道教神話
14.太上老君八十一化
15.老君補天(兩則)
16.黃帝嶺
17.再會青羊之肆
18.人是怎么來的
19.玉帝出世
20.八仙故事(六則)
21.媽祖出世
22.二十八宿
23.灶神
24.鹽是怎樣來的
25.青城山
26.天狗吞月亮
27.喜鵲搭橋
28.驪山老母補天王母娘娘補地
29.露水掛萬物
30.關帝玉皇換位
31.張道陵
32.窯神種煤
33.灶神、橋神和牛神
34.牛的神話
35.二郎神稱驪山
三、佛教神話
36.釋迦牟尼
37.羅喉羅因緣
……
四、漢族民間神話
五、少數民族神話
中國民間神話經典 節選
《中國民間神話經典》: 132.盤古王和他的兒孫們 很古的時候,天地不分,到處都是箐林,箐林中生長著果樹,果樹月月開花,月月結果,古老先人②們每天都靠摘鮮果充饑,攀巖爬樹玩耍。日子不知過了多久,老天的兒子——仡佬祖先的大哥——天仙老祖派玉書領金角、沙達開天辟地。玉書長得虎頭人身,力大無窮,大家稱他盤古王;金角是龍變的,后來叫金角老龍;沙達是蛇變的,后來就叫蛇。 盤古王開天辟地,他的兒孫——古老先人都留在天上,盤古王把天地辟開,就留著一棵接地通天的大馬桑樹給兒孫往來。天仙老祖看盤古王創業辛苦,顧不上管教兒孫,那些子孫們每天只知摘果玩耍,就叫他們到地上來生活。哪知古老先人們不聽招呼。天仙老祖沒法,就叫金星大仙把他們誆下來。有一天,金星大仙提了一籃又紅又大、水靈光亮的馬桑樹果果,去對古老先人說:“你們為哪樣不去摘這種果子吃?”先人說:“聽老輩人講,這種果子有毒,吃不得!”金星大仙誆他們說:“聽說的不要當真,這種果子沒有毒,甜蜜完,不信我吃給你們看。”于是,大家貪嘴都跟著他吃,甜甜蜜蜜的馬桑果,越吃越香,越香越想吃,吃呀吃呀,填飽肚子后,都醉得昏頭昏腦,聽從天仙老祖安排來到地上。 古老先人赤身裸體來到地上,正好盤古王到別處開辟天地去了,只有金角和沙達還在。地上到處都是黑洋大箐,荒無人煙,先人們只好住在樹上。樹上的果子,草窩窩里的莓子都被討吃光,后來,大家餓了,只得三五十人分開去刨山藥,摘毛稗、草籽活命。 冷來穿樹皮、住巖洞,生活苦惱火。先人們遭不住這種苦,又從馬桑樹爬上天去對天仙老祖說:“你在天上吃得很好,地上沒有好吃的,苦惱火,我們不去了!”天仙老祖說:“我叫你們去,沒得二話講!盤古王會教你們過好日子。這回下去可以帶些稻子、小米去種,以后的日子就好過了。” 先人們這回就帶著牛、馬、豬、羊、雞、鴨、鵝、狗和糧食種籽回到地上,開荒拍草,刨土種糧。金角老龍為古老先人的莊稼澆水;沙達老蛇幫古老先人捉老鼠。種籽下土,轉眼就長出了嫩芽,先人們老實歡喜,盼望它快點成熟。天氣冷了,樹葉黃了,谷草也枯了,可是谷穗不勾腰,結的全是癟殼。先人們大眼望小眼,沒法,只得又去找天仙老祖。 這回天仙老祖可刁啦,他拿起架子,扭起脖子,說:“你們這些人真傻,不敬神,不敬仙,總要敬天地祖宗嘛,回去殺白牛祭天,殺白馬祭地,再把種籽下土早一點,谷子就成熟了。” 先人們第三回來到地上。這時,盤古王也回來了,他領著大家修整天地,分清日月陰陽,種的糧食才得成熟。不巧,盤古王因為年老,加上過于操勞,死了。古老先人們十分傷心。 收打糧食后,大家都一把一把地生吃。毛稗、小米是澀嘴的,稻谷是戳嘴的,珠珠米硬得把牙齒梗得嘎嘣嘎嘣地響。古老先人吃慣鮮果,總嫌這些不好吃,于是又上了天。天仙老祖被他們糾纏得無奈,只得叫先人們搓火草到太陽邊去點,說用火煮熟來吃比吃生的香,還派公雞到地上來幫著舂米和每天打早催先人們起床,做活路。等先人們一離開天上,天仙老祖就火冒三丈地說:“灶王,你給我下去監督他們,但是你要說是我派你去幫助他們看家、管理火。雷公,你給我去把馬桑樹劈斷、踩彎,以后不讓他們再上天噦,我老實讓他們煩夠了!”雷公奉命劈斷了馬桑樹,從此,天上地上才永遠分開。 古老先人回到地上燒荒拍草,耕地種田,不知生活了多少年。有一年,老天下了七七四十九天的瓢潑大雨,洪水滔天了。所有的人差點死光,幸好躲在葫蘆里頭玩耍的伏羲、女媧兄妹活了下來,后來成親制人,古老先人才得流傳下來。 133.天、地、人的起源 天是怎么來的?地是怎么來的?這個事情,哪個都說不清楚,只有又白又胖的木日扎該(來母蟲)和紅頭黑身的木日茲哥(蜈蚣蟲)看見了。 很早很早以前,世界上沒有天,也沒有地,到處是一片混濁。木日扎該在混濁狀態中拱動,尋找著光明的地方。突然,從哪里傳來了一陣鬧聲,仔細一聽,有兩個聲音在爭吵著。 一個說:“殺拉甲伍,你先繃。把地繃好以后,我再繃天。”另一個說:“羅拉甲伍,你先繃。天繃好了,再來繃地。” 木日扎該急忙向發出聲音的地方鉆過去,正看見羅拉甲伍在繃天,天繃好了,是圓拱形的,在上方。 后來,殺拉甲伍又繃地,地是圓球形的,在底下。天和地都繃好了,現在要把天和地扣合起來。可是一比,天繃小了,地繃大了,怎么也蓋不嚴。羅拉甲伍抱怨殺拉甲伍說:“你看,叫你先繃你不聽,這下子怎么辦?”他沒有辦法,只好使勁擠地,把地擠小點,這樣,天和地終于扣嚴了。在擠的時候,地面上有的地方鼓了出來,有的地方陷了下去。鼓出來的地方就形成了山坡、高地,凹下去的地方就形成了溝壑、海子。 木日扎該看見了這一切。在木日扎該后面鉆出來的是木日茲哥。木日茲哥也看見了這一切。后來,木日扎該和木日茲哥就把羅拉甲伍怎樣繃天,殺拉甲伍怎樣繃地傳了出來,人們才知道天和地的來歷。于是,大家都公認羅拉甲伍就是天老爺,殺拉甲伍就是地老爺。 ……
中國民間神話經典 作者簡介
陳建憲,男,漢族,湖北麻城人,1954年6月生。華中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民間文學學科組長。社會兼職:中國神話學會副主席、湖北省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國際民間敘事文學研究會會員。出版著作有《神祗與英雄——中國古代神話的母題》《神話解讀——母題分析方法探索》《玉皇大帝信仰》《中國民俗通志·民間文學志》《民俗文化與創意產業》《口頭文學與集體記憶》和《世界民俗學》(譯著)等。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煙與鏡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姑媽的寶刀
- >
唐代進士錄
- >
我與地壇
- >
推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