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分寸 跨越社交圈層的底層邏輯
-
>
生命唯愿愛與自由
-
>
中國式人情世故
-
>
看心理·第2輯(全5冊)
-
>
心靈四書(全4冊)
-
>
非暴力溝通
-
>
往里走,安頓自己
心探索:去愛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4334838
- 條形碼:9787514334838 ; 978-7-5143-3483-8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心探索:去愛 本書特色
大咖云集!馮唐、張德芬、素黑、李欣頻、胡因夢、趙子琪、保羅·柯艾略、楊麗虹、龔琳娜、老樹畫畫……跨界攜手打造華語世界心靈成長**原創品牌!幫你喚醒你愛的本能,找回愛的能力,這一次,從內心出發,愛自己,也愛這個世界!
心探索:去愛 內容簡介
如何安置自己的情緒與情感?
如何面對內心的渴望于沖突?
如何去愛,以及如何更好的去愛?
在這本書里,你可以找到答案!
這不是一本心靈雞湯,
這是一本實實在在的療愈之書。
帶給讀者內心的溫暖與力量,
帶領讀者經由內心的探索,
實現幸福的生活。
去愛吧!哪怕須臾,哪怕瞬間!
心探索:去愛 目錄
推薦語
馮唐 呼嘯而過的腫脹青春
| 情欲之事,關乎每一個人
| 愛情是人性極其絢爛的一段時間
| 她給我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負能量標本
| 好的作家是被動的,弱的,像底片一樣的人
趙曉梅 春風十里不如你
趙子琪 靈魂不需要伴侶
素黑 脫掉生命的鞋子
李欣頻 我的內在有一座沒有時針的鐘
龔琳娜 心要特別開,愛情才會進來
修行是一場騙局嗎? | 文 張德芬
人生的滯留點 | 文 保羅·柯艾略
“靈性逃避”的幻滅 | 文 胡因夢
王逸詩 每幅畫都是一碗解藥
老樹畫畫 兩碗米飯 一粒飛鴻
楊力虹 家排,尊重萬物的序位
孟想 成為你自己
歸樹 歸樹重生
April 婚變帶來的新生
李南心 愛情的鏡子
木心 勇猛精進的悲觀主義者
咨詢室 為什么喜歡他,卻不敢靠近? | 文 楊力虹
怎樣才能無條件地愛自己? | 文 賴秋愷
紐約,日日不落的歡聚 | 文 艾藤
【脈輪芳療】用芳香和溫度提升安全感 | 文 陳星羽
【食想】素意面的執著 | 文 Ashe_灰
【瑜伽】聽,萬物的聲音 | 文 陳蕙
植物式生活
心探索:去愛 節選
滿滿回家的感覺
素黑
從來沒有跟一本雜志的距離像家人一樣的親密。
我在臺北接受當地身心靈雜志的代表《魅麗》的專訪,跟社長聊起大陸的身心靈雜志時,我馬上推薦了《心探索》。很多人都知道我常公開說我對身心靈這概念很抗拒也不很認同,不是因為這三個字有什么問題,而是它在華文世界里流行的畸形姿態:過分標榜所謂心靈、自我強大,其實不過是延續19世紀誕生的自我概念和個人主義,把玄妙的神秘學說、自然療法、近代心理學和新紀元化后的佛教觀念等推向極致,滿口的所謂能量、氣場、靈修、覺醒、修行、內在小孩什么的……不過是某種程度的集體催眠,卻忘了平衡現實和生活,還沒看清自己,卻不斷壯大自己,尤其是所謂“心靈”的部分。結果呢,不少人變成心靈課程的奴隸、上師的門徒、靈修用語的鸚鵡,一心要“走出來”,*后落得遠離踏實,不近人情,神不達神,人不像人。而市面大多數的身心靈文字內容,不過如是。
《心探索》是不一樣的。她傳遞的是活著的智慧,重點在“活”,不是玄得可以的靈性,是明白“返回來”比“走出來”更悟性,“回家”比“出家”更人性。
一家人住在不同的地方,感情上不離不棄,有什么需要會愿意自動放下手上的事情去幫忙、分享和分擔,會忍不住批評,會無條件給予鼓勵和加油,會像自家孩子一樣贊美,為目睹她長大了,有成就了而感到自豪、喜悅和安慰。
和《心探索》便是這種家人關系。*早建立于2009年,準確一點應該說是跟當時的主編孟想先結緣。那年到過她在北京四合院的家,摸過她的貓,促膝暢談女人、生活、自在和生命的種種,后來她以貓的主人和雜志主編的身份在電郵里跟我談合作辦活動的可能性。那幾年她經常外游,而且游得很遠很遠,遠到忘記回來——去貴州,去桂林,去秘魯,呼吸到天涯海角。每次的來信都是分享旅程,同時認真地策劃跟我開課,更認真地在結語暖暖地送上她拍下的周邊風景:鄉間的小鵝、野孩子、小野貓……我會向她介紹我認識的高水平占星師、旅游者和修行人。結果合作談了一半她便跑去靈修,待3年后的冬天我們才實現合作,在成都辦對談會,談成為自愛女人的一切。
重提這些是想告訴你,我和這個女子創辦的雜志也是一心一體的,因為在游修以外,緊緊聯結她的生命的還有《心探索》。我當然很好奇,怎樣的老板能容得下自由開放到處放飛和修行的主編和編輯,卻又能保證雜志高水平、不落庸俗的質量?謎底在2011年揭開,那年我在北京出差時,孟想說她的老板烏實希望能和我聊天喝杯茶。結果烏實還帶來他的妻子和孩子,跟熱愛出游的編輯還特地跑到酒店跟我碰面。啊,這個老板真棒,像爸爸也像大哥哥一樣笑嘻嘻地回答我:“讓同事出去體驗是必須的,為何要讓編輯待在編輯室里?”有怎樣的頭兒就有怎樣的成果。《心探索》這個家沒上沒下沒大沒小,個個漂流得踏實,我驚訝于他們能把流動的能量帶到具體的文字和心境上,把雜志辦得那么出色,實實在在,不玄虛不花巧,不落商業味卻能成為文化產業的奇葩。
然后2014年,《心探索》的編輯突然邀請我做“封面人物”專訪。這些年我對媒體的采訪邀請很精挑,能推的都會推掉,質量比一切更重要。由于孟想已退居幕后,我私下問她是否應該做,她跟我說:“放心,目前的執行主編曉梅是個很用心的女孩。”因為她這句話,我答應了。**次遇見曉梅,這位超級細心和認真的編輯叫我敬佩,她在采訪后的編者語中這樣寫道:“做編輯十年,素黑是我遇到的*細致*嚴謹的采訪對象。一個不夸張的數據,因為這次‘封面人物’,我和素黑的QQ聊天記錄已經超過了一萬兩千字。”嚴謹的是我也是她。她也會溫情地跟我私下分享她畫的小畫,告訴我她喜歡的舞蹈、修行的經歷和其他夢想,像妹妹一樣跟我坦誠她和其他家人對我的贊美和不滿。又愛又恨又親又罵原是家人關系的本色。
因為和這個家庭的特殊緣分,我再忙也會毫不猶疑地先抽時間替她們寫專欄和特約稿,非常敬佩整個團隊的高編輯要求、水平和能力,是我在內地遇過*棒的。2015 年春節后突然收到曉梅的留言,說《心探索》要出紙版Mook 書了,我開心到差點叫出來。你可能不知道還用低能手機的我其實很“古代人”,喜歡讀紙質書和雜志,喜歡翻紙的聲、色、節奏感所催生的親熱溫度,抗拒機械式掃撥的電子讀物的冷感失溫。更莫說多次下載電子雜志時跟電腦程序鬧矛盾,結果雜志看不到,電腦卻壞了,需要重新安裝。那時便暗里埋怨:“搞什么電子版呢,好端端的紙印雜志不知有多好。”《心探索》現在要出Mook 版了,回想和她相遇的7 年,細看她的定位和轉化,還真像是看自家孩子的成長,點滴微暖在心頭。
由全國**家敢推出電子版身心靈雜志的大膽與前瞻,到今天誕生的紙版Mook,不是回歸,而是進化,她要跟讀者豁開更進一步的對話空間和可能性。喜見**輯內出現的作者有我親切的朋友們,如張德芬和李欣頻等,像歸家聚會開派對的興奮。假如要用一句話表達對《心探索》Mook版啟航的心情,應該是:“天呀,滿滿回家的感覺,期待和家人親密熊抱!”
素黑
2015.3.3
心探索:去愛 作者簡介
心探索,華語世界最具影響力的心靈成長互聯網平臺。 我們相信,是我們的內心創造了我們的生活,內心的成長與豐富與外在的追尋與富足同樣重要。 基于此,我們向用戶提供心靈成長的資訊、社群互動、課程體驗,并愿與用戶就更多的需求保持聆聽與溝通。
- >
山海經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月亮虎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唐代進士錄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