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農民工社會地位認同研究-以建筑裝飾業為視角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3030489
- 條形碼:9787513030489 ; 978-7-5130-3048-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農民工社會地位認同研究-以建筑裝飾業為視角 本書特色
農民工問題是當前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農民工社會地位認同研究——以建筑裝飾業為視角》作者趙德雷選取了建筑裝飾業農民工作為研究對象,采用實驗、訪談和田野觀察等多元方法,揭示不平等地位關系合法性得以建構的社會心理機制,探求解構這種地位合法性的可能策略。
農民工社會地位認同研究-以建筑裝飾業為視角 內容簡介
地位合法性是人們對現有全部或部分分層結構合理與否的認識與判斷。農民工問題是當前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作者選取了建筑裝飾業農民工作為研究對象,采用實驗、訪談和田野觀察等多元方法,揭示不平等地位關系合法性得以建構的社會心理機制,探求解構這種地位合法性的可能策略。
農民工社會地位認同研究-以建筑裝飾業為視角 目錄
**章 導論 一、農民與農民工社會地位的歷史變遷 (一)新中國成立前的“農民”與“農民工” (二)新中國成立初期到改革開放前的“農民”與“農民工” (三)改革開放后的“農民”與“農民工” 二、建筑包工制度的前世今生 三、農民工群體的鏡緣 四、已有相關研究 (一)農民工的社會表征 (二)農民工的自我身份定位 (三)農民工的社會公平感 五、理論基礎 (一)社會態度路徑 (二)社會認知路徑 (三)社會認同路徑 (四)地位合法性路徑 六、概念框架 七、研究設計 (一)研究對象的選取 (二)收集調查資料的多元方法(triangulation)第二章 建筑農民工群體:社會地位體系中的位置 一、何謂“地位合法性” (一)合法性的本質 (二)合法性理論 (三)地位合法性的含義 二、他人眼中的“建筑工人”——弱勢地位與社會污名 (一)研究背景 (二)方法 (三)結果 (四)討論 (五)其他證據 三、建筑裝飾工人的自我地位感知 (一)群體資格的接受與追逐 (二)身份暴力擠壓下的選擇 小結第三章 地位認同的前因機制 一、傳統正義觀 (一)“勞心”與“勞力” (二)“親親”與“尊尊” (三)“義”與“關系” 二、勞動過程中的社會公正原則 (一)衡平原則 (二)程序公認原則 (三)平等原則 三、外部效力 (一)權威因素的合法性傳遞 (二)互動行為的強化建構 四、尊嚴在別處:自身地位維度之外的比較優勢 (一)迅速增長的“高薪”——相比于普通工薪階層的優越感 (二)市場短缺的技術——相比于大學生的優越感 (三)長見識的輕巧職業——相比于其他弱勢群體的優越感 (四)保留的農民身份——相比于城市人的優越感 小結第四章 地位認同的社會心理效應 一、對外在公平性的感知 (一)工資權益 (二)社會保障與保險 (三)妥協的行為規則 二、利益受損時的行為選擇 (一)被動忍受 (二)制度性手段的維權 (三)非制度性手段的抵制與表達 (四)適應與進取 三、面對日常困境的情感應激 (一)憤怒與怨恨 (二)悲傷與欣慰 四、認同建構 (一)自我歸類 (二)自我污名 小結第五章 沖破鏡像的策略 一、引入新的地位特征變量 (一)研究背景與假設 (二)方法 (三)結果 (四)討論 (五)反向地位建構 二、提升地位期望 (一)主流媒體的作用 (二)互聯網的優勢 (三)其他媒體 三、尋求政策支持 四、結論與余論 (一)結論 (二)余論參考文獻附錄1 訪談提綱附錄2 訪談對象及編碼附錄3 地位與污名的實驗中,測試結束后的態度量表附錄4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切實做好當前農民工工作的通知后記
展開全部
農民工社會地位認同研究-以建筑裝飾業為視角 作者簡介
趙德雷,女,1977年生,北京大學社會學博士。現任教于哈爾濱工程大學人文學院。參與完成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地重大項目和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在《心理科學進展》、《自然辯證法通訊》、《中國農業大學學報》等刊物發表學術論文十多篇,翻譯和參與翻譯國外著作兩部。主要研究領域為群體過程,群際關系與污名。
書友推薦
- >
朝聞道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