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大典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3959646
- 條形碼:9787503959646 ; 978-7-5039-5964-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大典 本書特色
本書為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大典(**卷),內容包括所有國家首批頒布的各個項目的傳承人簡歷以及項目名稱。例如:民間文學、傳統體育、游藝與雜技、傳統美術、傳統技藝、傳統醫藥等項目。本書對于廣大從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研究的讀者具有重要的資料價值。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大典 內容簡介
為了全面反映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成果,幫助公眾更加深入地了解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在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中的獨特作用,促進全社會進一步重視傳承人保護及其傳習實踐,《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大典(**卷)》以大量的文字結合豐富的圖片,客觀、系統地記錄和介紹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所實踐遺產的歷史淵源、文化價值、傳承譜系、傳承范圍、技藝特點、代表作品、社會影響力等。這是我國**部全面收錄由文化部命名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的文獻。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大典 目錄
目 錄
1 i-1 王安江 3
2 i-1 劉永洪 4
3 i-1 龍通珍 5
4 i-1 王明芝 6
5 i-3 曹明寬 7
6 i-4 李扎戈 8
7 i-4 李扎倮 9
8 i-5 石光明 10
9 i-5 吳治光 11
10 i-13 喬玉安 12
11 i-14 靳景祥 13
12 i-14 靳正新 14
13 i-16 劉德方 15
14 i-17 魏顯德 16
15 i-20 譚振山 17
16 i-22 陸瑞英 18
17 i-22 楊文英 19
18 i-24 朱小和 20
19 i-25 居素甫·瑪瑪依 21
20 i-25 沙爾塔洪·卡德爾 22
21 i-26 加·朱乃 23
22 i-26 李日甫 24
23 i-26 夏日尼曼 25
24 i-27 阿尼 26
25 i-27 次仁占堆 27
26 i-27 王永福 28
27 i-27 才讓旺堆 29
28 i-27 達哇扎巴 30
29 i-27 呂日甫 31
30 i-28 畢華玉 32
31 i-28 王玉芳 33
32 i-29 何全梅 34
33 vi-1 王保合 37
34 vi-3 傅文剛 38
35 vi-4 張國良 39
36 vi-4 李連元 40
37 vi-5 阿迪力·吾休爾 41
38 vi-8 趙劍英 42
39 vi-9 曹仕杰 43
40 vi-10 石同鼎 44
41 vi-11 楊振河 45
42 vi-11 韓會明 46
43 vi-11 王西安 47
44 vi-11 朱天才 48
45 vi-12 張西嶺 49
46 vi-12 李玉琢 50
47 vi-13 胡道正 51
48 vii-1 霍慶有 55
49 vii-1 霍慶順 56
50 vii-1 馮慶矩 57
51 vii-1 王文達 58
52 vii-2 馬習欽 59
53 vii-5 楊洛書 60
54 vii-6 呂臻立 61
55 vii-7 郭泰運 62
56 vii-8 鐘海仙 63
57 vii-8 李咸陸 64
58 vii-9 馮炳棠 65
59 vii-11 陳興才 66
60 vii-12 邰瑜 67
61 vii-12 邰立平 68
62 vii-13 和訓 69
63 vii-14 丹巴繞旦 70
64 vii-14 格桑次旦 71
65 vii-15 王習三 72
66 vii-16 周兆明 73
67 vii-16 張冬閣 74
68 vii-16 汪秀霞 75
69 vii-16 趙志國 76
70 vii-16 王計汝 77
71 vii-16 張秀芳 78
72 vii-16 林邦棟 79
73 vii-16 陳余華 80
74 vii-16 思華章 81
75 vii-16 李秀芳 82
76 vii-16 高金愛 83
77 vii-17 戴明教 84
78 vii-18 李娥瑛 85
79 vii-18 顧文霞 86
80 vii-19 劉愛云 87
81 vii-20 陳少芳 88
82 vii-20 林智成 89
83 vii-21 郝淑萍 90
84 vii-24 李發秀 91
85 vii-25 石九梅 92
86 vii-25 奉雪妹 93
87 vii-26 賀梅英 94
88 vii-27 孫森 95
89 vii-27 王樹文 96
90 vii-28 江春源 97
91 vii-28 顧永駿 98
92 vii-29 王運岫 99
93 vii-30 李洪斌 100
94 vii-31 黃越肅 101
95 vii-34 盧進橋 102
96 vii-34 甄彥蒼 103
97 vii-35 馮久和 104
98 vii-35 林亨云 105
99 vii-37 方新中 106
100 vii-37 馮有進 107
101 vii-40 李得濃 108
102 vii-40 陳培臣 109
103 vii-43 陸光正 110
104 vii-43 馮文土 111
105 vii-44 徐竹初 112
106 vii-44 徐聰亮 113
107 vii-46 曾劍潭 114
108 vii-47 喻湘漣 115
109 vii-47 王南仙 116
110 vii-47 胡深 117
111 vii-47 王學鋒 118
112 vii-49 更登達吉 119
113 vii-49 啟加 120
114 vii-50 李湘滿 121
115 vii-50 陳偉炎 122
116 vii-50 李珠琴 123
117 vii-50 蔡炳漢 124
118 vii-50 楊增貴 125
119 vii-51 俞樟根 126
120 viii-1 汪寅仙 129
121 viii-2 王京勝 130
122 viii-2 盧群山 131
123 viii-3 劉澤棉 132
124 viii-4 羊拜亮 133
125 viii-6 阿不都熱合曼·買買提明 134
126 viii-8 孟樹鋒 135
127 viii-9 徐朝興 136
128 viii-10 劉立忠 137
129 viii-11 蘇清河 138
130 viii-12 李義倉 139
131 viii-13 朱楓 140
132 viii-14 錢小萍 141
133 viii-15 王金山 142
134 viii-16 葉永洲 143
135 viii-16 劉晨曦 144
136 viii-17 康新琴 145
137 viii-18 葉水云 146
138 viii-18 劉代娥 147
139 viii-19 容亞美 148
140 viii-21 格桑 149
141 viii-22 楊永良 150
142 viii-23 牙生·阿不都熱合曼 151
143 viii-23 堯爾達西·阿洪 152
144 viii-24 吳元新 153
145 viii-26 張仕紳 154
146 viii-27 薛福鑫 155
147 viii-27 陸耀祖 156
148 viii-28 徐松生 157
149 viii-30 楊似玉 158
150 viii-32 金梅泉 159
151 viii-33 莫厭學 160
152 viii-33 王杰鋒 161
153 viii-34 劉澤松 162
154 viii-34 姚茂祿 163
155 viii-35 吉抓住 164
156 viii-37 沈新培 165
157 viii-38 施金水 166
158 viii-38 徐祖興 167
159 viii-39 楊光輝 168
160 viii-40 楊光賓 169
傳統技藝
161 viii-41 項老賽 170
162 viii-42 馬維雄 171
163 viii-42 冶古白 172
164 viii-43 錢美華 173
165 viii-43 張同祿 174
166 viii-44 楊福喜 175
167 viii-50 文乾剛 176
168 viii-52 張宇 177
169 viii-52 趙如柏 178
170 viii-54 鄭益坤 179
171 viii-55 蔡水況 180
172 viii-56 宋西平 181
173 viii-56 尹利萍 182
174 viii-58 賴高淮 183
175 viii-58 沈才洪 184
176 viii-60 王阿牛 185
177 viii-64 嚴昌武 186
178 viii-65 邢春榮 187
179 viii-67 羅守全 188
180 viii-67 劉世陽 189
181 viii-68 和志本 190
182 viii-70 托乎提·吐爾迪 191
183 viii-71 楊占堯 192
184 viii-71 莊富泉 193
185 viii-72 邱昌明 194
186 viii-73 周美洪 195
187 viii-74 曹階銘 196
188 viii-75 程文 197
189 viii-77 崇德福 198
190 viii-77 王麗菊 199
191 viii-78 陳義時 200
192 viii-80 彭措澤仁 201
193 viii-81 徐義林 202
194 viii-82 李榮森 203
195 viii-83 付占祥 204
196 viii-85 尤文鳳 205
197 viii-88 郭承毅 206
198 ix-1 路志正 209
199 ix-1 王綿之 210
200 ix-1 顏德馨 211
201 ix-1 曹洪欣 212
202 ix-1 吳咸中 213
203 ix-1 陳可冀 214
204 ix-2 鄧鐵濤 215
205 ix-2 周仲瑛 216
206 ix-3 王孝濤 217
207 ix-3 金世元 218
208 ix-4 顏正華 219
209 ix-4 張伯禮 220
210 ix-5 王雪苔 221
211 ix-5 賀普仁 222
212 ix-6 郭維淮 223
213 ix-6 孫樹椿 224
214 ix-6 施杞 225
215 ix-7 盧廣榮 226
216 ix-7 金靄英 227
217 ix-7 關慶維 228
218 ix-7 田瑞華 229
219 ix-8 馮根生 230
220 ix-9 強巴赤列 231
221 ix-9 唐卡·昂翁降措 232
222 ix-9 格桑尼瑪 233
223 ix-9 尼瑪次仁 234
224 ix-9 索朗其美 235
225 ix-9 嘎務 236
226 ix-9 多吉 237
索引
索引一 238
索引二 248
后記 260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大典 作者簡介
本書主編為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副主任,研究員,研究生導師,中國藝術研究院非物質文化保護中心常務副主任。本書作者主要為全國各個非物質文化保護中心的專業研究者,有著豐富的實踐基礎與豐富的專業經驗。
- >
朝聞道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經典常談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推拿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回憶愛瑪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