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紀昀文學思想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6140659
- 條形碼:9787516140659 ; 978-7-5161-4065-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紀昀文學思想研究 本書特色
楊子彥的《紀昀文學思想研究》以紀昀文學思想為研究對象。紀昀是乾嘉學術的倡導者,《四庫全書總目》的總纂官,《閱微草堂筆記》的作者,《文心雕龍》、《蘇詩全集》、《瀛奎律髓》等重要理論和詩歌作品的點評者,在清代學術史、文學批評史、小說理論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由于纂修不同于個人著述,筆記創(chuàng)作有別于學術研究,評點零散瑣碎,在收集和整理存在一定難度,紀昀的文學思想和價值一直未得到充分研究與認可,迄今未出現(xiàn)研究專著。本書對紀昀的詩學觀、詩歌創(chuàng)作理論、詩歌史論、小說觀與創(chuàng)作等進行了深入細致的分析,認為紀昀文學思想體現(xiàn)了中國清代乾嘉時期,正統(tǒng)文論家對傳統(tǒng)詩學思想的總結(jié)和對詩歌史的系統(tǒng)梳理,在中國詩歌批評史上具有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
紀昀文學思想研究 內(nèi)容簡介
本書以紀昀文學思想為研究對象。紀昀是乾嘉學術的倡導者,《四庫全書總目》的總纂官,《閱微草堂筆記》的作者,《文心雕龍》、《蘇詩全集》、《瀛奎律髓》等重要理論和詩歌作品的點評者,在清代學術史、文學批評史、小說理論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由于纂修不同于個人著述,筆記創(chuàng)作有別于學術研究,評點零散瑣碎,在收集和整理存在一定難度,紀昀的文學思想和價值一直未得到充分研究與認可,迄今未出現(xiàn)研究專著。本書對紀昀的詩學觀、詩歌創(chuàng)作理論、詩歌史論、小說觀與創(chuàng)作等進行了深入細致的分析,認為紀昀文學思想體現(xiàn)了中國清代乾嘉時期,正統(tǒng)文論家對傳統(tǒng)詩學思想的總結(jié)和對詩歌史的系統(tǒng)梳理,在中國詩歌批評史上具有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
紀昀文學思想研究 目錄
導論
**章 俗:紀昀的學術與志趣
**節(jié) 考證—文章—考證:紀昀學術分期辨析
第二節(jié) 安命以立命:紀昀的性情志趣,
第二章 正:紀昀的詩學觀
**節(jié) “發(fā)乎情,止乎禮義”:儒家詩教的重新詮釋
第二節(jié) “教外別傳”:傳統(tǒng)詩學的重要補充
第三章 老:紀昀的詩歌創(chuàng)作理論
**節(jié) “興象深微”與“風骨道勁”:紀昀對詩歌審美特性的認識
第二節(jié) “我用我法”:紀昀的詩歌創(chuàng)作理論
第三節(jié) “擬議與變化酌其中”:紀昀對詩歌發(fā)展的看法
第四節(jié) “真自然”與“老”:紀昀對詩歌風格的認識
第四章 通:紀昀的詩歌史論
**節(jié) 艷情與綺靡:紀昀對齊梁詩歌的評價
第二節(jié) 性情與學力:紀昀對唐宋詩之爭的超越
第三節(jié) 摹擬與性靈:紀昀論明代詩歌發(fā)展及其主要流派
第五章 理:紀昀的小說觀念與創(chuàng)作
**節(jié) 紀昀的小說觀與《閱微草堂筆記》的義理
第二節(jié) 清出于老,老基于真:《閱微草堂筆記》、《聊齋志異》、《新齊諧》比較
結(jié)語紀昀:中國文學批評史上承前啟后的重要學者
參考文獻
后記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月亮虎
- >
山海經(jīng)
- >
回憶愛瑪儂
- >
莉莉和章魚
- >
姑媽的寶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