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以利為利:財政關系與地方政府行為
-
>
立足飯碗 藏糧于地——基于中國人均耕地警戒值的耕地保護視角
-
>
營銷管理
-
>
茶葉里的全球貿易史(精裝)
-
>
近代華商股票市場制度與實踐(1872—1937)
-
>
麥肯錫圖表工作法
-
>
海龜交易法則
2013-2014-中國創新型企業發展報告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9635827
- 條形碼:9787509635827 ; 978-7-5096-3582-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2013-2014-中國創新型企業發展報告 本書特色
徐建國編寫的《中國創新型企業發展報告(2013-2014)》是中國創新型企業發展報告年度系列報告的第五卷。系統地分析和總結2012年以來創新型企業建設的進展和成效,介紹各部門、地方推動創新型企業建設的做法和舉措,探討創新型企業成長的特點和規律。 本書適合從事相關研究工作的人員參考閱讀。
2013-2014-中國創新型企業發展報告 內容簡介
為總結創新型企業建設的經驗,更好地發揮創新型企業建設的導向作用,科技部、國資委、全國總工會組織編饌了本報告,本報告為系列年度報告,主要是客觀反映創新型企業建設的進展和成效,系統總結創新型企業的成長規律,科學引導創新型企業的發展。該書由科技部、國資委、全國總工會組織組成指導委員會、專家委員會、編寫委員會、編寫研究組,集體討論后相關專家完成。
2013-2014-中國創新型企業發展報告 目錄
**章 總論
一、中國企業創新發展的新形勢
(一)創新戰略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焦點
(二)國內經濟增長方式轉變刻不容緩
(三)中國企業持續發展依賴創新驅動
二、中國企業創新發展的歷史性機遇
(一)中國企業創新發展環境日益完善
(二)中國企業創新發展基礎逐步夯實
(三)中國企業迎來創新發展重要轉折期
三、推動中國企業實現創新驅動發展
(一)加強頂層設計統籌推進
(二)部門加強協調完善政策
(三)地方優化環境積極推進
第二章 創新型企業建設進展
一、創新型企業的基本概況
(一)行業分布
(二)地區分布
(三)規模分布
二、創新活動情況及比較
(一)創新投入
(二)創新產出
(三)經濟效益
三、創新型企業top20
(一)研發經費支出top20
(二)研發人員top20
(三)有效發明專利數top20
(四)發明專利申請數top20
(五)發明專利授權數top20
(六)pct國際專利申請數top20
四、創新型企業競爭力分析
(一)國內行業競爭力
(二)國內綜合競爭力
(三)國際競爭力
第三章 地方推動企業技術創新進展
一、增強企業技術創新能力
(一)引導企業加大技術創新投人
(二)支持企業建立研發機構
(三)推動創新型企業建設
(四)培育科技型中小企業
(五)提升企業開放合作創新水平
二、推動產學研協同創新
(一)推動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建設
(二)開展產業共性技術研發基地建設
(三)強化科研院校對企業技術創新的源頭支持
三、改善企業技術創新服務
(一)加強技術創新服務平臺建設
(二)促進企業創新人才隊伍建設
(三)推動科技資源開放共享
(四)加強成果轉化服務載體建設
四、完善企業技術創新政策環境
(一)加強工作指導推動部門協調
(二)優化企業技術創新法律環境
(三)推動企業技術創新政策落實
(四)加強對企業技術創新的金融支持
(五)營造知識產權工作環境
第四章 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的組織和運行
一、概念與類型
(一)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的概念內涵
(二)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的基本特征
(三)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的主要類型
二、合作結構與內部治理
(一)以契約為基礎的合作
(二)責權平衡的內部治理
(三)分散與集中相結合的研發模式
三、運行機制:利益、責任、信用和共享
(一)利益機制:聯盟發展的核心
(二)責任機制:聯盟發展的基石
(三)信用機制:聯盟發展的保障
(四)共享機制:聯盟發展的動力
四、聯盟成功運行的關鍵要素
(一)確立共同的目標
(二)選擇適合的組織模式
(三)建立有效的運行機制
(四)建立高效的執行機構
(五)探索資源共享的有效方式
第五章 建筑企業技術創新評價
一、建筑企業技術創新的意義
(一)建筑業在國民經濟中占據重要地位
(二)建筑業對關聯產業和經濟增長拉動顯著
(三)建筑業技術創新對節能減排、低碳生產作用巨大
二、建筑企業技術創新的界定與特征
(一)建筑企業技術創新的概念
(二)建筑企業技術創新的分類
(三)建筑企業技術創新的特征
三、建筑企業技術創新測度的難點
(一)如何測度建筑業的“隱性創新”
(二)如何測度介于制造業與服務業之間的建筑業技術創新
(三)如何測度不是r&d勝似r&d的建筑設計
(四)如何看待建筑業技術創新的市場規制作用
(五)如何確立技術創新的可數性
(六)如何獲得真實、準確的建筑企業創新統計數據
四、建筑企業技術創新評價思路與方法
(一)關于企業技術創新依存度指數
(二)建筑企業技術創新的評價思路
(三)建筑企業技術創新的評價方法
第六章 創新型企業案例
案例一 中船集團:跨越式創新戰略打造世界級航母
案例二 同方股份:探索高技術產業孵化的“同方模式”
案例三 長城汽車:創新“過剩投入”打造差異化核心競爭力
案例四 法爾勝集團:從麻繩到光纖的攀升之路
案例五 泉林紙業:開創“本色”的循環經濟創新模式
案例六 株硬刀具:自主創新打造世界級工具綜合供應商
案例七 格力電器:創新鑄就精品
案例八 絲麗雅:持續變革創新的行業引領者
案例九 研祥智能:不斷創新打造特種計算機行業領先企業
案例十 中紡院:創新編織美好藍圖
第七章 創新型企業topl00
——基于企業技術創新依存度指數
一、創新型企業topl00
二、轉制院所類創新型企業top20
三、評價理論和方法
(一)“4+1”評價指標體系
(二)影響測算的三個關鍵問題
(三)技術創新依存度指數生成
政策文獻
國家政策
地方政策
附錄
附錄一 創新型企業建設工作大事記(2012—2014年)
附錄二 創新型試點企業名錄(五批)
附錄三 創新型企業名錄(三批)
附錄四 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試點聯盟名單(三批)
附錄五 歷屆國家科技進步獎企業技術創新工程獎項名單
后記
一、中國企業創新發展的新形勢
(一)創新戰略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焦點
(二)國內經濟增長方式轉變刻不容緩
(三)中國企業持續發展依賴創新驅動
二、中國企業創新發展的歷史性機遇
(一)中國企業創新發展環境日益完善
(二)中國企業創新發展基礎逐步夯實
(三)中國企業迎來創新發展重要轉折期
三、推動中國企業實現創新驅動發展
(一)加強頂層設計統籌推進
(二)部門加強協調完善政策
(三)地方優化環境積極推進
第二章 創新型企業建設進展
一、創新型企業的基本概況
(一)行業分布
(二)地區分布
(三)規模分布
二、創新活動情況及比較
(一)創新投入
(二)創新產出
(三)經濟效益
三、創新型企業top20
(一)研發經費支出top20
(二)研發人員top20
(三)有效發明專利數top20
(四)發明專利申請數top20
(五)發明專利授權數top20
(六)pct國際專利申請數top20
四、創新型企業競爭力分析
(一)國內行業競爭力
(二)國內綜合競爭力
(三)國際競爭力
第三章 地方推動企業技術創新進展
一、增強企業技術創新能力
(一)引導企業加大技術創新投人
(二)支持企業建立研發機構
(三)推動創新型企業建設
(四)培育科技型中小企業
(五)提升企業開放合作創新水平
二、推動產學研協同創新
(一)推動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建設
(二)開展產業共性技術研發基地建設
(三)強化科研院校對企業技術創新的源頭支持
三、改善企業技術創新服務
(一)加強技術創新服務平臺建設
(二)促進企業創新人才隊伍建設
(三)推動科技資源開放共享
(四)加強成果轉化服務載體建設
四、完善企業技術創新政策環境
(一)加強工作指導推動部門協調
(二)優化企業技術創新法律環境
(三)推動企業技術創新政策落實
(四)加強對企業技術創新的金融支持
(五)營造知識產權工作環境
第四章 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的組織和運行
一、概念與類型
(一)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的概念內涵
(二)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的基本特征
(三)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的主要類型
二、合作結構與內部治理
(一)以契約為基礎的合作
(二)責權平衡的內部治理
(三)分散與集中相結合的研發模式
三、運行機制:利益、責任、信用和共享
(一)利益機制:聯盟發展的核心
(二)責任機制:聯盟發展的基石
(三)信用機制:聯盟發展的保障
(四)共享機制:聯盟發展的動力
四、聯盟成功運行的關鍵要素
(一)確立共同的目標
(二)選擇適合的組織模式
(三)建立有效的運行機制
(四)建立高效的執行機構
(五)探索資源共享的有效方式
第五章 建筑企業技術創新評價
一、建筑企業技術創新的意義
(一)建筑業在國民經濟中占據重要地位
(二)建筑業對關聯產業和經濟增長拉動顯著
(三)建筑業技術創新對節能減排、低碳生產作用巨大
二、建筑企業技術創新的界定與特征
(一)建筑企業技術創新的概念
(二)建筑企業技術創新的分類
(三)建筑企業技術創新的特征
三、建筑企業技術創新測度的難點
(一)如何測度建筑業的“隱性創新”
(二)如何測度介于制造業與服務業之間的建筑業技術創新
(三)如何測度不是r&d勝似r&d的建筑設計
(四)如何看待建筑業技術創新的市場規制作用
(五)如何確立技術創新的可數性
(六)如何獲得真實、準確的建筑企業創新統計數據
四、建筑企業技術創新評價思路與方法
(一)關于企業技術創新依存度指數
(二)建筑企業技術創新的評價思路
(三)建筑企業技術創新的評價方法
第六章 創新型企業案例
案例一 中船集團:跨越式創新戰略打造世界級航母
案例二 同方股份:探索高技術產業孵化的“同方模式”
案例三 長城汽車:創新“過剩投入”打造差異化核心競爭力
案例四 法爾勝集團:從麻繩到光纖的攀升之路
案例五 泉林紙業:開創“本色”的循環經濟創新模式
案例六 株硬刀具:自主創新打造世界級工具綜合供應商
案例七 格力電器:創新鑄就精品
案例八 絲麗雅:持續變革創新的行業引領者
案例九 研祥智能:不斷創新打造特種計算機行業領先企業
案例十 中紡院:創新編織美好藍圖
第七章 創新型企業topl00
——基于企業技術創新依存度指數
一、創新型企業topl00
二、轉制院所類創新型企業top20
三、評價理論和方法
(一)“4+1”評價指標體系
(二)影響測算的三個關鍵問題
(三)技術創新依存度指數生成
政策文獻
國家政策
地方政策
附錄
附錄一 創新型企業建設工作大事記(2012—2014年)
附錄二 創新型試點企業名錄(五批)
附錄三 創新型企業名錄(三批)
附錄四 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試點聯盟名單(三批)
附錄五 歷屆國家科技進步獎企業技術創新工程獎項名單
后記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隨園食單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自卑與超越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朝聞道
- >
煙與鏡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