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利為利:財政關系與地方政府行為
-
>
立足飯碗 藏糧于地——基于中國人均耕地警戒值的耕地保護視角
-
>
營銷管理
-
>
茶葉里的全球貿易史(精裝)
-
>
近代華商股票市場制度與實踐(1872—1937)
-
>
麥肯錫圖表工作法
-
>
海龜交易法則
企業吸引能力與技術創新關系實證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9633489
- 條形碼:9787509633489 ; 978-7-5096-3348-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企業吸引能力與技術創新關系實證研究 本書特色
《企業吸收能力與技術創新關系實證研究》由經濟管理出版社出版。
企業吸引能力與技術創新關系實證研究 內容簡介
《企業吸收能力與技術創新關系實證研究》沿著吸收能力理論發展脈絡,對吸收能力子能力間的互動關系對技術創新的影響進行了檢驗,同時考察制度環境和外部知識的調節作用。筆者對北京市、上海市以及長春市等省市多家企業進行問卷調查,搜集到有效問卷228份,使用SPSS16.0統計分析軟件對數據質量以及研究模型中的各個假設進行了實證檢驗,得到以下結論:企業潛在吸收能力只對突破性技術創新具有顯著正向影響,現實吸收能力對兩類技術創新都有顯著正向影響;總體上,制度環境越完善,企業吸收能力對技術創新的正向影響越明顯;科學外部知識對吸收能力與突破性技術創新的關系有正向調節作用,而行業外部知識則對吸收能力與漸進性技術創新的關系有正向調節作用;潛在吸收能力與現實吸收能力的互補效應正向影響突破性技術創新,但不影響漸進性技術創新。
企業吸引能力與技術創新關系實證研究 目錄
**節 研究背景與研究意義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義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研究方法
一、研究問題
二、研究方法
第三節 關鍵概念界定
第四節 研究過程與結構安排
一、研究過程
二、結構安排
第二章 文獻回顧與評述
**節 吸收能力研究綜述
一、企業吸收能力研究的理論基礎
二、吸收能力的含義及維度
三、企業吸收能力的實證研究
第二節 技術創新研究綜述
一、技術創新的含義
二、突破性技術創新與漸進性技術創新的提出及含義
三、突破性技術創新與漸進性技術創新的實證研究
第三節 制度環境研究綜述
一、制度環境的含義
二、制度環境的測度
三、制度環境的實證研究
第四節 外部知識研究綜述
一、企業外部知識來源
二、外部知識分類——科學外部知識與行業外部知識
三、外部知識與技術創新的實證研究
第五節 文獻總結與評述:企業吸收能力與技術創新
第三章 概念模型與理論假設
**節 探索性研究
第二節 概念模型
第三節 理論假設
一、潛在吸收能力與現實吸收能力的內涵與關系
二、企業吸收能力與技術創新關系理論假設
第四章 研究設計與方法
**節 問卷設計
一、問卷設計原則
二、問卷設計步驟
三、避免偏差出現的方法
四、問卷基本內容
第二節 變量選取及測度
一、企業吸收能力
二、突破性技術創新與漸進性技術創新
三、制度環境
四、外部知識
五、控制變量
第三節 數據收集過程
一、樣本選擇
二、問卷發放與回收
第四節 研究主要分析方法
第五章 實證分析與結果討論
**節 樣本與數據
第二節 信度與效度檢驗
一、信度及效度檢驗標準
二、信度及效度檢驗結果
第三節 回歸分析與假設檢驗
一、描述性統計和相關分析
二、企業吸收能力對技術創新的影響
三、制度環境調節 作用
四、外部知識類型調節 作用
第四節 補充研究:外部知識與技術創新
第五節 結果討論與解釋
一、潛在吸收能力和現實吸收能力的直接影響
二、制度環境調節 作用
三、外部知識類型調節 作用
四、潛在吸收能力和現實吸收能力的互補性影響
第六章 結論與展望
**節 主要結論與發現
第二節 研究局限與研究展望
附錄
參考文獻
索引
后記
- >
唐代進士錄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史學評論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回憶愛瑪儂
- >
二體千字文
- >
莉莉和章魚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