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利為利:財政關系與地方政府行為
-
>
立足飯碗 藏糧于地——基于中國人均耕地警戒值的耕地保護視角
-
>
營銷管理
-
>
茶葉里的全球貿易史(精裝)
-
>
近代華商股票市場制度與實踐(1872—1937)
-
>
麥肯錫圖表工作法
-
>
海龜交易法則
2014-中國物流重點課題報告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4753762
- 條形碼:9787504753762 ; 978-7-5047-5376-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2014-中國物流重點課題報告 本書特色
《中國物流重點課題報告(2014)》是對物流研究成果的精選和展示。按照慣例,所選篇章來自兩類成果。一是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中國物流學會承擔的部委研究課題;二是從獲得“2013年度中國物流學會課題優秀成果獎”的課題報告中擇優選錄。收入本期的13篇課題報告,分為綜合課題、物流管理、物流經濟和物流技術與工程四個篇章。在編輯過程中,分別征求了課題主持人的意見,有一些篇章由原作者做了刪減,研究質量在往年基礎上有所提升。
2014-中國物流重點課題報告 內容簡介
《中國物流重點課題報告》(以下簡稱《報告》)由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中國物流學會,自2007年以來按年度編輯出版,您看到的這是第八本《報告》。八年來,我國物流業持續快速發展,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穩步提升。2006年,國家“十一五規劃”首次對物流業生產性服務業的產業屬性做出明確定位;2009年,國務院發布我國**個物流業發展專項規劃—《物流業調整和振興規劃》;2011年,國務院辦公廳出臺促進物流業健康發展的政策措施—“物流國九條”;2014年,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通過《物流業發展中長期規劃》,把物流業定位于基礎性、戰略性產業。基礎性、戰略性的產業定位,體現了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重視和支持物流業發展的戰略思考,也是我國物流領域產學研各界共同努力的結果。在經濟持續增長和政策不斷落實的推動下,我國物流業創新發展,服務能力和水平明顯提高,正在深刻地影響和推動著社會生產方式、流通方式以至于生活消費方式的變革。伴隨著物流實踐的快速發展,理論研究隊伍不斷發展壯大。目前,中國物流學會會員規模已達5000余人,設立產學研基地100多個,聘任特約研究員200多位。學會組織專家學者參與國家物流規劃和政策的研究起草工作,先后完成政府部門委托研究課題100多項,自主設立并完成研究課題超過1000個,數以萬計的物流理論、教學和實際工作者參與其中。這些研究成果,為國家出臺物流業相關規劃和政策,確立和提升產業地位,推動行業健康發展提供了理論準備和智力支撐。《報告》只是從眾多研究成果中選取的一小部分精華。
2014-中國物流重點課題報告 目錄
我國物流企業稅收負擔研究
我國物流產業安全研究
物流管理篇
基于生態文明建設的農產品物流安全政府監控系統構建
物流企業信息化創新績效實證研究
基于eva的經營者薪酬激勵在物流企業中的應用研究
物流經濟篇
kano模型拓展方法及在物流企業的實證研究
第三方物流在動產融資監管業務中的權責分析及風險防控
我國內陸港布局與選址問題研究
我國物流園區網絡規劃研究
物流技術與工程篇
天津市地震應急物流體系的研究
云技術在物流業“低碳化”進程中的應用研究
基于價值鏈與核心企業視角的第四方物流信息服務平臺建設研究
面向社區超市配送服務的物流中心越庫運作模式研究
附錄
關于授予“2013年度中國物流學會課題優秀成果獎”的通告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山海經
- >
推拿
- >
姑媽的寶刀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煙與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