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英語.惡作劇抑或真理-南橋語言文化隨筆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5511580
- 條形碼:9787515511580 ; 978-7-5155-1158-0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英語.惡作劇抑或真理-南橋語言文化隨筆 本書特色
《英語,惡作劇抑或真理》是文學翻譯和網絡寫手南橋的*新一部語言文化隨筆,分為三個部分:**部分“英語是玩出來的”,是作者英語學習的心得和對學習方法的一些思考;第二部分“咬文嚼字賞玩英文”,以一些流行的新詞為例,示范好玩的英文;第三部分“語言背后的文化差異”,是作者通過語言觀察到的一些文化現象。
英語.惡作劇抑或真理-南橋語言文化隨筆 內容簡介
《英語,惡作劇抑或真理》分為三部分:**部分“英語是玩出來的”,第二部分“咬文嚼字賞玩英文”,第三部分“語言背后的文化差異”。
編輯推薦1.作者南橋,在網絡上“粉絲”眾多。在眾多文青出沒的豆瓣網上,他的雜文和書評、影評都頗受歡迎。他的博客在網易,兩三年時間訪問量就將近兩千萬。多年翻譯和寫作,讓南橋有了一批固定讀者。他也翻譯了一些作品,如《布魯克林有棵樹》《河灣》《轉吧,這偉大的世界》等。
編輯推薦2.作者南橋在中國的外企,美國的公立、私立學校工作過,工作多與文字有關,還長期從事商業翻譯、文學翻譯,后來又開始用中英文從事專欄寫作,對語言文字的感受深入,這本《英語,惡作劇抑或真理》中的一些小文多為信手拈來之作,輕松隨意但言之有物,且多扎根于現實,通過一些瑣細的生活化描述,讓讀者在不知不覺中領略語言文化的妙趣和美國生活的方方面面。
編輯推薦3.這不是硬寫硬湊出來的一本書,而是多年來有感而發的評論積攢而成。《英語,惡作劇抑或真理》對喜愛語言文化的讀者很有幫助,在英語逐漸脫離應試的未來,有利于打破對語言學習的功利思維,看出語言可把玩的一面。
英語.惡作劇抑或真理-南橋語言文化隨筆 目錄
英語.惡作劇抑或真理-南橋語言文化隨筆 相關資料
如果說作為譯者的方柏林是一個好演員,以精確的字句傳達原文之美;那么,作為作者的南橋則像是一個好導演,以親切的畫面,傳達他對東西方文化差異的觀察和反思。——張文武(東西網總編)
南橋有理性,有見識,也很有耐心,掰開了,揉碎了,講的都是共識和常識。——徐曉(作家、財新傳媒首席文化編輯)
南橋的隨筆匯集了東西方文化的精華,在詼諧幽默中蘊含了真知灼見和一顆赤誠之心。他揭示了只有有心有愛有思考地生活,人生才是一個求真向善尋美的旅程。——雷靜博士(美國雪城大學教授)
最近常寫專欄的人中,徐賁和南橋的文章我比較愿意仔細讀,前者是成名學者不論,后者很年輕,觀點也不盡成熟,但那種閑適、自信而不壓迫人的風格看起來比較舒服。——安替(專欄作家)
南橋先生,是一名生在中國、學在美國的洋才子。他通過發生在美國社會的妙趣橫生的小故事,所講出的是地球村里普遍適用、雅俗共賞的全球化的大道理。讀來著實令人耳目一新,心曠神怡。——張耀杰(中國藝術研究院文史學者、傳記作家)
南橋是一位深受尊重的教育者、作者和譯者,他生活在美國,充分利用了他在這里的生活體驗。不論作為一個學者或是父親,他總有獨到眼光,讓人從多重視角去理解美國文化。南橋的判斷力敏銳,故而其視點也不同一般。交往接觸之中,他心態開明,心底良善,這也使得他的觀點充滿關切,且趣味盎然。——艾迪維娜彭達維斯(edwina pendarvis)
南橋的寫作能力會讓大部分人羨慕。他十分熟悉中美兩種文化,筆調輕松,風格鮮明。他的文字幽默、精妙、尖銳、輕松,行文中還能看到各樣文化地標,這一切將他從一些自以為熟知中美文化的寫手中區別出來。他為中美文學的對話提供了一個新的標準。——理查德查瑞特(richard trout)
南橋是和我有過合作的翻譯中最為出色者之一:他思維敏銳,富有洞察力和想象力。他也是一個跨國型的人物,對于中國、美國、愛爾蘭文化都涉獵深廣。和他合作期間,我發覺他能自如而優雅地穿越在各種文化之間。——科倫麥凱恩(colum mccann)
英語.惡作劇抑或真理-南橋語言文化隨筆 作者簡介
南橋,原名方柏林,安徽桐城人,現居美國,在美國高校工作,同時也從事文學翻譯和寫作。譯作有《河灣》、《萬靈節》、《布魯克林有棵樹》、《地之國》、《轉吧,這偉大的世界》等。著作有《呀,美利堅》、《知識不是力量》、《及格主義》、《你該懂得些世故再老啊》等。其中《知識不是力量》一書于2011年入選《中國教師報》評選的“2011年度十佳教育圖書”、《教育時報》評選的“2011年度重點推薦的30本書”、《中國教育報》評選的“2011年影響教師的100本書”。此外他還為《僑報》、《南方都市報》、《中國日報》、《東方早報》、《中國教育報》、《金融時報》中文網、《紐約時報》中文網、荷蘭在線、財新網、東西網等媒體撰稿或擔任專欄作者。
- >
月亮虎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推拿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隨園食單
- >
莉莉和章魚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