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與社會學同游-人文主義的視角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1247099
- 條形碼:9787301247099 ; 978-7-301-24709-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與社會學同游-人文主義的視角 本書特色
社會學是一場游戲:既有輕松的一面,可供消遣;又是思想挑戰,要求游戲者有一定的素養。在《與社會學同游》書中,彼得?伯格以如椽之筆和酣暢的文字帶領我們神游社會學的莊嚴殿堂。在這趟旅途中,我們將緊隨作者去審視人與社會的關系,去體會社會學的多重視角,關照社會學的多重性質。幾個突出的主題是:“人在社會”“社會在人”和“社會如戲”。這部權威學者的經典著作宛若濃縮而精美的靚湯,帶給我們豐富的人文主義營養。
與社會學同游-人文主義的視角 內容簡介
《與社會學同游》作者提醒我們,學習社會學一定不要丟掉人文關懷。本書生動地闡釋了人與社會的關系,帶領讀者在社會學的世界里暢游。
與社會學同游-人文主義的視角 目錄
作者前言
**章 作為個人消遣的社會學
第二章 作為意識形式的社會學
第三章 “補記”:選擇與生平敘事(亦名:如何獲得預制的過去)
第四章 社會學視角——人在社會
第五章 社會學視角——社會在人
第六章 社會學視角——社會如戲
第七章 “補記”:社會學的馬基雅弗利主義與倫理學(亦名:如何做到謹慎又偽裝下去)
第八章 作為人文學科的社會學
文獻述要
索 引
譯者后記
譯者介紹
與社會學同游-人文主義的視角 相關資料
在現代社會學的180年歷史中,大多數人將社會學視為一門欲與自然科學比肩而產生的實證科學。但從齊美爾和韋伯起,有關社會學的人文主義思潮同樣源遠流長。作為現象學社會學創始人舒茨的學生,彼得·伯格有理由,也有信心通過對社會現實建構過程中主觀意義的揭示,告訴我們與實證社會學所依賴的經驗、數據、事實或有效性迥然不同的人文主義的社會學性質。這種人文主義性質既體現在我們如何看(see)這個世界的過程中,也體現在這一學科所蘊含的道德訴求之中。
——周曉虹(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一部堪稱經典的社會學入門書。作者一反教科書面面俱到的寫法,擇要描繪了社會學的主要議題,充滿人文關懷和反思性,深入淺出而不乏洞見,使初學者在輕松閱讀中看到社會學事業的宏觀圖景。
——劉欣(復旦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本書描繪的社會學是一種能夠把個人情趣與追求真相的科學精神、專業智慧與常人關懷結合成一體的學科。社會學其實比一般人心中的形象更加精彩。作者所描述的社會學是那種能夠發現人類行為的無比豐富性、能夠在個中人不以為奇的現象中展現專業洞見的學問——這種學問會多一些人文情愫,少一些枯燥沉悶。
——高丙中(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與社會學同游-人文主義的視角 作者簡介
作者:彼得?L.伯格,奧地利裔美國著名社會學家,路德教派神學家。主攻社會學、宗教社會學、神學,其著作論及當代重大的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和宗教問題。 譯者:何道寬,深圳大學英語及傳播學教授、政府津貼專家、資深翻譯家,曾任中國跨文化交際研究會副會長,現任中國傳播學會副理事長、深圳市翻譯協會高級顧問,從事英語語言文學、文化學、人類學、傳播學研究三十余年,著作和譯作近六十種,逾1500萬字。
- >
自卑與超越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姑媽的寶刀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回憶愛瑪儂
- >
我與地壇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