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中世紀英國文學中的母性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1722638
- 條形碼:9787511722638 ; 978-7-5117-2263-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世紀英國文學中的母性研究 本書特色
本書為國家社科基金后期資助項目。 中世紀英國涌現出了許多杰出的作家,他們塑造了形形色色的母親形象,呈現了母性的多樣性和復雜性。本書側重于盎格魯-諾曼時期,以后現代母性理論為研究支點,包括中世紀英語、拉丁語和盎格魯諾曼語創作的作品,采取文本細讀手法,從上帝的存在、作為母親的耶穌、圣母瑪利亞崇拜、母性與女性氣質、為母之道、母親的再現政治、母親與母性體制、母性與魔法等多個方面進行分析討論,系統闡述母性的不同變體和再現模式,理解文本中再現的母親—子女關系、母性的形成模式、母性意識和文本敘述策略,探析母性與宗教、種族、政治、性別等之間的互動關系,發掘中世紀英國母性的本質,從深層次上理解即將步入現代時期的中世紀英國及其作家群。 本書有助于系統理解中世紀英國母性的本質意義,解析女性觀念在英國歷史上的形成過程和意義,為性別研究提供新的思路,探析中世紀文學向現代文學逐漸演變的過程,使讀者更好地理解中世紀英國文學。
中世紀英國文學中的母性研究 內容簡介
中世紀英國涌現出了許多杰出的作家,他們在作品中塑造了形形色色的母親形象,展示了不同形式的為母之道,呈現了母性的多樣性和復雜性。這些作家見證了英國多語言、多元文化向占據主導地位的基督教文化和英語文化的轉變,這個時期的英國處于多元文化融合到文化逐漸轉型的特殊時期,經濟發展逐漸趨于商業化,英國和歐洲大陸的交流逐漸頻繁,英國人的民族意識也逐漸形成,朝圣文化的流行和國際形勢的變化對英國作家的思想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本研究把用中世紀英語、拉丁語和盎格魯-諾曼語所創作的作品包括在研究范圍之內,主要選取以下經典作家和作品進行研究:用盎格魯-諾曼語創作的女詩人瑪麗的《法蘭西的瑪麗的籟歌》,用拉丁語寫作的蒙茅斯的杰弗里的《英國國王史》,用盎格魯-諾曼語寫作的威斯的《布魯特傳奇》,用中世紀英語寫作的萊亞門的《布魯特》,**位用英語創作的女作家朱麗安的《諾里奇的朱麗安的啟示》,英國詩歌之父喬叟的《坎特伯雷故事》,蘭格倫的寓言體詩歌《農夫皮爾斯》,**位書寫英文自傳的瑪格麗·坎普的《瑪格麗·坎普之書》和托馬斯·馬洛禮的《亞瑟王之死》,以及其它詩歌、民謠、訓誡文、騎士文學等。 本研究以后現代母性理論為文本分析的理論支點,結合中世紀英國社會文獻和歷史文獻,從歷史的角度進行梳理,將文學作品置于當時的文化語境、社會文本、國際背景中加以研究分析,采取文本細讀手法,系統闡述母性在中世紀英國文學中的不同變體和再現模式,理解文本中再現的母親-子女關系、母性的形成模式、母性意識和文本敘述策略,重點對母性角色、為母之道、母性與女性氣質、母親與母性體制進行挖掘,研究母性與宗教、種族、政治、性別等之間的互動關系,發掘中世紀英國母性的本質,從深層次上理解即將步入現代時期的中世紀英國及其作家群。 以瑪麗和馬洛禮為代表的作家表現出凱爾特文化和基督教文化對母性的深刻影響,母性攜帶多元文化的特點。由于基督教的影響,中世紀英國社會以基督教為基準確立母親身份,母性意識具有基督教色彩,母性的神圣性必須建立在合法婚姻基礎之上。雖然為母之道呈現多樣化特點,但其本質理念是撫育、培養和引導子女。母親-子女關系中凸顯了各種社會體制與體制化母性之間的互動關系。女性作家側重展示真正的母性經驗,強調母親的主體性,而男性作家重構以圣母瑪利亞為代表的中世紀母性神話,擁護基督教母性。由于中世紀朝圣文化和修道院生活方式的盛行,人們對母親的認識擺脫了生物性母性的束縛,出現“母親”定義的不確定性和性別彎曲現象,表現出對母親身體的排斥和對理想化母性的升華,表達了對完整而富有秩序的理想社會的追求。中世紀英國母性作為載體見證了從英國從多元文化時期向現代時期的轉變,中世紀英國人徘徊在以上帝為中心的宇宙秩序和以個人意志為中心的矛盾之中。這種母性既體現著中世紀英國人推崇的母性意識,又受到中世紀英國政治-經濟發展、文化演進、性別差異、心理勞動分工、母性意識、文學傳統、宗教經驗和文化人格等因素的綜合影響。 這是**部系統研究中世紀英國文學作品中的母性主題的成果,有助于系統讀者進一步深入認識和理解中世紀英國母性的本質意義,解析女性觀念在英國歷史上的形成過程和意義,為性別研究提供新的思路,解析中世紀文學向現代文學的逐漸演變過程,使人們更好地理解中世紀英國文學。當代母親面臨著新的機遇和挑戰,而中世紀英國女性扮演的母親角色和當今女性所扮演的母親角色有著許多相通和共同之處。本研究有助于當今女性觀照自我角色扮演和思考為母之道。這是本研究的現代意義和現實意義
中世紀英國文學中的母性研究 目錄
導論 母性與中世紀英國文學 一 歷史文化視野下的中世紀英國母親——簡述 二 瑪利亞崇拜:中世紀英國文學中的書寫與再現 三 母親:徘徊在個體經驗和意識形態之間 四 超時空對話:后現代母性理論與中世紀英國文學**章 母性與多元文化:《法蘭西的瑪麗的籟歌》 一 母親遺棄“白蠟樹”:母親的恐懼和母女疏離 二 “安慰母親”:超自然力量和母親身份 小結第二章 “不合適”的母親:《坎特伯雷故事》 一 維護血統:異教母性與基督教母性的對抗 二 母性角色的迷失:現實重建與再生 三 回歸角色:跨性別母親與政治博弈 四 母性異化和理想化自我:格里澤爾達的矜持 小結第三章 “男性”母親:《諾里奇的朱麗安的啟示》 一 慈愛的上帝:愛的本體 二 痛苦的耶穌:真正的母親 三 從圣安妮到朱麗安:女性譜系的建立 小結第四章 卑賤的母親:《農夫皮爾斯》 一 被遺忘的母親:子女與父親認同 二 洗刷恥辱感:未婚母親的尷尬 小結第五章 “你是世界之母”:《瑪格麗坎普之書》 一 神圣的召喚:作為母性殉道者實現母道 二 坎普:世俗世界中至高無上的母親 三 “你身著白袍,你是童貞女嗎?”:坎普之困境 小結第六章 尋找母親:《亞瑟王之死》 一 傳奇人物的誕生:魔法與母性 二 作為母體的圓桌:“和諧”之源 小結結語參考文獻后記
中世紀英國文學中的母性研究 作者簡介
張亞婷,陜西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副教授。1973年10月生,陜西麟游人,1992年9月-1996年7月,西北大學外語系,獲英語語言文學學士學位。 2003年9月-2006年7月,西北大學外國語學院,獲英語語言文學碩士學位。2006年9月-2009年7月, 華東師范大學外語學院,獲英語語言文學博士學位。現為陜西師范大學副教授,英語語言文學專業碩士研究生導師,陜西省翻譯協會理事,陜西省作家協會會員。
- >
姑媽的寶刀
- >
經典常談
- >
唐代進士錄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煙與鏡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