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UNESCO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述論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6047458
- 條形碼:9787306047458 ; 978-7-306-04745-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UNESCO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述論 本書特色
《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是展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重要理論依據。《unesco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述論》由錢永平所著,本書結合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實際,圍繞《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簡稱“2003年公約”)在unesco層面的發展脈絡以及文本中出現的文化多樣性、社區、再創造、可持續性、非物質文化遺產表現形式等關鍵概念展開探討。本書**章從unesco層面,梳理了對制定2003年公約產生深遠影響的重要事件、重要會議、重要人物,以此了解影響2003年公約出臺的各種社會力量的努力和博弈過程。第二章對“非物質文化遺產”這一術語及概念重新進行了闡釋。第三章分析了文化遺產名錄機制的選擇性特征、價值評估,也分析了名錄申報過程中不同社會團體的博弈及產生的影響。第四章、第五章針對2003年公約提倡的兩個重要原則:文化多樣性和社區參與,進行了分析,這樣可以更為深刻地掌握2003年公約非遺保護的本質所在。附錄部分為unesco《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部分文件的資料索引。
UNESCO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述論 內容簡介
《UNESCO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述論》講述在《公約》的推動下,中國的“非遺”保護經歷了*初的起步階段、中間的“申遺熱”和近三年以來逐步邁入的規范化保護階段。然而,以上三個階段的劃分只是相對而言的,實現規范化、科學化、常態化的保護絕非一朝一夕所能做到。有人對我國“非遺”保護的特點做了如下歸納:起步晚、速度快、成效大、問題多。這個特點與我國經濟建設的狀況十分相似:速度快難免問題多。而實現規范化、科學化、常態化的保護需要研究問題、解決問題,沒有科學的研究就沒有科學的保護。
UNESCO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述論 目錄
**章 《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的產生和影響
**節 《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產生的國際背景
第二節 《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的醞釀及相關爭論
第三節 《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草案的形成及出臺
第四節 《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的影響
小結
第二章 對《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中非物質文化遺產術語和概念的再探討
**節 理解文化遺產的三個關鍵理念
第二節 理解非物質文化遺產術語和概念的不同視角和爭議
第三節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形態特征
第四節 非物質文化遺產術語和概念對非遺保護工作的影響
小結
第三章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文化多樣性原則
**節 unesco通過《世界文化多樣性宣言》和《保護和促進文化表現形式多樣性公約》的背景
第二節 unesco關于全球化和文化多樣性的觀點
第三節 文化多樣性與文化遺產保護
第四節 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文化多樣性取向
小結
第四章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社區參與原則
**節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社區參與和人權、知識產權
第二節 《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對“社區參與”的界定及相關問題的討論
第三節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的社區參與原則
第四節 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的社區參與問題
小結
第五章 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建構和社會互動
**節 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與價值評定
第二節 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建構與國家、民族、族群認同
第三節 文化遺產名錄申報過程中的各方博弈
第四節 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建構中存在的問題
小結
第六章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方式
**節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保存
第二節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活態傳承與本真性
第三節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生產性保護與產業化
第四節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整體保護與形態傳承
小結
結論
主要參考文獻
附錄一:unesco《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部分文件信息出處
附錄二:本書主要專用術語全稱及其縮略語
后記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經典常談
- >
煙與鏡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月亮虎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