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談修養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7518162
- 條形碼:9787567518162 ; 978-7-5675-1816-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談修養 本書特色
上世紀上半葉,國家破碎,青年普遍苦悶、彷徨,找不到出路。朱光潛先生就青年所面對的困惑及民族的命運等問題,先后寫了22篇文章,談了如何立志、讀書、做人、處群、交友、做學問、戀愛及休息、消遣等問題。鼓勵青年樹立遠大理想,刻苦讀書,艱苦做事,樸實做人,既不逃避責任也不推諉過失,立足于當下,做好現在的事情,個人和民族就有希望。本書是青年為人處世的指南,仍很值得時下的青年認真閱讀。
談修養 內容簡介
現代著名美學家朱光潛談修養 樹立遠大理想,立足于當下 刻苦讀書,艱苦做事,樸實做人 破除苦悶彷徨,成就完滿人生的必讀經典
談修養 目錄
一番語重心長的話
———給現代中國青年
談立志
朝抵抗力*大的路徑走
談青年的心理病態
個人本位與社會本位的倫理觀
談處群(上)
———我們不善處群的病征
談處群(中)
———我們不善處群的病因
談處群(下)
———處群的訓練
談惻隱之心
談羞惡之心
談冷靜
談學問
談讀書
談英雄崇拜
談交友
談性愛問題
談青年與戀愛結婚
談休息
談消遣
談體育
談價值意識
談美感教育
談修養 相關資料
從前的青年人病在志氣太大,目前的青年人病在志氣太小,甚至于無志氣。志氣太大,理想過高,事實迎不上頭來,結果自然是失望煩悶;志氣太小,因循茍且,麻木消沉,結果就必至于墮落。
環境永遠不會美滿的,萬一它生來就美滿,人的成就也就無甚價值。人所以可貴,就在他不像豬豚,被飼而肥,他能夠不安于污濁的環境,拿力量來改變它、征服它。
一個人應該從幼時就學會在自己能力范圍以內起愿望,想做自己所能做的事,也能做自己所想做的事。許多煩悶,許多失敗,都起于想做自己所不能做的事,或是不能做自己所想做的事。
我的信條叫做“三此主義”,就是此身,此時,此地。一、此身應該做而且能夠做的事,就得由此身擔當起,不推諉給旁人。二、此時應該做而且能夠做的事,就得在此時做,不拖延到未來。三、此地(我的地位,我的環境)應該做而且能夠做的事,就得在此地做,不推諉到想象中的另一地位去做。
這是一個極現實的主義。本分人做本分事,腳踏實地,絲毫不帶一點浪漫情調。我相信如果我們能夠徹底地照著做,不至于很誤事。西諺說得好:“手中的一只鳥,值得林中的兩只鳥。”許多“有大志”者往往為著覬覦林中的兩只鳥,讓手中的一只鳥安然逃脫。
這本小冊子,我知道,像一朵浮云,片時出現,片時消失。但是我希望它在這片時間能借讀者的晶瑩的心靈,如同浮云借晶瑩的潭水一般,呈現一片燦爛的光影。精神不滅,這影響盡管微細,也可以蔓延無窮。
談修養 作者簡介
朱光潛(1897—1986),筆名孟實、盟石。安徽桐城人。中國現代著名的美學家、文藝理論家、教育家、翻譯家。曾任北京大學一級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第六屆全國政協常務委員、中國外國文學學會常務理事。著作有《談美》、《談美書簡》、《給青年的十二封信》、《談修養》、《詩論》等。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我與地壇
- >
史學評論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隨園食單
- >
李白與唐代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