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利為利:財政關系與地方政府行為
-
>
立足飯碗 藏糧于地——基于中國人均耕地警戒值的耕地保護視角
-
>
營銷管理
-
>
茶葉里的全球貿易史(精裝)
-
>
近代華商股票市場制度與實踐(1872—1937)
-
>
麥肯錫圖表工作法
-
>
海龜交易法則
企業責任聯盟:過去、現在和未來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6408605
- 條形碼:9787516408605 ; 978-7-5164-0860-5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企業責任聯盟:過去、現在和未來 本書特色
據估計,現有110多個國家性和國際性企業主導型企業責任聯盟。隨著這些聯盟的重要性和發展范圍日益擴大,如今迫切需要可靠地、均衡地分析它們所獲取的成就、所取得的進展和具有的潛力。 《企業社會責任聯盟》是**本有關此類聯盟的圖書,作者大衛?格雷森和簡?尼爾森在書中探究了這些聯盟的過去、現在和未來。他們分析了過去四十年來出現的企業集體行動新模式;剖析了為什么聯盟數量日漸增多、及其多樣性和復雜性;探索了聯盟間的聯絡方式,與更多的企業責任機構溝通交流的方式。憑借作者的全球性研究,他們為影響可持續資本主義的這些聯盟的未來發展照亮了前進的道路。 此外,他們在書中深入地介紹了13個*具戰略意義的、*富有成效的、建立已久的聯盟。 這本書是企業責任聯盟的主要支持者和潛在合作伙伴的必讀書目,也是關注這方面的學生、從業者、政策制定者和教育工作者的**讀物,從中關注企業作為合作伙伴在解決社會與環境挑戰中起到的不斷演變的作用。
企業責任聯盟:過去、現在和未來 內容簡介
本書從企業主導型的社會責任聯盟角度來向大家展示全球社會責任在過去40年來的發展和未來趨勢。這個視角非常具有獨到性,二位作者是這個視角的首創者。這個視角,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嶄新的維度來清晰地認識、分析和把握企業社會責任全球發展脈絡和趨勢。從這個視角,我們能看到企業履行社會責任,對于促進可持續發展作用是確定的,進步是明顯的,意義也是重大的。從這個視角,我們能感到企業社會責任發展道路還處于初期階段。企業主導型責任聯盟也有40年歷史,企業責任聯盟對于推動企業社會責任發揮了激勵、推動和號召的作用。 盡管企業責任聯盟的作用如此重要,關于企業集體行動方面的知識卻少之又少。在社會責任領域內,許多具有先鋒作用的企業主導型責任聯盟的成長歷程尚未廣為人知。本書的另一貢獻是填補了這一領域的知識空白,彌補了機構記憶的缺失。 事實上,企業責任聯盟是如何創立的,聯盟治理結構如何創新,它們如今有怎樣的影響力,未來會走向何方,這些問題的答案將會在書中一一道來,并且恰逢其時。
企業責任聯盟:過去、現在和未來 目錄
企業集體領導力新模式的出現
第1 章 企業責任運動的崛起
第2 章 企業主導型企業責任聯盟的定義
第3 章 企業主導型企業責任聯盟的發展
第4 章 推動企業責任聯盟發展的全球趨勢和誘因
第5 章 建立聯盟時,個體領軍者、個體企業和基金會的領導作用
第二部分 面對現在
評估當今聯盟之影響
第6 章 企業責任聯盟的數量和多樣性
第7 章 聯盟成為更廣泛推動企業社會責任生態系統中的一部分
第8 章 企業責任聯盟的主要作用
第9 章 聯盟的組織方式
第10 章 聯盟間的溝通交流
第11 章 評價聯盟的影響
第三部分 展望未來
企業責任聯盟的領導力挑戰
第12 章 增強企業責任及集體行動的必要性
第13 章 企業責任聯盟的行動議程
第14 章 企業責任聯盟適于未來發展嗎
第15 章 建議與結論
第四部分 主要企業責任聯盟及特有組織簡介
簡介1 商務社會責任國際協會(bsr)
簡介2 英國社區企業聯盟(bitc)
簡介3 歐洲企業社會責任協會
簡介4 巴西道德機構
簡介5 國際工商領袖論壇
簡介6 以色列maala 商務社會責任協會
簡介7 南非增長、發展與民主國家商業倡議(nbi)
簡介8 菲律賓企業與社會進步組織
簡介9 世界可持續發展工商理事會
簡介10 世界環境中心
簡介11 聯合國全球契約
簡介12 世界經濟論壇
簡介13 《wto 經濟導刊》雜志社
附錄1 企業責任時間表
附錄2 研究方法
附錄3 globescan 開展的聯盟調查及受訪聯盟名單
腳注
企業責任聯盟:過去、現在和未來 作者簡介
大衛·格雷森,研究企業責任,是英國克蘭菲爾德管理學院道蒂企業責任中心的主任。加入克蘭菲爾德管理學院之前,他做了30年的社會企業家,并積極推動責任企業、企業多樣性以及小企業發展。在此期間,他還擔任過英國殘疾人委員會以及其他政府部門的主席,也擔任過社區企業聯盟聯合常務董事。2006年至2010年,他被聘為哈佛肯尼迪政府學院CSR倡議的高級訪問研究員。 他擁有劍橋大學,布魯塞爾大學以及紐卡斯爾大學的碩士學位,并獲得倫敦南岸大學的榮譽博士。他寫的書包括:企業社會機遇:《讓企業社會責任適合企業發展的七個步驟》(2001)和《每個人的企業》(2001),這兩本書都是和德里安·霍奇斯聯合著作。大衛參與編輯了《克蘭菲爾德企業可持續性研究》(2012)和他的新書《企業責任聯盟:可持續資本主義聯盟的過去、現在與未來》,后者是與簡·尼爾森合著,并于2013年1月出版。 簡·尼爾森,是哈佛大學肯尼迪政府學員企業社會責任倡議組織主任、布魯金斯學會非常駐高級研究員、劍橋大學可持續發展領導力計劃高級助理。1991-1993 年,簡在世界可持續發展工商理事會(WBCSD)工作,在里約熱內盧地球峰會期間,從事研究工作,研究非洲、拉丁美洲和東歐的企業與可持續發展,研究金融行業在推動可持續發展方面的作用。1993 年,她加入IBLF,擔任IBLF 的政策與研究董事,之后擔任企業領導力與戰略董事。在她任職的15 年多的時間里,曾負責多個思想領導力項目。2001 年,她在聯合國秘書長行政辦公室的聯合國全球契約組織工作,為聯合國大會撰寫聯合國與私營部門之間合作關系方面的報告。2011 年,配合聯合國全球契約組織與聯合利華領導的一個項目,開發了一個平臺,促進聯合國與企業間建立更多變革性伙伴關系。她還以顧問的身份在多個企業主導型企業責任聯盟中任職,如世界經濟論壇、哥本哈根中心、全球發展倡議組織、全球企業健康聯盟、巴西道德機構、非政府組織“商業戰勝貧窮”、國際采礦與金屬委員會等。她還在美國商會下屬的企業慈善促進委員會和企業公民領袖中心擔任評選委員會的評委。她曾是克林頓全球計劃(CGI)紐約年會的陪同領導之一,曾就職于CGI 咨詢委員會、世界環境中心理事會,FSG 和國際玩具協會關愛基金會。她已合著出版了4 本書,發表了70 多篇有關企業在社會中的作用的文章,負責撰寫了世界經濟論壇的5 份《全球企業公民報告》。 殷格非,《WTO 經濟導刊》副社長,責揚天下(北京)管理顧問有限公司主要創始人、首席專家, ISO 26000社會責任國際標準起草組專家。長期專注于企業社會責任、企業公民和可持續發展的研究與推廣,率先提出企業責任競爭力理念,并推動形成企業責任競爭力、產業責任競爭力、區域/國家責任競爭力理念體系,“金蜜蜂”企業社會責任品牌和“金蜜蜂2020倡議”的主要創建人之一。主要研究成果有:主編《如何編制企業社會責任報告》《企業社會責任管理基礎教程》《責任競爭力——全球最佳企業社會責任實踐》,編譯《國家責任競爭力》等。 于志宏,北京大學法學碩士。2002年參與創辦《WTO 經濟導刊》,現任《WTO 經濟導刊》主編,責揚天下(北京)管理顧問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首席專家。主要咨詢和研究方向:企業社會責任戰略與規劃、企業社會責任管理、企業社會責任評估、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編制、企業社會責任品牌與傳播。主編《如何編制企業社會責任報告》《企業社會責任管理基礎教程》《責任競爭力——全球最佳企業社會責任實踐》,編譯《國家責任競爭力》等。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朝聞道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煙與鏡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唐代進士錄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我與地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