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2012:2013年北京文化發展報告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3957307
- 條形碼:9787503957307 ; 978-7-5039-5730-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2012:2013年北京文化發展報告 內容簡介
《2012-2013年北京文化發展報告》是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十二五”規劃重點項目,是北京文化發展研究院暨研究基地推出的第九本大型年度報告! 2012-2013年北京文化發展報告》由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以及北京市有關部門的負責同志合作完成,主要包括《“中國夢”的文化解讀》、《北京社區居民文化素質調研》、《北京園博會的文化效應分析》、《北京各區縣文化建設亮點概觀》等40個子課題及相關數據。報告對2012-2013年北京文化建設中的諸多難點問題進行了切實深入的調研,系統展示了北京文化發展的獨特性和閃光點,力圖為北京市委和市政府的文化決策提供具有戰略性、前瞻性的發展思路。
2012:2013年北京文化發展報告 目錄
(一)文化對實現“中國夢”的重要意義
(二)北京在“中國夢”實現中的特殊角色
(三)2012-2013年度北京文化研究的焦點和視角
**編 “中國夢”的文化解讀
一、“中國夢”的文化意義
(一)世界文化背景下的“中國夢”
(二)實現“中國夢”必須承傳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
(三)實現“中國夢”必須以創新為基礎和動力
二、文化自信與“中國夢”
(一)對傳統文化的自信
(二)堅定中國特色的道路自信
(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三、“中國夢”與近代以來中華民族的歷史選擇
(一)“中華民族”概念的提出與“五族共和”政策的出臺
(二)國共兩黨對中華民族發展道路的選擇
(三)新中國成立后的民族團結與繁榮
四、理想信念構筑中國夢
(一)理想牽引中國夢
(二)信念鑄就中國夢
(三)文化激發理想信念的自信力
五、教育強國夯實“中國夢”的基礎
(一)教育是實現中國夢的力量源泉
(二)教育如何實現中國夢
六、“中國夢”推進城鄉一體化建設
(一)“中國夢”背景下城鄉一體化內涵解讀
(二)北京城鄉一體化發展現狀
(三)北京城鄉一體化存在的問題
(四)實現“中國夢”:北京城鄉一體化發展的實踐探索
七、平凡人生匯集“中國夢”
(一)對個人職業夢想的孜孜追求
(二)對幸福家庭夢想的殷殷期盼
(三)對溫暖集體夢想的默默追尋
八、“中國夢”相通“世界夢”
(一)古往今來的“世界夢”
(二)外國人參與的“中國夢”
(三)中國人構筑的“世界夢”
九、青年大學生與百年中國夢
(一)青春中國之夢
(二)民族復興之夢
(三)未來圓夢的中堅力量
第二編 中國共產黨文化思想研究
第三編 教育文化
第四編 歷史文化
第五編 文學與傳播
第六編 比較視野下的北京文化
第七編 北京市區縣年度文化亮點展示
2012:2013年北京文化發展報告 節選
1840年的鴉片戰爭失敗后所簽訂的喪權辱國的中英南京條約,使中國人感受到了巨大而空前的恥辱,于是無數的仁人志士為振興中華而奔走呼號,甚至是拋頭顱、灑熱血。洋務運動、戊戌變法、辛亥革命,直到1949年中華民族真正地屹立于世界的東方,中國走過了一段艱難而曲折的歷程。但是,在以“振興中華”為表征的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崇高目標的激勵下,近現代的中國人,頂住各種壓力,頑強奮進,在光大本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的同時,又積極地吸納西方的先進文化,從而在救亡與啟蒙、新民與圖強之間,為中華民族開拓了一條新路! ∪缃,經過新中國成立以來60多年的奮斗,特別是經過改革開放30多年的努力,中國已經在世界上和平崛起,現在正是中華民族自鴉片戰爭以來不斷追尋的民族復興的光榮夢想,越來越接近實現的時候。在這個時候,我們應當進一步光大文化自覺、文化自信、文化自強的理念,自覺地把中國夢的實現與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弘揚相互結合,汲取中國傳統文化中極為豐富深厚的智慧和至今仍然熠熠生輝的思想,從而更好地將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融入到實現“中國夢”的發展戰略之中! 。ㄈ⿲崿F“中國夢”必須以創新為基礎和動力 實現“中國夢”必須要以創新為基礎和動力,因為如果沒有創新就不可能實現“中國夢”,換句話說,實現“中國夢”的過程也恰恰就是中華民族不斷創新和發展的過程。因此我們黨和國家領導人給予了創新高度的重視! 2012年11月8日,黨的十八大提出了“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又曾多次強調創新驅動。3月4日,習近平在看望出席全國政協十二屆一次會議的委員并參加討論時強調,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是立足全局、面向未來的重大戰略,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破解經濟發展深層次矛盾和問題、增強經濟發展內生動力和活力的根本措施。3月5日下午,習近平在參加他所在的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海代表團審議時又再次強調,要更加自覺地把工作著力點放到加大創新驅動力度上來,不斷為創新發展注入新的動力和活力。從習總書記對創新的一再強調和多年來的中國發展實踐中,我們不難看出,創新確實在我們實現民族偉大復興的過程中是至關重要的。 而回首中華五千年的人類文明史,其實本身就是一部創新發展的歷史。從火藥、造紙、指南針、活字印刷術的發明,到地動儀、十二氣歷、天文儀器、圓周率的發現等,中華民族的先人們以他們的智慧為后代子孫留下了悠久的創新文化傳統,積淀了豐富的創新文化資源。雖然在清朝中葉以后的近代,作為世界文明古國的中國在創新方面略有滯后,但之后隨著辛亥革命的勝利及中國共產黨成功領導,中國人民取得民族獨立與解放,中國又以全新的姿態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 >
回憶愛瑪儂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隨園食單
- >
經典常談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莉莉和章魚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