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利為利:財政關系與地方政府行為
-
>
立足飯碗 藏糧于地——基于中國人均耕地警戒值的耕地保護視角
-
>
營銷管理
-
>
茶葉里的全球貿易史(精裝)
-
>
近代華商股票市場制度與實踐(1872—1937)
-
>
麥肯錫圖表工作法
-
>
海龜交易法則
糧食主產區農村金融體制創新路徑的實證研究-以吉林省為例 版權信息
- ISBN:9787802576308
- 條形碼:9787802576308 ; 978-7-80257-630-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糧食主產區農村金融體制創新路徑的實證研究-以吉林省為例 本書特色
糧食主產區始終面臨農村金融供給不足的成囚是什么?在中國農村金融機構日益明顯的商業化趨勢下,在農村信貸抵押擔保體系的缺失前提下,單純依靠農村金融機構的增量改革和存量改革能否解決農村金融抑制問題?糧食主產區如何構建完善農村信貸抵押擔保體系?在范靜著的《糧食主產區農村金融體制創新路徑的實證研究--以吉林省為例》中您能看到具有啟發性的思考與答案。 同時,《糧食主產區農村金融體制創新路徑的實證研究--以吉林省為例》也是吉林省高校人文社科基地項目“吉林省新農村背景下農村金融體制創新的研究”課題研究的*終成果。
糧食主產區農村金融體制創新路徑的實證研究-以吉林省為例 內容簡介
本書是國內系統論述糧食主產區農村金融體制改革創新的**部學術專著,具有創新性。全面比較并系統總結了中國農村金融體制改革的歷史回顧、改革變遷的基本特征、農村金融體制改革取得的經驗與教訓,為構建具有吉林省糧食主產區特色農村金融制度提供了科學的依據。 本書以吉林省糧食主產區為研究視角,探討構建具有吉林省特色的財政直補擔保貸款的農村金融體制創新的路徑。對吉林省財政直補資金擔保貸款的運行現狀、運行績效的分析,對財政直補資金擔保貸款的運行模式、主要障礙進行探討。為進一步完善財政直補資金擔保貸款制度提供一定的理論依據。
糧食主產區農村金融體制創新路徑的實證研究-以吉林省為例 目錄
**章 我國30年農村金融體制變遷的歷程 **節 改革開放三千年農村金融體制改革的階段劃分 一、**階段是農村金融體制的初步形成階段(1979—1984) 二、第二階段是農村金融的發展階段(1985—1995) 三、第三個階段是農村金融改革的深化階段(1996—2006) 四、第四個階段是探索農村金融市場的增量改革(2006一至今) 第二節 改革開放以來農村金融體制改革過程的基本特征 一、農村金融體制改革是一個漸進的發展過程 二、農村金融體制改革是一個政府主導的強制性制度變遷過程 三、農村金融體制改革是一個漸進市場化的過程第二章 農村金融體制改革取得的成就及問題 **節 農村金融體制改革取得的成就 一、金融機構涉農貸款快速增加 二、不斷創新農村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 三、不斷擴大農村金融基礎服務覆蓋面 四、新型涉農金融機構快速發展,其可持續發展能力有所提高 五、不斷深化農村金融機構改革與創新 六、不斷推進農村支付體系建設 七、逐步改善農村信用環境 八、農業保險風險防范作用逐步凸顯 第二節 農村金融體制改革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尚未建立多元化、多層次、適度競爭的農村金融服務體系 二、農村信貸市場拓展的深度、廣度不夠 三、缺少信貸市場、證券市場、保險市場的聯動機制 四、農村地區金融生態環境建設滯后 五、與農村金融相關的政策法規不健全 六、農村信用社產權制度改革不到位 七、農村抵押擔保方式創新面臨制度障礙第三章 吉林省農村金融的困境:農村金融排斥實證分析 **節 緒論 一、研究背景及意義 二、國內外文獻綜述 三、相關概念及理論 四、研究目標及內容 五、研究方法及技術路線 第二節 吉林省農村金融排斥現狀 一、地理排斥 二、評估排斥 三、條件排斥 四、價格排斥 五、營銷排斥 六、自我排斥 第三節 吉林省農村金融排斥的地域差異 一、指標體系的選擇 二、灰色關聯、灰色聚類原理 三、聚類分析過程 四、基于農村金融排斥指數的測度 第四節 吉林省農村金融排斥影響因素的實證分析 一、變量及模型說明 二、變量描述性統計分析第四章 吉林省農村金融體制創新的路徑:財政直補擔保貸款的實證研究第五章 吉林省農村金融體制創新的路徑:土地收益保證貸款的實證研究第六章 吉林省農村金融體制創新的路徑:政策性農業保險研究參考文獻附錄
糧食主產區農村金融體制創新路徑的實證研究-以吉林省為例 作者簡介
范靜,吉林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博士,博士生導師。長春科技學院兼職教授。吉林省農業經濟學會常務理事,吉林省管理學會常務理事。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規劃項目同行評議專家,國家財政部綜合開發司國家農業產業化重點扶持項目評估專家。2010一2011年在美國普渡大學做訪問學者一年。主要研究領域是農村金融。曾獲得吉林省第八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論文三等獎、吉林省首屆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優秀成果獎研究報告三等獎。“十一五”期間主要研究成果:2006年在中國農業出版社出版學術專著一部。“十一五”期間主持完成或正在主持研究的省級課題6項:其中科技廳課題1項,吉林省高校人文社科基地重點項目1項,省社科基金2項,省教育廳教改課題2項。“十一五”期間在國家重要刊物和國家核心刊物上發表論文10余篇。 范靜,吉林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博士,博士生導師。長春科技學院兼職教授。吉林省農業經濟學會常務理事,吉林省管理學會常務理事。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規劃項目同行評議專家,國家財政部綜合開發司國家農業產業化重點扶持項目評估專家。2010一2011年在美國普渡大學做訪問學者一年。主要研究領域是農村金融。曾獲得吉林省第八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論文三等獎、吉林省首屆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優秀成果獎研究報告三等獎。“十一五”期間主要研究成果:2006年在中國農業出版社出版學術專著一部。“十一五”期間主持完成或正在主持研究的省級課題6項:其中科技廳課題1項,吉林省高校人文社科基地重點項目1項,省社科基金2項,省教育廳教改課題2項。“十一五”期間在國家重要刊物和國家核心刊物上發表論文10余篇。
- >
巴金-再思錄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自卑與超越
- >
回憶愛瑪儂
- >
經典常談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