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創新中國教育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1720726
- 條形碼:9787511720726 ; 978-7-5117-2072-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創新中國教育 本書特色
本書以通俗易懂的語言、嚴謹的結構,記述了作者在中國教育改革之路上的成功和失敗,目的在于讓中國的家長、老師、學生以及更多關注中國教育的人們明白,在當今的中國為什么改革如此重要,以及它是如何一步一步成為現實的。作者通過“耶魯之路”“從北京開始”“新的旅程——深圳”“筑夢”“回到起點”“重拾信念”“教育新實踐”“體驗創新——以色列之行”“中國創新階段的未來”等等,從中發掘到關于教育的真正意義。本書對進一步推進中國教育改革具有非常重要的參考價值。 本書編選編了被譽為“全世界教育之父”的安德里亞斯 施萊歇爾教授(andreas schleicher)寫的推薦序言,附錄北大附中、清華附中、深圳中學以及部分國外留學生給作者來信。
創新中國教育 內容簡介
被譽為“全世界教育之父”的安德里亞斯 施萊歇爾教授(andreas schleicher)寫序推薦 一位耶魯畢業生教你如何考上國際名校 講述發生在北京大學附屬中學、深圳中學創新教育的故事 培養中國創新一代的成功探索 全國各大媒體為何對該書爭相報道? 美國《紐約時報》專版報道 美國總統奧巴馬夫人米歇爾在北大的演講似乎在為《創新中國教育》熱市: 美國總統奧巴馬夫人米歇爾 奧巴馬22日在北京大學斯坦福中心發表演講,她鼓勵更多學生通過留學改變人生。她說自己出生于工薪階層家庭,甚至從未想過留學。她引用中國古語“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鼓勵美國學生來到中國、中國學生走出國門,開闊自己的視野,增長見識,“出國留學,你們不僅在改變自己的人生,也在改變你們所遇到的每個人的人生。” 米歇爾說,奧巴馬總統提出的“十萬強”計劃增加了留學中國的美國學生數量和多樣性。她說,我們正在進入公民外交新時代,留學是人與人之間交流的強大工具。國與國之間的關系不僅是政府或領導人之間的關系,也是人民之間的關系,尤其是年輕人之間的關系。
創新中國教育 目錄
序言
**章 耶魯之路
第二章 從北京開始
第三章 新的旅程——深圳
第四章 筑夢
第五章 回到起點
第六章 重拾信念
第七章 教育新實踐
第八章 體驗創新——以色列之行
第九章 中國創新階層的未來
附錄:學生來信摘編
創新中國教育 相關資料
世界最著名的教育家andreas schleicher是如此評價《創新中國教育》的: “在中國,我結識了許多的教育工作者,他們認可并信奉這樣的目標,許多的學校也依然在努力嘗試著將其付諸實踐。在這其中已經有所建樹,并一直給予我最深刻印象的是北京大學附屬中學的國際部。相信這本書的讀者,能通過作者書中的親身經歷,了解到他們是如何進行實踐并達到目標的。在探索未知世界的同時,北京大學附屬中學也將世界帶入了中國,為中國的下一代,將純粹復制學科內容的教育改革為培養學生實際生活能力的教育;將為國家服務的教育轉變成為全球與當地社區服務的公民教育;將為考試而競爭的教育轉向加強學生能力培養的教育;將情景價值觀的教育——我將做現實環境允許做的事情——更新為可持續價值觀的教育。相信這樣的教育將能幫助中國的下一代更好地進行協調適應——帶著無限的可持續性,將一個失衡的世界歸于平衡與和諧。”
創新中國教育 作者簡介
江學勤,加拿大籍華人,畢業于1999年耶魯大學英國文學專業,曾任聯合國駐阿富汗官員。于2008年應時任深圳中學校長王錚的邀請,建立深圳中學出國體系,并擔任深圳中學校長助理;2010年王錚校長調回北京擔任北大附中校長,江學勤又應邀建立北大附中國際部,并擔任北大附中校長助理/國際部主任。 作者經常接受國內、國際各大媒體的采訪,并在《人民日報》《CNN》《BBC》《華爾街日報》《紐約時報》等報刊發表文章。系《紐約時報》中文網站教育專欄作家。
- >
二體千字文
- >
月亮虎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自卑與超越
- >
莉莉和章魚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