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網小程序
一鍵登錄
更方便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中西哲學論衡-第二輯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7506073
- 條形碼:9787547506073 ; 978-7-5475-0607-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西哲學論衡-第二輯 本書特色
《中西哲學論衡(第二輯)》主要內容包括:讀文德爾班的《歷史與自然科學》、“消解”與“顯影”:后馬克思主義社會發展動力觀解析、關于“天理、良知”的“超越性”與“內在性”問題的一個反省、——以牟宗三先生的新儒學系統為核心的展開、雍正帝的夷夏之辨與中外一家、為中國哲學辯護、“量”與“所量”關系新解、——借鑒現象學探討熊十力的“量論”規劃、名學與概念研究、——探索一種哲學方法、中西哲學生存狀態視角之差異研究等。
中西哲學論衡-第二輯 內容簡介
《中西哲學論衡》是由上海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外國哲學研究室主辦的按年出版的論文集,收錄了以華東地區為主的一批哲學家關于中西哲學比較研究的學術論文。本輯主要包括:邁克爾·D·巴伯《認同與本質——現象學、舒茲與沃格林通信》、黃濟鰲《德性倫理的情感主義話語——休謨倫理學析論》等論文。
中西哲學論衡-第二輯 目錄
西學探要
認同與本質
——現象學、舒茲與沃格林通信
德性倫理的情感主義話語
——休謨倫理學析論
對于作為科學的歷史學的探索
讀文德爾班的《歷史與自然科學》
“消解”與“顯影”:后馬克思主義社會發展動力觀解析
中學攬勝
關于“天理、良知”的“超越性”與“內在性”問題的一個反省
——以牟宗三先生的新儒學系統為核心的展開
雍正帝的夷夏之辨與中外一家
多棱透視
為中國哲學辯護
“量”與“所量”關系新解
——借鑒現象學探討熊十力的“量論”規劃
名學與概念研究
——探索一種哲學方法
中西哲學生存狀態視角之差異研究
哲海采擷
行為邏輯論綱
rights and responsibility in contemporary political thought
去國還鄉
——知識人自愿去農村:世界范圍內的考察
自由意志:約束條件下的自由選擇
佛學薈萃
中古漢譯佛典里的“世界”概念
《成唯識論》“三性說”的哲學內涵
——以“染凈依他”為中心的探討
從哲學詮釋學到本體詮釋學:美學問題
《中西哲學論衡》(年刊)稿約
認同與本質
——現象學、舒茲與沃格林通信
德性倫理的情感主義話語
——休謨倫理學析論
對于作為科學的歷史學的探索
讀文德爾班的《歷史與自然科學》
“消解”與“顯影”:后馬克思主義社會發展動力觀解析
中學攬勝
關于“天理、良知”的“超越性”與“內在性”問題的一個反省
——以牟宗三先生的新儒學系統為核心的展開
雍正帝的夷夏之辨與中外一家
多棱透視
為中國哲學辯護
“量”與“所量”關系新解
——借鑒現象學探討熊十力的“量論”規劃
名學與概念研究
——探索一種哲學方法
中西哲學生存狀態視角之差異研究
哲海采擷
行為邏輯論綱
rights and responsibility in contemporary political thought
去國還鄉
——知識人自愿去農村:世界范圍內的考察
自由意志:約束條件下的自由選擇
佛學薈萃
中古漢譯佛典里的“世界”概念
《成唯識論》“三性說”的哲學內涵
——以“染凈依他”為中心的探討
從哲學詮釋學到本體詮釋學:美學問題
《中西哲學論衡》(年刊)稿約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山海經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