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中國古代哲學思想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7215265
- 條形碼:9787547215265 ; 978-7-5472-1526-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古代哲學思想 本書特色
《中國古代哲學思想》把具有悠久歷史和燦爛輝煌的中國古代哲學思想展示出來,讓具有初中以上文化水平的讀者能夠全面深入地了解中國古代哲學思想的歷史和文化,為我們今天振興民族文化,創新當代文明樹立自信心和責任感。《中國古代哲學思想》介紹了古代哲學思想。
中國古代哲學思想 內容簡介
在這本以知識點為話題的《中國古代哲學思想》中,編者力爭做到圖文并茂,介紹全面,語言通俗,雅俗共賞,讓它可讀、可賞、可藏、可贈。 《中國古代哲學思想》分為了陰陽家與陰陽五行學說、中國文化的經典——《周易》、孟子與性善論等數部分內容。
中國古代哲學思想 目錄
二、中國文化的經典——《周易》
三、孟子與性善論
四、中國禪學
五、中國古代哲學的總結者——王夫之
中國古代哲學思想 節選
陰陽家是戰國時期主要學派之一,因以提倡陰陽五行學說為宗旨,故名陰陽家,又稱陰陽五行家或五行家。《漢書·藝文志》將其列為九流之一,主要代表人物是戰國末年齊國人鄒衍。 人類幼年時期對自然和社會的認識是幼稚的,但這幼稚的認識卻是文明時代哲學的胚胎,含有早期樸素唯物主義和辯證思想。 進入階級社會后,一部分哲學胚胎發育為宗教唯心主義哲學,另一部分胚胎則萌發出樸素的唯物論和辯證法。 早期人類習慣于以形象思維的方式去認識世界。 所謂形象思維就是人們在認識世界的時候用客觀事物的具體形象進行思維和表述,即用具體的東西表示抽象的思想,如五行和陰陽學說。 陰陽五行學說是在直接經驗基礎上獲得的,即“近取諸身,遠取諸物”《周易·系辭下》。“五行”一詞*早見于我國古代文獻《尚書》,指金、木、水、火、土,代表了世間萬物,是人類不可缺少的生活資料。五行學說含有樸素的唯物主義思想。 陰陽代表事物的兩個方面,即事物的對立面。陰陽學說不僅指出了組成一個事物的對立面,而且還涉及了對立面的轉化,含有樸素的辯證法思想。 歷史學家曾對諸子百家試行分類,**個試行分類的人是司馬遷的父親司馬談。《史記》*后一篇中引用了司馬談的一篇文章《論六家要旨》。這篇文章把以前幾個世紀的中國哲學家劃分為六個主要的學派,**個學派就是陰陽家。 陰陽家講的是一種宇宙生成理論,由論說陰陽五行而得名。在中國哲學思想里,陰陽是宇宙形成論的兩個主要原則。中國人認為在陰陽結合與互相作用下產生了一切宇宙現象。 春秋戰國時代,諸侯爭霸,王權衰落,各國大量招攬人才,貴族政治漸漸消失。有思想的知識分子提出了各自的政治主張。社會的劇烈變革對學術文化提出了一系列要求,學派紛紛產生,形成了百家爭鳴的局面。當時,*有影響的除了儒、道兩家以外,還有以墨翟為代表的墨家,以韓非為代表的法家,以公孫龍子為代表的名家,以孫臏為代表的兵家,以許行為代表的農家,以張儀、公孫衍、蘇秦為代表的縱橫家,以呂不韋為代表的雜家等。各派各家都著書立說,廣召弟子,參與政治,學術思想極為繁榮。 作為一個學術門派的陰陽家,在這個時期應運而生了。陰陽家的代表人物-是鄒衍。 戰國末期,經過激烈的社會變革,封建制國家紛紛出現,新興地主階級要求在政治上、思想上的統一。在這種社會背景下,學術思想上出現了把各派思想合而為一的雜家。雜家的產生反映了戰國末期學術文化融合的趨勢。雜家思想內容駁雜,有儒、道、墨、法、農家、縱橫家、陰陽家等各家思想。雜家的代表性作品是《呂氏春秋》和《準南子》。在這兩部著作中,都有關于陰陽學說的論述。 秦始皇統一六國后,不僅崇尚法家,還兼用陰陽家。 漢武帝時,推行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政策,百家開始退出歷史舞臺。 作為陰陽家這個派別,當然也不例外。派別雖然不存在了,但有關陰陽學術的研究并未停止。陰陽五行學說的運用在漢代形成了一個高峰,如《太乙》《六壬》這兩門預測術就是在漢代完成的,同《奇門遁甲》預測術并稱為“預測三式”。作為陰陽家,大都能觀天象、識地利、通歷法、精于陰陽五行術數的演算。 ……
中國古代哲學思想 作者簡介
徐潛,1957年1月生于北京,1976年高中畢業,在新疆兵團農一師五團六連屯墾戍邊。1978年考入北京師范大學中文系,1986年考入中國人民大學中文系文藝學研究生班。從事出版20年,現為吉林文史出版社社長。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朝聞道
- >
自卑與超越
- >
莉莉和章魚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月亮虎
- >
煙與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