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估到手價是按參與促銷活動、以最優(yōu)惠的購買方案計算出的價格(不含優(yōu)惠券部分),僅供參考,未必等同于實際到手價。
-
>
魯迅全傳:苦魂三部曲-增訂版(全三冊)
-
>
大家精要- 克爾凱郭爾
-
>
尼 采
-
>
弗洛姆
-
>
大家精要- 羅素
-
>
大家精要- 錢穆
-
>
白居易:相逢何必曾相識
張培剛傳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0994543
- 條形碼:9787560994543 ; 978-7-5609-9454-3
- 裝幀:70g輕型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張培剛傳 本書特色
我國**本全面反映張培剛人生絕唱的傳記作品。由武漢地方志辦公室耗費將近3年多時間歷經全國多省市地縣采訪,收集大量一手資料進行編撰而成。較為完整地把握了傳主的生平事跡、事業(yè)追求、心路歷程和學術成就,真實、生動地再現(xiàn)了張培剛卓越而平凡、輝煌而淡泊的傳奇人生,給人們以多重啟迪。
張培剛傳 內容簡介
張培剛先生系我國具有國際影響的經濟學家,發(fā)展經濟學創(chuàng)始人之一,也是我國杰出的教育家。《張培剛傳》以時間為主線,分為“故鄉(xiāng)紅安”“求學武漢”“哈佛奇跡”“赤字報國”“再創(chuàng)輝煌”等十五個部分,在梳理大量一手史料基礎上,較為完整地把握了傳主的生平事跡、事業(yè)追求、心路歷程和學術成就,真實、生動地再現(xiàn)了張培剛卓越而平凡、輝煌而淡泊的傳奇人生,給人們以多重啟迪。
張培剛傳 目錄
**章故鄉(xiāng)紅安
一、 出生八里灣
二、 家中幼子
三、 少年萌志
第二章求學武漢
一、 入讀私立武漢中學
二、 武漢大學文科預科生
三、 讀書座右銘
四、 珞珈山驕子
五、 師生情深
六、 投身抗日救亡運動
第三章農村調查
一、 清苑農家經濟調研
二、 浙江糧食運銷問題調查
三、 廣西糧食問題研究
四、 《農業(yè)與工業(yè)化》研究雛形
五、 報考清華庚款留美生
第四章留學哈佛
一、 遠渡重洋
二、 初入名校
三、 艱辛打工
四、 拜訪趙元任學監(jiān)
五、 結緣胡適博士
六、 聆聽宋美齡演講
七、 相知同窗好友
第五章哈佛奇跡
一、 師從名師張伯倫、 熊彼特、 布萊克、 厄謝爾
二、 走一條前人未走過的路
三、 “世界上*疼我的人走了”
四、 《農業(yè)與工業(yè)化》榮獲大衛(wèi)?威爾士獎
五、 《農業(yè)與工業(yè)化》的獨特見解
六、 《農業(yè)與工業(yè)化》為發(fā)展經濟學奠基
第六章海外歸來
一、 重返珞珈山
二、 出任武漢大學經濟系主任
三、 走上教學講壇
四、 保護進步學生
第七章赤子報國
一、 ecafe官員
二、 接受馬列主義
三、 與中共黨組織聯(lián)系
四、 參加“新教協(xié)”
五、 “應變”及護校
六、 說服學者李崇淮留下
第八章參政足印
一、 舉辦新民主主義經濟講座
二、 參與武大接管工作
三、 維護新政權經濟秩序
四、 任首屆武漢市人民政府委員
五、 學者型的民青聯(lián)副主任委員
六、 參加中共中央馬列學院學習
第九章籌建華工
一、 選擇喻家山為校址
二、 主持華工校園設計
三、 七千人的“總管家”
四、 平房中的婚禮
五、 peikang chang在“工地”
第十章蹉跎歲月
一、 紅安建蘇公社勞動
二、 參加恩施“四清”運動
三、 放牛向陽湖
四、 短暫的英語教學生涯
第十一章老牛奮蹄
一、 參與編審《政治經濟學辭典》
二、 重返學術講臺
三、 同厲以寧兩度合作
四、 參與國外學術交流
五、 開展外國經濟學說交流研究
六、 中譯版《農業(yè)與工業(yè)化》問世
七、 老牛奮蹄的精神
第十二章壘筑高地
一、 創(chuàng)辦經濟研究所
二、 創(chuàng)辦經濟發(fā)展研究中心
三、 推動經濟學院跨越式發(fā)展
第十三章再創(chuàng)輝煌
一、 “發(fā)展經濟學向何處去?”
二、 創(chuàng)建新發(fā)展經濟學
三、 編著《發(fā)展經濟學通論》
四、 完善新發(fā)展經濟學理論體系
五、 提出“牛肚子”理論
第十四章學者風范
一、 為振興大武漢出謀劃策
二、 桃李滿天下
三、 “大家”、 “大師”和“荊楚社科名家”
四、 經濟學界的“張培剛獎”
五、 生活中的大師
第十五章大師遠去
一、 各界痛別
二、 垂范千古
三、 心曲緬懷
張培剛年譜
張培剛賦(代后記)
張培剛傳 作者簡介
武漢地方志辦公室成立于1980年5月,1983年4月被批準為局級事業(yè)單位,是武漢市人民政府直屬的負責全市地方志工作的常設機構,在武漢地方志編纂委員會領導下,對全市地方志工作行使組織指導和行政管理職能,組織編纂地方志書和地方綜合年鑒。1994年4月建立武漢方志館,掛武漢方志館、武漢年鑒社的牌子,合署辦公。2007年12月,武漢地方志辦公室再次被湖北省人事廳發(fā)文批準為列入參照公務員法管理單位。2010年,武漢志辦內設機構有秘書處、方志編審處、年鑒編審處、文獻資料處等4個職能處和機關黨總支,另設《武漢春秋》編輯部。[
- >
羅庸西南聯(lián)大授課錄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自卑與超越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煙與鏡
- >
推拿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二體千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