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估到手價是按參與促銷活動、以最優惠的購買方案計算出的價格(不含優惠券部分),僅供參考,未必等同于實際到手價。
-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中國人的休閑 版權信息
- ISBN:9787805545653
- 條形碼:9787805545653 ; 978-7-80554-565-3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人的休閑 本書特色
為了與“休閑”二字相映襯,《中國人的休閑》也以輕松優雅的敘述方式講述了中國源遠流長的傳統休閑文化,將休閑與自然哲學、人格修養、審美情趣、文學藝術、養生延年等各方面相聯系,一題一篇地娓娓而談,漸漸談成一個大問題,而每個拆來又各自成篇。
作者簡介
中國人的休閑 內容簡介
一提到“休閑”這個名詞,很多人立刻就會聯想到吃、喝、玩等,是否這些就代表了休閑呢?休閑究竟又有什么樣的內涵呢?很多人恐怕對此都不甚了解。勿庸置疑,吃、喝、玩肯定屬于休閑的內容之一,但絕不是全部。休閑有高尚的,也有低俗的,例如有的人整天游手好閑,吃喝玩樂,斗雞走狗,說三道四,雖然表面看來也是休閑,但這是休閑的墮落,不提倡人們追隨。休閑也要閑出趣味,同樣是喝酒,細斟慢酌、花下獨酌就顯得有“有趣”,而狂呼濫飲、使酒罵座就讓人生厭。休閑是一種藝術、一種文化,特別是在中國,休閑方式具有鮮明的獨特性,它是以士大夫文人為主的休閑文化,常常伴隨著琴、棋、書、畫,以及曲賦、美酒和美人,諸如飲酒賦詩、花中彈琴、摩玩古鼎……充滿詩情畫意,別具藝術性。
中國人的休閑中國人的休閑 前言
時下,休閑成了人們談論的時髦話題。大眾傳媒和商業廣告頻頻使用“休閑”這個名詞,鼓勵并刺激人們休閑,以至報上有“都市休閑”的專欄,服裝有“休閑服”,鞋子有“休閑鞋”,有的商品房命名為“休閑居住園”,等等。似乎一與休閑沾上邊,馬上就成了“白領”,立刻瀟灑輕松起來。至于休閑的內涵是什么?是否吃與玩就等于休閑?休閑與藝術有什么關系?對這些問題,恐怕很多人不甚了了。
其實,中國人的休閑是一門博大精深的學問,特別是以士大夫文人為主的休閑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很重要的組成部分。它與自然哲學、人格修養、審美情趣、文學藝術、養生延年等許多方面發生極為密切的關系。因此,中國人的休閑是個大題目,決非三言兩語能夠說清楚。
中國入的休閑,*崇尚自我心境與天地自然的交流與融合!安删諙|籬下,悠然見南山”,陶淵明的這兩句詩非常有代表性地寫出了閑適的*高境界,即悠然的自我與外在景物的水乳交融。中國人推崇的閑暇,是內心的寧靜,將自我靜靜地沉浸于山光水色,沉浸于清風、流霞和明月,沉浸于草木蟲魚的生命律動中。閑暇既是追求心境的寧靜,也是感知自然的真美和大美。當自我與外物融為一體時,我們就得到了*好的休息,體悟到精神世界與客觀世界的和諧。
中國人傳統的休閑文化,也推崇靜觀、獨處等寧靜的狀態。士大夫文人的休閑,先受到老莊哲學虛靜之道的影響,后又經禪宗思維方式的啟發,更多地愛好沉冥靜境,贊美所謂“體靜心閑”的境界。關于寧靜的妙處,古人已經說了很多。寧靜能容納萬動。當內心寧靜時,感知變得特別敏銳和細膩。這時,會聽到大山沉重的嘆息,流水的歡笑,微風與小草的對話。經驗告訴我們:奔騰跳躍,只會使人面紅耳赤;而置身境靜,就很容易進入悠閑,甚至能心地明澈。為什么許多人愛靜坐,愛獨步,愛獨酌,愛孤云,愛寺僧,愛空山,愛一切寧靜的事物?因為悠閑與寧靜*親近。
閑有閑情,閑有閑趣。休閑貴有情趣。有無趣味,乃是評判休閑品味高下的一大標準。同樣飲酒,細斟慢酌是“趣”,花下獨酌是“趣”;而狂呼濫飲,使酒罵座就無趣。同是游覽,濯足清流是“趣”,登高賦詩是“趣”;而折花打鳥,污染山水就無趣。潔靜的古瓷瓶中,插著疏影橫斜的梅花,透出雅趣;若啤酒瓶中,即使供著名貴花卉也索然無趣。趣味,是閑暇的靈魂。
閑暇有無趣味,取決于人的生活情趣和審美情趣。有趣并懂得美的人,吃能吃出趣味,玩能玩出趣味,談能談出趣味,看似極普通極平凡的休閑活動,都能顯出閑趣和雅趣來。正如天姿國色,粗頭亂服也是傾國傾城。反之,即使家有名園,古玩滿室,也不過附庸風雅,何趣之有?
閑暇,固然表現為時間意義上的空閑,但不是空虛,不是無所事事,無所用心。相反,一個人在閑暇時更能表現出個性和志向。古人有“隱居以求其志”的說法。那些負氣帶性之人,或者與爾虞我詐的官場格格不入,或者為逃避世途的險惡,寧愿選擇隱居的道路,做一個閑人。他們采菊東籬,流連青松,徜徉山水,詩酒自適,散誕逍遙,傲視世俗。這樣的閑人,以閑為跡,保持著人格的獨立,與飽食終日、懶散不可收拾的閑,漢不可同日而語。
休閑有益于養生,這是顯而易見的?v目千巖競秀,萬壑爭流,心胸為之豁達,俗慮頓消。與友人閑談,自由自在,傾吐心中郁結,實乃人生樂事。勞累之后,邊喝著釅釅的好茶,邊看電視或聽音樂,恢復了體力,精神也得到放松。即使靜靜地坐著,通過意志的調息,使躁動趨于寧靜,從而感受到安逸、舒泰與和諧。
悠閑是藝術,與藝術創造息息相通。中國士大夫文人的消閑,常伴隨著棋、琴、書、畫,伴隨著美酒、音樂與美人。這是生活的趣味化與藝術化。諸如“濁酒半壺,清琴橫床”,花下賦詩,一詠一觴,賦韻聯句,摩玩古鼎,校訂花譜,學書作畫……閑暇中陶冶性情,親近藝術,也創造藝術。可以說,沒有閑暇,也就沒有文學和藝術的燦爛花朵。
忙與閑相輔相成,缺一不可。人生在世,不能不忙,也不能無閑。不忙,人生無價值;不休閑,活得太累,也活得無趣味。有忙有閑,才是完整和完美的人生。忙中有閑,忙里偷閑,才能有張有馳,有滋有味。
然而,閑暇既可以使人充實,使人優美,也可以使人空虛,使人無聊。閑中有趣與閑得無聊僅差一步之遙。整天游手好閑,吃喝玩樂,斗雞走狗,說三道四,雖貌似閑暇,實際上毫無趣味,是休閑的墮落,與有益和藝術地休閑,相去很遠很遠。
中國人的休閑方式具有鮮明的獨特性,中國的休閑文化源遠流長,堪稱人類生活史上的一大奇觀。隨著東西方文化相互融合的大趨勢,西方的思想觀念和生活方式不斷傳入古老的中國,如咖啡、保齡球、卡拉OK、網球、桑拿浴、西餐、日本和韓國的料理等等,正被中國人所接受。但形成具有鮮明時代性的休閑方式和休閑文化,還是應該以傳統的休閑文化為主體。因為幾千年來形成的中國休閑文化,圓融物我,精深玄妙,早已積淀為深厚的文化根基,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的生活方式、思想行為與文學藝術。它像浩瀚的大海,會吸收和容納一切。
中國人的休閑 目錄
**章涵泳自然:休閑的至境1
山水娛人1
濠上之樂4
野游6
清夜玩月9
北窗下臥11
閑月時節14
第二章體靜心閑:休閑時的身心19
靜境與心閑19
獨坐的況味22
獨游25
聽雨27
老者的閑暇30
第三章閑須適性:悠閑*適意35
閑居之適35
視聽之娛38
夜游40
攜美遨游43
做官的閑適46
無官一身輕49
我身須有我閑51
第四章崇尚閑趣:情趣是休閑的靈魂55
文人雅集55
看花58
閑飲61
煮茶品茗64
清談的衍變67
吞云吐霧之趣70
泡茶館73
休閑小吃76
雅室清玩79
野宴81
蟲趣84
第五章消閑妙法:天下萬事皆可樂89
閑談89
看蟲斗及其它92
魚鳥之樂95
讀閑書與閑讀書98
散步101
吃瓜子——*佳消閑法104
逛商店的樂趣106
博戲109
閑消一局棋112
日涉庭院115
第六章閑居與養生:閑散的用處119
閑居以養志119
從陶淵明愛菊說起122
“終南捷徑”及其由來125
因病得閑127
忙里偷閑130
閑眠之益132
優游園林135
納涼消夏138
第七章閑情寄藝:悠閑是藝術143
瓶供之藝143
喝茶的藝術146
花譜149
禽經152
修容154
調絲品竹157
食不厭精160
“遣興莫過詩”163
筆墨怡情166
第八章閑得無聊:休閑的變異171
深宮中的消閑171
拈花惹草173
長舌婦與閑漢176
“呼盧喝雉”179
尋找刺激182
玩物喪志184
中國人的休閑 作者簡介
龔斌,華東師范大學教授,華東師范大學東方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員。著有《鬼神奇境: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鬼神世界》、《宮廷文化》、《陶淵明集校箋》、《中國詩歌史話》、《中國近代散文精粹類編·諷喻篇》、《陶淵明傳論》、《情有千千結—青樓文化與中國文學研究》、《北里瑣話》、《圖說青樓》、《慧遠法師傳》、《世說新語校釋》(上中下)等。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巴金-再思錄
- >
自卑與超越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煙與鏡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二體千字文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