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君子的風范:松竹梅蘭 版權信息
- ISBN:9787805545714
- 條形碼:9787805545714 ; 978-7-80554-571-4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君子的風范:松竹梅蘭 本書特色
《君子的風范:松竹梅蘭》對松竹梅蘭的栽植歷史、生長習性、品種類型、育種繁殖等等,或屬于植物學,或屬于生態學,或屬于園藝學,與“文化”關系不大,盡量放棄,著重從文化角度解讀了“松竹梅蘭”的文化價值與魅力,讓讀者感悟到不同的文化韻味,以醒自身。
君子的風范:松竹梅蘭 內容簡介
從全書現在的內容看,**章“世以神為本,草木皆有靈”是從社會民俗學的角度看松竹梅蘭;第二章“清賞貴神韻,高潔在比德”是從社會倫理學的角度看松竹梅蘭;第三章“風雪增異彩,人情添物趣”是從審美娛情的角度看松竹梅蘭;第四章“畫筆寫風雅,遺韻留丹青”是從繪畫藝術中看松竹梅蘭;第五章“山水毓靈秀,擇地仰物華”則是從旅游文化的角度來看松竹梅蘭。
君子的風范:松竹梅蘭君子的風范:松竹梅蘭 前言
一本書寫完了,作者往往有幾句“題外”的話,或與書的內容有關,或與寫作過程有關,總之,想把它說給讀者,我這次也不例外。
關于松、竹、梅、蘭,自《易經》上講“同心之言,其臭如蘭”和孔子講“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以來,前人已說了許多的話。宋元人還把松、竹、梅合稱為“歲寒三友”,也有的再加上蘭,合稱“四友”,于是,這一話題的內容就更豐富了。文化巨人如孔子,大詩人如屈原,高士如林和靖,都以自己的人格力量高揚了“四友”的君子風范;歷代騷人墨客,競相歌詠,名篇佳作,真可謂車載斗量;故“四友”的清純高潔、堅貞自守、正氣凜然等品格受到文化人的普遍崇敬,也進而得到全民族的喜愛。所以,在對“四友”的歌詠和喜愛中,在許多關于“四友”的話題中,也就自然積淀著民族文化的精神。然而,因為時代久遠,有些東西已被歷史的塵灰覆蓋,顯得模糊不清了。掃除那些歷史的塵垢,揭示“四友”的文化內蘊,這便是我寫這本小書的目的。
書雖然小,我卻從秋寫到了夏,幾近一年,所費心力,不亞于一本學術專著。
首先,面對林林總總的材料,如何取舍?又如何組織?這是我思考得*久的,費時*多的一個問題。中途,我有很多時候都覺得無所適從,就像我老家流行的一個歇后語:老虎吃天——無處下口;我有幾次都想放棄這個題目不做,但一想到我這“松竹梅蘭”只是《風雅文化叢書》中的一種,到時開不出“花”結不出“果”來,豈不令整套《叢書》擱淺?因而只好硬著頭皮干下去。說來也怪,退堂鼓未打得成,把頭皮一硬,居然也漸漸地有了一些眉目。幾經思索,我*后決定,對于這個題目,只要與“文化”相關的部分,我便盡量涉及,而與“文化”關系不大的部分,便盡量放棄。從全書現在的內容看,**章“世以神為本,草木皆有靈”是從社會民俗學的角度看松竹梅蘭;第二章“清賞貴神韻,高潔在比德”是從社會倫理學的角度看松竹梅蘭;第三章“風雪增異彩,人情添物趣”是從審美娛情的角度看松竹梅蘭;第四章“畫筆寫風雅,遺韻留丹青”是從繪畫藝術中看松竹梅蘭;第五章“山水毓靈秀,擇地仰物華”則是從旅游文化的角度來看松竹梅蘭。至于松竹梅蘭的栽植歷史、生長習性、品種類型、育種繁殖等等,或屬于植物學,或屬于生態學,或屬于園藝學,與“文化”關系不大,本書便盡量放棄,讀者如有興趣,自有別的專家們的著述可讀,不必于本書生不見“馬尾松”“羅漢竹”敘述文字的遺憾。
對于如何取舍,如何組織的問題,我*終做了上述的處理,自以為這樣處理還基本過得去,不知讀者諸君以為如何?
其次,我感到棘手的問題,還有如何既保持本書一定的學術性,又使其具有通俗性和可讀性,簡言之,如何使學術性、通俗性、可讀性統一起來?我的想法和做法是:談問題盡量深入淺出,敘述的文筆盡量生動流暢,把古典的材料盡可能融而化之,與本書的文字融為一體。說起來容易,但真正做起來,卻比寫學術論文要更費力氣。“深入”,并不易;“深入”而要“淺出”,就更難;“深入”而要“淺出”得不失“深”的蘊含,就尤其難。把古典的材料融而化之,要化得不走原樣,保持原有的神韻風采,也遠非一般人想象的那么容易弄好。凡此種種,我只能盡力地去做了,效果如何,也只有等待讀者的評判。
*后,我要說的是關于本書的一些材料,我曾向南北師友以及學界同仁告急求援,浙江藝術研究所的洛地教授,南京大學中文系的吳新雷教授、北京圖書館的卓連營碩士,北京師范大學古籍所的魏崇武碩士,四川聯合大學的祝尚書教授、舒大剛博士,宜賓市委宣傳部的帥胤同志,宜賓地區文化館的李館長(忘其名),以及還有素未相識的西南林學院的薛紀如教授等,都曾在百忙中給我提供資料,有的我已在書中提到,有的則未曾涉及,在此,我謹向各位熱情支持我的師友和學界同仁致以衷心的謝意!
此外,本書還參考和引用了當代若干相關書籍中的資料(書內已一一注明),其作者有相識的,也有不相識的,在此,也一并致謝。
作者
君子的風范:松竹梅蘭 目錄
**章世以神為本草木皆有靈
一神靈壽考贊木公——松靈記奇
二龍子龍孫話此君——竹靈記趣
三冰肌玉骨憐芳魂——梅靈記艷
四天人感應說國香——蘭靈記祥
第二章清賞貴神韻高潔在比德
一凌霜傲雪志不移——賞“歲寒三友”的堅貞不屈
二頂天立地偉丈夫——仰青松的挺拔傲岸
三虛心有節真君子——敬翠竹的虛懷亮節
四與世無爭高潔士——慕寒梅的孤芳自賞
五空谷傳香冷美人——頌幽蘭的香遠益清
第三章風雪增異彩人情添物趣
一清風陣陣聽天籟——風中賞松
二冰天雪地觀奇葩——踏雪尋梅
三素淡堪移入臥屏——庭園賞蘭
第四章畫筆寫風雅遺韻留丹青
一古貌蒼顏十八公——松畫尋蹤
二一枝一葉總關情——竹畫拔萃
三只留清氣滿乾坤——梅畫敘略
四淚泉和墨寫《離騷》——蘭畫擷英
第五章山水毓靈秀擇地仰物華
一閱盡滄桑倚絕壁——東岳、黃山松
二修竿密葉成蒼海——水鄉南國竹
三橫斜疏影搖南國——江浙、嶺南梅
君子的風范:松竹梅蘭 作者簡介
趙義山,四川省天府學者計劃首批特聘教授。
- >
月亮與六便士
- >
莉莉和章魚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史學評論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