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美國公民教育模式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6135983
- 條形碼:9787516135983 ; 978-7-5161-3598-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美國公民教育模式研究 本書特色
孔鍇編著的《美國公民教育模式研究》以歷史發展為線索作為縱坐標,以政治經濟社會背景為橫坐標,在系統全面的研究美國公民教育發展歷史的基礎上,總結和歸納出美國公民教育的幾種模式:公民性傳承模式、社會科學模式、反省思維模式、社會行動模式。對每一種模式進行了背景、理念、內容、途徑、不足等全景式的研究。縱觀美國公民教育的發展歷程,美國公民教育具有時代性、連續性、雙重性等特點。
美國公民教育模式研究 內容簡介
《美國公民教育模式研究》以歷史發展為縱坐標,政治經濟社會背景為橫坐標,在系統全面地研究美國公民教育發展歷史的基礎上,總結和歸納出美國公民教育的幾種模式:公民性傳承模式、社會科學模式、反省思維模式、社會行動模式。對每一種模式進行了背景、理念、內容、途徑、不足等全景式研究,使讀者對美國公民教育有一個全方位的了解和審視。*后通過對美國各個時期公民教育模式的考察,作者指出,美國公民教育具有時代性、連續性、雙重性等特點。
美國公民教育模式研究 目錄
一問題的提出
二公民教育比較研究現狀及本書的研究問題域
(一)國內關于公民教育的比較研究綜述
(二)國外關于公民教育的比較研究綜述
(三)本書研究的問題
三研究的價值
四研究基本思路及概念界定
五研究方法
**章公民性傳承模式:建國至內戰時期的美國公民教育
一公民教育的社會背景
(一)自由主義共和政體的建立
(二)社會的多樣性
二公民教育的基本理念
(一)政治基礎
(二)思想基礎
(三)基本理念
三公民教育的實施策略
(一)公民教育的內容
(二)公民教育的途徑
四公民教育小結
第二章社會科學模式:內戰后到**次世界大戰時期的
美國公民教育
一公民教育的社會背景
(一)工業化的發展
(二)城市的興起與城市化的進程
(三)新的移民浪潮
(四)疆域擴張
(五)自由放任的主流政治思想及其變遷
二公民教育的基本理念
(一)培養有社會功效的公民
(二)移民“美國化”
(三)擴張主義的愛國教育
三公民教育的實施策略
(一)公民教育實施的基礎
(二)公民教育的內容
(三)公民教育的途徑
四公民教育小結
第三章反省思維模式:**次世界大戰后至第二次世界大戰
時期的美國公民教育
一公民教育的社會背景
(一)自由放任主義帶來的問題
(二)現代自由主義的逐步確立
二公民教育的基本理念
(一)培養具有合作精神的責任公民
(二)杜威的公民教育思想
三公民教育的實施策略
(一)公民教育的內容
(二)公民教育的途徑
四公民教育小結
第四章公民性傳承與社會科學模式的復歸:第二次世界大戰后至20世紀70年代的美國公民教育
一公民教育的社會背景
(一)冷戰
(二)現代自由主義的繁榮及逐步衰弱
(三)社會的動蕩
二公民教育的基本理念
(一)公民教育的國家主義傾向
(二)第二次世界大戰后至20世紀50年代:公民教育被作為抵制共產主義的有力武器
(三)20世紀50年代末至70年代:公民教育相對被冷落
三公民教育的實施策略
(一)公民教育的內容
(二)公民教育的途徑
四公民教育小結
第五章社會行動模式:20世紀80年代以來的美國公民教育
一公民教育的社會背景
(一)新保守主義的興起
(二)全球化浪潮
(三)新科技革命的蓬勃發展與學習化社會的建設
二公民教育的基本理念
(一)物質主義盛行帶來的問題
(二)公民教育的基本理念:責任、參與、全球意識
三公民教育的實施策略
(一)公民教育的內容
(二)公民教育的途徑
四公民教育小結
第六章結語
一公民教育的時代性
二公民教育的連續性
三公民教育的雙重性
參考文獻
后記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巴金-再思錄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回憶愛瑪儂
- >
姑媽的寶刀
- >
煙與鏡
- >
經典常談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