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江淮文化論叢-第二輯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1037353
- 條形碼:9787501037353 ; 978-7-5010-3735-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江淮文化論叢-第二輯 本書特色
徐忠文主編的《江淮文化論叢(第2輯)》選用的文章以揚州博物館的論文為主。內容涵蓋了博物館學理論、江淮流域地方歷史、考古學、館藏文物、雕版印刷等方面的介紹及研究,涉及面較廣。在這本文集中,除了館內外業務人員日常的各項研究成果,還集中刊發了數篇學術研討會的論文。揚州博物館組織編纂的《江淮文化論叢》文集由文物出版社出版,受到文博界專家學者的好評,文集成為了一個學術交流的媒介;更重要的是,它搭建的這個平臺,促進了我館年輕同志的成長,也促進了館際的學術交流。
江淮文化論叢-第二輯 內容簡介
《江淮文化論叢(第2輯)》選用的文章以揚州博物館的論文為主。內容涵蓋了博物館學理論、江淮流域地方歷史、考古學、館藏文物、雕版印刷等方面的介紹及研究,涉及面較廣。在這本文集中,除了館內外業務人員日常的各項研究成果,還集中刊發了數篇學術研討會的論文。《江淮文化論叢(第2輯)》文集由文物出版社出版,受到文博界專家學者的好評,文集成為了一個學術交流的媒介;更重要的是,它搭建的這個平臺,促進了我館年輕同志的成長,也促進了館際的學術交流。
江淮文化論叢-第二輯 目錄
揚州城遺址唐宋城時期用磚規格之研究——兼及城磚燒制特征和包磚墻修砌技法等
寶應明代劉家堡減水閘考古發掘簡況
淺談揚州宋代平山堂城與堡城的連結
揚州城遺址蜀岡上城垣城濠蠡測——基于2011年揚州唐子城一宋堡城考古調查勘探的結果
博物館公共服務
重視博物館生態及生態環境的保護——揚州雙博館建設之思與考
網絡E時代的博物館社會服務形式
對推進博物館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幾點思考
傳播知識教育公眾——揚州博物館社教工作的探索與實踐
適應中的博物館文化產品開發
當今博物館文化產品研發之我見
觀眾心理與博物館教育淺析
淺淡博物館講解水平的提升
陳列展覽
博物館展陳三議
淺談漢墓專題博物館的形象設計與服務提升
要百花齊放,更要百家爭鳴——博物館及其展覽評論之我見
文史研究
關于劉師培《漢魏六朝專家文研究》
“漢代揚州人吃鮑魚”之說辯正
沈園非復舊池臺——重讀陳從周《揚州園林》
棣園主人包松溪述評
迷樓:敘述·認知·再敘述——一個典故的流傳及其周邊
清廉從政四明臣
悲欣交集話石濤
非物質文化遺產
揚州木雕
廣陵琴韻引知音——試述古琴藝術的受眾與欣賞
遺址保護
試述地方博物館如何參與文保單位的開放利用工作
揚州文化博覽城建設之我見
淺議揚州古城門遺址考古與保護利用
藏品研究
戰國漢唐絲綢與銅鏡紋飾的比較研究初探
冰雪聰明異乎流俗——品說羅聘篆書“冰壺秋月”橫幅及其他
試述質樸無華的宋代光素漆器
唐代詩歌中的揚州銅鏡
漢代廣陵漆面罩初探
揚州鑄鏡與隋唐銅鏡的發展
畫像石瑰寶“射陽漢石門畫像”
從臧柔刻《浣紗圖》棒槌瓶看刻瓷藝術
揚州館藏紫砂壺賞析
淺析揚州出土唐代器物中的外來因素
揚州博物館藏黃楊木雕賞析
出土漆木器保護研究現狀概述
試析五代木雕雙人首蛇身神怪俑
風之骨——竹制扇骨淺談
讀李墅《四相簪花圖》
高標逸韻君知否正是層冰積雪時——由《層巖積雪圖》軸初探吳湖帆的繪畫藝術
漢畫像石攝影略談
精美華貴絢麗多姿——談寶應博物館收藏的唐代銅鏡
雕版印刷
東亞漢籍版本流傳之考察——以《寒山子詩集》為個案
試論古籍雕版之厄與存世雕版的保護與利用——以故宮博物院藏雕版為例
“薄如錢唇”解析——古代活字字身由低到高的演變過程考
中韓日現存古籍雕版印刷技術分析
韓國研究木版的現況與課題
韓國木版畫的發展
韓國國學振興院所藏木版遺產的價值
揚州中國雕版印刷博物館所藏叢書版片述略
附錄 2011~2012年度揚州雙博館外出考察學習報告
后記
江淮文化論叢-第二輯 作者簡介
《江淮文化論叢第二輯》的作者以揚州博物館的業務人員為主,兼收兄弟單位的文章。作者包括揚州博物館袁淮、徐忠文、馬庭順,中國社科院考古所汪勃,揚州大學顧農,揚州文化研究所韋明鏵、朱韞慧等數十位專家學者。
- >
唐代進士錄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回憶愛瑪儂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月亮虎
- >
史學評論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