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反主流經濟學-主流經濟學批判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7025932
- 條形碼:9787547025932 ; 978-7-5470-2593-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反主流經濟學-主流經濟學批判 本書特色
經濟學家與政治哲學家的思想,不論其正確與否,其力量之大,往往出乎常人意料。實際上,統治世界的不過就是這些思想!斗粗髁鹘洕鷮W》是根據與何新一系列訪談記錄綜合整理而成的作品。主要訪談者是孫偉化博士及中國新聞社記者王涌先生等。本書提供了何新關于經濟學理論、當代中國經濟、國際經濟及社會主義歷史和改革等重大問題的研究與思考,展示了何新對于這些問題的一系列獨特、新穎的觀點。
反主流經濟學-主流經濟學批判 內容簡介
主流經濟學認為:“中國經濟發展必須遵循西方經濟學所提供的市場發展模式!”曾幾何時,這種觀點被眾多的中國經濟學家奉為圭臬,西方經濟學理論在一片“崇洋媚外”的高呼聲中,被迅速地推上了僅次于“上帝”的寶座。遺憾的是,在美國次貸危機所引發的的全球金融危機面前,這個神話正在一點一點地破滅。何新先生作為一個長期被所謂“主流經濟學派”排斥在輿論邊緣的學者,始終沒有忘記一個真正知識分子所肩負的使命,不甘寂寞地尋找著真正屬于中國的發展道路,不斷發表著獨立于西方思潮之外的真知灼見,通過本書,他將喚起更多的人進行反思和思考。
反主流經濟學-主流經濟學批判 目錄
卷 壹
第1 章 我們處在金融大危機前夜嗎
第2 章 何新對全球金融危機的預后趨勢表示悲觀
第3 章 關于美國次貸危機
第4 章 談國際通貨膨脹與美元貶值
第5 章 關于弱勢美元問題
第6 章 論全球性通貨緊縮
第7 章 人民幣升值與物價上漲
第8 章 人民幣升值隱伏的國際金融危機
第9 章 關于離岸金融市場
第10 章 對當前國際金融危機的幾點看法
第11 章 對我國金融領域問題的分析與建議
第12 章 “宏觀調控”與房價——致中央某領導同志的一封信
第13 章 關于房地產暴利和地租
第14 章 對于我國農業問題及政策的幾點思考
第15 章 解決中國農業及糧食問題的一種新戰略設想
第16 章 論“地租”
第17 章 我國煙草工業進入wto 面臨的嚴峻形勢及對策
第18 章 外資專賣我國煤礦控股權危及國家能源安全
第19 章 論股市泡沫、統計失真與下崗問題
第20 章 中國:走向未來
第21 章 關于匯率、利率與人民幣幣值(上)
第22 章 關于匯率、利率與人民幣幣值(下)
第23 章 談近期中國經濟
第24 章 我國經濟改革指導理論的失誤(上)
第25 章 我國經濟改革指導理論的失誤(下)
第26 章 論世界經濟形勢與中國經濟問題
第27 章 十五年前針對弗里德曼的一場政策辯論
第28 章 我曾試圖阻遏私有化運動
第29 章 市場原教旨主義必將搞垮經濟改革
第30 章 對走過的改革道路必須作反思
第31 章 重新評估計劃經濟
第32 章 現代資本主義危機的主要形態是金融危機
第33 章 與美國未來學家阿?托夫勒的談話
第34 章 論價值規律與當代世界經濟
第35 章 馬克思所提出的市場“實現”問題(札記)
第36 章 論通貨膨脹的基本概念
第37 章 論流通梗阻型經濟危機
第38 章 關于通貨緊縮問題
第39 章 論市場經濟的基本規律
第40 章 關于滯脹
卷 貳
上篇 理論與方法
第41 章 論混合經濟
經濟學被某些專家神秘化了
脫離實際的“模式”和“理念”會毀掉國家
當前國民經濟中存在不容忽視的隱憂
現代資本主義與古典資本主義具有重大的不同
發達國家資本主義的當代形態是“混合經濟”
中國的國情為什么與西方發達國家不同?
現代英美經濟并不是純粹私有制的資本主義
德國的“新自由主義”與美國不同
關于德國的“社會市場經濟”
凱恩斯經濟思想的關注焦點是失業問題
第42 章 論“新自由主義”
“新自由主義”是意識形態而不是科學
美英一直試圖用“經濟學”意識形態誤導中國改革
新自由主義的“鐵律”和“圣誡”
為什么急于用新自由主義為中國人洗腦?
經濟民族主義與經濟世界主義的對峙
美國應該給一些經濟術士授大獎
一套誤導中國的改革方案
新自由主義在中國遭遇重大挫折
失業問題不容忽視
中國必將走向偉大的民族復興
第43 章 經濟學的理論與方法
“主流經濟學”與福利經濟學
新古典經濟學的基本原理是謬誤的
自由市場機制的代價是周期性危機
主流經濟學的理論簡史
主流經濟學的數理模型很可疑
主流經濟學是一種精致包裝的意識形態
完美的市場只是一種倫理性空想
原理錯則數學模型也必然錯
馬克思為什么說主流經濟學是庸俗的
現代經濟學并沒有形成可操作的科學方法
警惕偽裝成科學的經濟意識形態
第44 章 回看馬克思的政治經濟學
經濟學起源于經濟對策論
關于“經濟學”一詞的語源
經濟分析*終不能離開利益歸屬的分析
歷史和實證的經濟學方法論
關于新國家主義的經濟原則
不同時代需要選擇不同的經濟制度
20 世紀共產主義試驗的四次失敗
原生形態的共產主義淵源久遠
西方人權理論的四個內容
理想主義不可能完全丟棄
共產主義是對人性異化的終極調解
“價值”的語根及語義
“價值”的語言歧義
馬克思的哪些經濟原理具有現代性?
庸俗經濟學的辯護性
馬克思所提出的“實現”問題
重新研究馬克思
第45 章 我的經濟研究之路
中國至今未形成自己的經濟學體系
經濟學理論具有多元類型
實踐是檢驗經濟理論的有效標準
我是如何研究經濟學的
作為一個闖入者
“何新旋風”發表內幕及風波前后
1990 年與日本s 教授談生產過剩與失業
1990 年與日本教授談農業與海外市場
必須面對新的現實
第46 章 從重商主義到國有制社會主義
宏觀經濟學起源于“重商主義”
“重商主義”之名是一個錯誤
論重商主義的政策取向
重商主義與民族主義
歷史學派與發展經濟學
民族社會主義的形成
兩種類型的國際分工
李斯特認為斯密“國際分工論”是陰謀
熊彼特諷刺斯密崇拜
中國加入wto 是在鉆圈套嗎?
不同的利益體系形成不同的經濟學派
近代工業化的兩種模式
德國、日本經濟快速起飛的秘密
蘇聯工業化模式的理論來源
關于社會主義為其經濟成就付出的代價
社會主義道路對于中國的歷史意義
下篇 關于社會主義經濟改革的理論與問題
第47 章 20 世紀的“共產主義”實驗為什么必然失敗
布哈林創立了錯誤的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體系
恩格斯對未來社會主義的烏托邦設想
列寧認為十月革命后俄共干了什么“蠢事”?
十月革命后蘇維埃政權與農民發生尖銳矛盾
共產主義實驗在十月革命中遭遇了重大失敗
由雇傭制向徭役制轉變是歷史的倒退
革命在一個時段內可以創造非理性的奇跡
列寧親自實施向資本主義的轉軌
新經濟政策的實質是建立國家資本主義的混合經濟
列寧對于國家資本主義的具體設想和規劃
列寧的建設性“文化革命”思想
第48 章 斯大林體制的成敗得失
新經濟政策是共產黨執政下的資本主義實驗
布哈林對列寧“新經濟政策”的批判
列寧為什么主張與資產階級合作?
為社會主義工業化而展開的辯論
“斯大林模式”是怎樣出現的
斯大林模式與蘇聯工業化道路的評價
彼得大帝的重商主義與斯大林模式
斯大林模式的運行特點
第49 章 毛澤東經濟思想的失誤與文化革命
大躍進失敗使毛澤東認識到“需要研究政治經濟學”
毛澤東論中國的工業革命
陳伯達廢除資本主義商品經濟的激進觀點
斯大林誤解《資本論》
1958 年的共產風
毛澤東只注重實物經濟
毛澤東關注所有制和社會分配問題
所謂“限制資產階級法權”
以“四因論”分析文革
關于社會主義體制內的分化問題
文革導致權力高度集中于個人
釣魚政策
中國工業化的兩條路線爭論
歷史的悲劇性
第50 章 馬克思的經濟決定論
辯證的經濟決定論
中國改革歷程濃縮重現資本主義近代史
自由與必然
歷史中的偉人與英雄
社會主義不可能在落后的經濟基礎上建造
列寧的辯證決定論
動亂與革命是對違背歷史規律的懲罰
社會分工與社會階級
第51 章 我國經濟當前遇到什么問題
中國需要適應本國國情的經濟學
社會主義經濟中的經濟周期及發生原因
中國威脅論的經濟含義
股市圈錢的奧秘
金融突擊和掠取成為當代資本集聚的新形態
中國發展需要尋找正確的理念
安國務求治本
股市是一種虛擬經濟
較理想的經濟模式是“混合經濟”
附錄
中國應當制訂自己的全球戰略
附1 何新:我對全球金融危機的預后趨勢表示悲觀
附2 實用經濟學大綱
附3 何新1991 年對全球九十年代遭遇經濟危機的預測
附4 金融騙局與美國金融奇跡
附5 零利率時代美聯儲可能將無限地印制鈔票
附6 墨子論貨幣及價值規律
附7 弗里德曼:對中國經濟改革的幾點意見
附8 回顧與反思
附9 股市黑洞揭秘
附10 “ 精英”對“無賴”的戰爭
附11 關于商品過剩與市場危機
附12 工業再生產危機問題的重新研究
附13 我國經濟中的“生產過!眴栴}
附14 經濟札記
附15 何新著作年表
附16 何新《新國家主義經濟學》理論要點
反主流經濟學-主流經濟學批判 作者簡介
何新,系中國著名學者、歷史學家、經濟學家;國際知名政論家、戰略問題評論家;第七屆、第八屆、第九屆、第十一屆、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1979年任中央財政金融學院(現中央財經大學)教師,1980年以后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擔任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研究員。現任職于全國政協,從事研究工作。已出版專著、譯著50余種,60多卷冊。他涉研領域寬廣、學境立意高遠、觀點坦豁新銳、見解獨到達觀。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二體千字文
- >
莉莉和章魚
- >
我與地壇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回憶愛瑪儂
- >
隨園食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