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梁啟超思想平議 版權信息
- ISBN:9787010122182
- 條形碼:9787010122182 ; 978-7-01-012218-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梁啟超思想平議 本書特色
《梁啟超思想平議》根據梁啟超多達千余萬言的論著,首先敘述梁啟超生平,之后按照梁啟超的重大貢獻所在,從政治、哲學、倫理、文化四個方面深入系統地闡述和評議了梁啟超思想。指出中國民族危機日益深重的時代背景決定了梁啟超一生探求中國變革之路,*終成為近代改良主義道路的“標本”;與近代多數變革者不同,梁啟超在從事社會變革、政治斗爭的同時又對文化領域的革新給予高度關注,因而成為中國近代新文化體系的主要建設者之一和一代學術宗師;同時,既由于個人原因,更由于時代原因,造就了梁啟超的思想學術龐雜且多變的明顯特點。
梁啟超思想平議 內容簡介
本書根據梁啟超多達千余萬言的論著,首先敘述梁啟超生平,之后按照梁啟超的重大貢獻所在,從政治、哲學、倫理、文化四個方面深入系統地闡述和評議了梁啟超思想。指出中國民族危機日益深重的時代背景決定了梁啟超一生探求中國變革之路,*終成為近代改良主義道路的“標本”;與近代多數變革者不同,梁啟超在從事社會變革、政治斗爭的同時又對文化領域的革新給予高度關注,因而成為中國近代新文化體系的主要建設者之一和一代學術宗師;同時,既由于個人原因,更由于時代原因,造就了梁啟超的思想學術龐雜且多變的明顯特點。
梁啟超思想平議 目錄
引言
**章不斷求索、曲折多變的一生
**節從新會神童到維新派的杰出宣傳家、組織者
一、新會神童,康門翹楚
二、維新派的杰出宣傳家
三、在“百曰維新”中
第二節言論界的驕子、革命派的論敵、立憲派的理論家
一、熱心傳播新思想的言論界之驕子
二、“保守性與進取性常交戰子胸中
三、與革命派的論戰
四、立憲派的理論家
第三節從民初政壇的活躍人物到不能忘情政治的學者
一、從去袁到擁袁
二、“護國之役”的策劃者和精神領袖
四、不能忘情于政治、與時代潮流漸行漸遠的學者
第二章政治思想
**節戊戌時期救亡圖存、變法維新,“興民權”、“開民智”的呼吁
一、論“中國無可亡之理而有必強之道”
二、論“非變革不足以救中國”
三、反對洋務派的“補苴彌縫”之變
四、為伸國權而興民權
五、論“興民權以開民智為**義”
第二節20世紀初的民族主義與“新民”說
一、對時代特征的總概括:民族主義時代、過渡時代
二、提倡民族主義,呼吁建立近代民族國家
三、對積弱中國“病源”的診斷書:《中國積弱溯源論》
四、醫治積弱中國的藥方:《新民說》
五、國民觀、權利義務觀、自由觀
六、“破壞主義”與“無血之破壞”
第三節1905年前后與革命派的論戰及其“開明專制”論
一、反對革命
二、質疑共和
三、“開明專制”論
四、論“社會革命”非“今日中國所必要”
第四節“預備立憲”期間的君主立憲論
一、對“開明專制”論的修正,關于開展“國民運動”的主張
二、要求速開國會、盡早立憲的強烈呼吁
三、關于君主立憲的具體主張
第五節辛亥革命中的“虛君共和”論和辛亥革命后的“共和專制”論
一、“虛君共和”論
二、“共和專制”論
三、反對袁世凱恢復帝制
第六節五四后的社會改良主義
一、呼吁“解放與改造”
二、對社會主義的矛盾態度
三、反對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試圖走第三條道路
第三章哲學思想
**節心物論
一、心學、佛學的崇信者
二、“境者心造”說
三、“非唯”與“心物合一”論
四、論“唯心派造人物”
第二節歷史觀
一、戊戌時期的進化史觀及晚年的質疑
二、英雄史觀及其局部修正
三、地理環境決定論與“心力造歷史”說
第四章倫理思想與“國民性”改造
**節倫理思想
一、“利群”的倫理觀、論“公德”與“私德”當并重
二、論道德與法律、經濟、政治的關系
三、在道德變遷論與道德不變論之間的搖擺/229
四、論利己與利群、愛他
五、論苦樂生死、論“無我”
六、責任人生觀、趣味人生觀、以仁為“全體大用”的人生觀
七、論道德修養
第二節論“國民性”改造與新理想人格的建立
一、對“國民性”改造的高度關注
二、批判“奴隸性”,呼吁培養新的精神風貌、理想人格
第五章文化革新的理論與實踐
**節文化革新方針的前后異同,文化“革命”的漸次展開
一、20世紀初的文化革新方針
二、歐游后的文化建設方針
三、文化革新的實踐一一發動文化領域的各種“革命”
笫二節“史界革命”與史學理論
一、對中國舊史學的批判
二、呼吁“史界革命”,建立新的史學理論
三、對中國思想史、學術史研究的貢獻
第三節文學革命與文學理論
一、“詩界革命”
二、“小說界革命”
第四節對孔子和儒學的態度
一、早年呼吁“發明孔子之真教旨”,抨擊后儒之學
二、20世紀初對孔子和儒學的公開批判
三、辛亥革命后對孔子和儒學的態度
結語
梁啟超生平大事簡表
參考文獻
索引
后記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我與地壇
- >
自卑與超越
- >
回憶愛瑪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