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利為利:財政關系與地方政府行為
-
>
立足飯碗 藏糧于地——基于中國人均耕地警戒值的耕地保護視角
-
>
營銷管理
-
>
茶葉里的全球貿易史(精裝)
-
>
近代華商股票市場制度與實踐(1872—1937)
-
>
麥肯錫圖表工作法
-
>
海龜交易法則
我國國民儲蓄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4131246
- 條形碼:9787514131246 ; 978-7-5141-3124-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我國國民儲蓄研究 本書特色
彭志遠等編著的《我國國民儲蓄研究》的特點主要體現在幾方面:內容新穎。理念領先;定位準確、體系合理;深入淺出,便于教;校企合作,應用性強。本書作為全國高職高專人才規劃教材,可作為高職高專會計、審計及相關產業對接、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對接、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對接,具備很強的應用性和實踐性。
我國國民儲蓄研究 內容簡介
高儲蓄是我國宏觀經濟的典型特征,我國宏觀經濟處于“動態無效”狀態,國民儲蓄率超過了合理水平。增強消費對經濟的拉動力,已經成為我國宏觀調控的關鍵問題之一。 《我國國民儲蓄研究》從結構視角分析得出,“企業儲蓄”、“政府儲蓄”不斷增長帶來了我國國民儲蓄率的增長,“企業儲蓄”是我國國民儲蓄率高的關鍵原因。同時,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宏觀財政政策應該發揮國民儲蓄調節功能,實行適度的“結構性赤字財政政策”;進行稅制改革,刺激居民消費。
我國國民儲蓄研究 目錄
導論
第1章 “擴大消費”研究框架比較
1.1 “擴大消費”研究評述
1.2 宏觀消費率變化分析
1.3 “擴大消費”:“國民儲蓄”的研究視角
第2章 國民儲蓄率的相關理論評述
2.1 “合理國民儲蓄率”的理論演進分析
2.2 動態效率理論分析
2.3 宏觀經濟動態效率研究現狀綜述
第3章 合理國民儲蓄率的標準問題:基于經濟動態效率的實證分析
3.1 “資本收益率”與我國宏觀經濟動態效率
3.2 “資本產出彈性”與我國宏觀經濟動態效率
第4章 合理國民儲蓄率的標準問題:基于現實分析
4.1 “經濟潛在增長率”與我國國民儲蓄率
4.2 高儲蓄與生產過剩
第5章 我國國民儲蓄實證研究
5.1 國民儲蓄與宏觀收入分配測算
5.2 “國民儲蓄率”變化的統計分析
第6章 國民儲蓄的調節與擴大消費之一:宏觀財政政策研究
6.1 關于對策研究的說明
6.2 “凱恩斯主義”經濟學發展評析:宏觀財政政策是短期政策嗎
6.3 國民儲蓄的調節與“結構性赤字”財政政策
6.4 政府支出與居民消費的關系研究:再論擠出效應
6.5 穩健財政政策的理論分析
6.6 現階段我國合理赤字率的分析
第7章 國民儲蓄調節與擴大消費之二:居民消費傾向與擴大居民消費研究
7.1 相關理論及文獻評述
7.2 城鎮居民消費傾向研究
7.3 農村居民消費傾向分析
7.4 結論及政策意義
第8章 國民儲蓄的調節與擴大消費之三:提高勞動者報酬比重與擴大消費研究
8.1 關于“提高兩個比重”的說明及相關文獻
8.2 “勞動者報酬比重”的實證分析
8.3 “劉易斯拐點”與工資增長
8.4 提高勞動者報酬的對策
參考文獻
后記
我國國民儲蓄研究 作者簡介
彭志遠,教授,1971年12月出生,四川達縣人。2003年4月畢業于四川大學,獲經濟學博士學位,2007年8月至2009年12月在復旦大學理論經濟學博士后流動站從事研究,獲得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二等資助,2010年獲得“云南省政府特殊津貼”。曾任教于西南交通大學、云南財經大學,擔任過云南財經大學省級重點學科“西方經濟學”學科帶頭人,2009年起任云南農業職業技術學院院長。主持過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獨立獲得云南省社科優秀成果獎三項,獨立在《管理世界》、《財經研究》、《經濟管理》、《當代財經》等學術刊物發表論文30余篇。研究方向為:宏觀經濟理論與政策、公共經濟等。 康丕菊,1975年7月出生,四川宣漢人。2005年畢業于四川大學,獲法學碩士學位,2010年在澳大利亞Newcastle大學做訪問學者,從事“國民經濟學”研究,現為云南財經大學講師。曾在核心期刊發表學術論文十余篇,參與省級以上課題研究多項。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朝聞道
- >
自卑與超越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煙與鏡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月亮虎
- >
隨園食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