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魯迅全傳:苦魂三部曲-增訂版(全三冊)
-
>
大家精要- 克爾凱郭爾
-
>
尼 采
-
>
弗洛姆
-
>
大家精要- 羅素
-
>
大家精要- 錢穆
-
>
白居易:相逢何必曾相識
逡巡于文與史之間-唐代傳記文學述論 版權(quán)信息
- ISBN:9787516119501
- 條形碼:9787516119501 ; 978-7-5161-1950-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逡巡于文與史之間-唐代傳記文學述論 本書特色
唐代史官文化發(fā)達,文學繁榮,人們的史學意識濃厚,創(chuàng)作欲望強烈。謝志勇的《逡巡于文與史之間--唐代傳記文學述論》將唐代傳記文學置于繁盛的學術(shù)文化背景下加以考察,揭示出唐代傳記文學的獨特藝術(shù)魅力和文化價值。闡明了唐代傳記文學與《史通》、古文運動精神實質(zhì)的相通相契,認為《史通》和中唐古文運動的開展標志著唐代史官文化的成熟。
逡巡于文與史之間-唐代傳記文學述論 內(nèi)容簡介
《逡巡于文與史之間:唐代傳記文學述論》把唐代傳記文學置于繁盛的學術(shù)文化背景下加以考察,揭示出唐代傳記文學的獨特藝術(shù)魅力和文化價值。首先,闡明了唐代傳記文學與《史通》、古文運動精神實質(zhì)的相通相契,認為《史通》和中唐古文運動的開展標志著唐代史官文化的成熟。其次,《逡巡于文與史之間:唐代傳記文學述論》初步考察了唐代主要傳記文學作者的構(gòu)成情況,并由此引發(fā)出對傳記作者的本體思考,進而論述了唐代傳記文學的創(chuàng)作原因,分析了唐代傳記文學的“傳主”構(gòu)成情況。第三,從思想和藝術(shù)兩方面揭示了唐初“八史”的傳記藝術(shù),認為唐初“八史”尤其是其中的《隋書》、《晉書》、《南史》、《北史》等史傳不僅在思想上注重“以史為鑒”,而且表現(xiàn)出較強的文學性,具有文史交融的特點。第四,對唐代“傳”記文加以考察,唐代“傳”記文以儒家精神為思想底蘊,在某些自傳性質(zhì)的“傳”記文中,表現(xiàn)出一定程度的追求隱逸的出世思想,更在傳記藝術(shù)上繼承前代史傳文學精神并有所創(chuàng)新,“寓言性”‘傳記、“滑稽性”傳記、唐代“小說性”傳記反映出唐代“傳”記文的新變。第五,《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塑造了一代高僧玄奘的生動藝術(shù)形象,本文著重論述了此傳記在藝術(shù)手法上的諸多創(chuàng)新。第六,從情感表達和文化兩個角度展開對唐碑志的論述,認為唐碑志極為注重情感的表達,具有強烈的情感色彩,一改歷來碑志生澀枯燥的形象。
逡巡于文與史之間-唐代傳記文學述論 目錄
緒論
一、相關(guān)概念的界定
二、研究基礎(chǔ)及現(xiàn)狀
三、研究思路及價值
四、結(jié)構(gòu)及內(nèi)容安排
五、創(chuàng)新之處與需要進一步研究的問題
**章 背景論:史官文化浸潤下的唐代傳記文學
**節(jié) 唐代傳記文學發(fā)展的學術(shù)文化背景
一、唐代學術(shù)文化的繁興景象
二、科舉制與唐代傳記文學
三、史官文化與唐代傳記文學
第二節(jié) 《史通》的史傳文學理論
第三節(jié) 古文運動與唐代傳記文學
一、唐代史傳文學的“古文運動”精神實質(zhì)
二、《史通》的“尚實”精神與古文運動
三、古文運動對唐代散傳創(chuàng)作的影響
第二章 作者論:唐代傳記文學創(chuàng)作者的總體考察
**節(jié) 唐代傳記文學作者的構(gòu)成分析
一、唐代史傳文學作者及其構(gòu)成分析
二、唐代散傳作者及其構(gòu)成分析
第二節(jié) 唐代傳記文學作者的本體思考
一、“懲惡勸善”與“直書”的體認
二、個體與群體的并舉
三、良史的標準:史才與史德
第三節(jié) 何而“傳”:唐代傳記文學創(chuàng)作原因分析
一、以史為鑒,揚善懲惡
二、補缺和辯誣
三、留名青史和揚名后世
第四節(jié) 為誰而“傳”:唐代傳記文學的“傳主”分析
一、“傳”有功名者
二、“傳”奸佞、叛逆之人
三、“傳”高官
四、“傳”社會之代表人物
第三章 文與史的交融:唐初“八史”傳記文學價值新論
**節(jié) “以史為鑒”的經(jīng)世思想
一、“帝王之興,累功積德”
二、“不有君子,何以能國”
三、以德化人,“孝”治為先
第二節(jié) “文史交融”的史傳創(chuàng)作實績
第四章 繼承與新變:唐代以“傳”為題的傳記文學述論
**節(jié) 唐代“傳”記文的分類
第二節(jié) 人世與出世:唐代“傳”記文的思想內(nèi)涵
第三節(jié) 唐代“傳”記文的文學性
一、人物群像的塑造
二、多樣的文學表現(xiàn)手法
三、尚“奇”之意趣
四、情感的真摯濃烈
第四節(jié) 唐代“傳”記文的新變
一、唐代“寓言性”傳記:以寓言而言理
二、“滑稽性”傳記:以韓愈《毛穎傳》為代表
三、唐代“傳”記文的“小說性”
第五章 佛界“傳”奇:《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的傳記藝術(shù)
**節(jié) 佛界奇人
一、人品出眾,天資聰慧
二、舍命求法,堅毅不屈
三、從普通僧人到佛界圣人
第二節(jié) “傳記”奇事
第三節(jié) 傳記奇葩
第六章 以“碑”傳情:唐代碑志的情感世界
**節(jié) 唐代碑志概說
第二節(jié) 唐代碑志的情感表達
第三節(jié) “諛墓”再論:以韓愈碑志為中心
結(jié)論
參考文獻
后記
逡巡于文與史之間-唐代傳記文學述論 作者簡介
謝志勇,男,1972年8月生,江西豐城人。2011年6月畢業(yè)于福建師范大學文學院,獲文學博士學位。現(xiàn)為江西省宜春學院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副教授,主要從事中國古代文學與傳統(tǒng)文化的教學與研究。已發(fā)表學術(shù)論文20余篇,參編教材2部,主持或參與省市級科研項目8項,多次獲市、校級優(yōu)秀社科成果獎。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莉莉和章魚
- >
巴金-再思錄
- >
自卑與超越
- >
姑媽的寶刀
- >
史學評論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